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佳波

作品数:250 被引量:2,061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9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0篇麻黄
  • 44篇配伍
  • 40篇麻黄汤
  • 40篇黄汤
  • 34篇葛根芩连
  • 27篇色谱
  • 27篇中药
  • 27篇相色谱
  • 23篇液相色谱
  • 23篇高效液相
  • 2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1篇黄连
  • 21篇葛根芩连汤
  • 19篇麻黄碱
  • 15篇学成
  • 14篇药物
  • 14篇甘草
  • 14篇不同配伍
  • 12篇药动学
  • 12篇桂枝

机构

  • 190篇南方医科大学
  • 5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广东药学院
  • 9篇广州军区广州...
  • 7篇广东医学院
  • 7篇广东食品药品...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佛山市中医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广东化工制药...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西双版纳州人...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250篇罗佳波
  • 54篇谭晓梅
  • 31篇余林中
  • 25篇陈飞龙
  • 17篇谭晓梅
  • 16篇魏凤环
  • 16篇贺丰
  • 13篇汤庆发
  • 13篇戴开金
  • 13篇邢学锋
  • 13篇吴昭晖
  • 12篇杨蒙蒙
  • 12篇陈飞龙
  • 11篇宋丽军
  • 11篇刘志刚
  • 10篇刘国清
  • 10篇莫志贤
  • 9篇马钦海
  • 9篇陈育尧
  • 9篇颜仁梁

传媒

  • 25篇中药药理与临...
  • 23篇中药材
  • 19篇中草药
  • 17篇中国实验方剂...
  • 17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中成药
  • 11篇中药新药与临...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国药房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第九届全国中...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陕西中医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21篇2008
  • 12篇2007
  • 23篇2006
  • 33篇2005
  • 18篇2004
  • 13篇2003
  • 5篇2002
2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医药学术语言的规范化被引量:4
2001年
对中医药理论概念的内涵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及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使之逐渐成为专业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晰、理论层次明确、表述严格缜密的规范化中医理论,既是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医学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目标.
殷平善罗佳波
关键词:中医药理论学术语言
河南省密县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所提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21个成分,占全油的92.02%,并确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刑学锋陈飞龙安春志罗佳波
关键词:金银花挥发油GC-MS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简单提及了纳米技术,纳米中药的概念、特性,主要介绍了中药制剂在运用纳米技术后所呈现的一些优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石焱罗佳波袭荣刚杨晓波
关键词:中药纳米中药
麻黄及麻黄-桂枝药对中麻黄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麻黄及其与桂枝配伍前后麻黄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变化的特征,并对二者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金刚烷胺为内标,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麻黄单煎液及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后三个时间点(0.25、1.5、3h)组织样品中5种麻黄生物碱的浓度。结果:与麻黄组相比,给药后0.25h,不同程度的降低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各组织的含量,增加了去甲基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在各组织的含量;在分布的平衡期(1.5h),麻黄桂枝组均能显著提高麻黄类生物碱在肺组织中的含量,提高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在肾组织中的含量;在给药后3h,麻黄桂枝组均能显著提高麻黄类生物碱在脑组织中的含量,显著提高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肾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降低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在心组织的含量。结论:桂枝增加了麻黄类生物碱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增加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肾中的分布;降低了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在心组织的分布。
卫平马钦海郭珅珅罗佳波
关键词:麻黄生物碱UPLC-MS/MS
GC-MS法研究麻黄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人体内过程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建立用于同时测定麻黄碱(ephedrine,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血药浓度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并探讨二者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GC-MS法测定人血药浓度,所得数据用WinNonlin4.0.1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求出有关参数。结果E、PE分别在5~1000ng/mL,2.5~500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r2=0.999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7.5%~96.2%,102.5%~93.9%。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5%,血浆样品60d内稳定,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度高,适于E、PE的血药浓度测定。
贺丰罗佳波陈飞龙余林中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麻黄碱伪麻黄碱药代动力学
翻白草油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翻白草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方法选取翻白草油进行抗RSV研究,采用细胞病变反应(CPE)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测翻白草油对RSV作用。结果 MTT和CPE试验结果表明翻白草油在3种作用方式(除细胞保护作用方式)下能够增强宿主HeLa细胞存活率,且细胞存活率与翻白草油浓度呈正相关,翻白草油对宿主HeLa细胞无保护作用,不能阻断RSV病毒进入细胞。结论翻白草油有抗RSV作用。
刘蕾罗佳波谭晓梅马淑霞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抗病毒
麻黄-附子药对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汤方中的含量变化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药对主要有效成分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的含量差异,为方剂配伍的科学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汤剂中麻黄-附子药对麻黄的有效成分去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及附子的有效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结果:药对及2种汤剂中5种麻黄生物碱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附子中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麻黄-附子药对主要药效成分在不同方剂中含量的差异与其临床应用相关,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周慧芳谭晓梅陈飞龙谢颖郭阳罗佳波
关键词:麻黄附子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 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指数(DI)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
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黄旭光林慧邢雅玲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配伍规律正交设计药效实验
文献传递
云南红豆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建立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501nm。结果:总黄酮检测浓度在0.212~1.272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4%(RSD=1.54%)。结论:本方法用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稳定。
孔繁晟罗佳波刘莉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红豆杉总黄酮
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HD-1)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HD-1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直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用S180实体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HD-1不同剂量(100,50 mg.kg-1)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体重、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等的影响。结果 HD-1在体外可显著抑制HepG2、HCT-116肿瘤细胞的增值,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体内试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HD-1高、中剂量组(100,50 mg.kg-1)显著抑制S180肉瘤生长,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2.5%和33.1%,脾指数显著升高(P<0.05);环磷酰胺(CTX)联合HD-1中剂量组与CTX(20mg.kg-1)组比较,联合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指数显著提高(P<0.05),肺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 HD-1在体外能明显抑制HepG2、HCT-116细胞的增值,体内能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生长。
曾永长梁少瑜罗佳波谭晓梅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人肝癌细胞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