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楚亮
- 作品数:86 被引量:3,076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收入增长与主观幸福感增长被引量:26
- 2017年
- 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在2002年和2007年所做的城乡住户调查,讨论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对于主观幸福感增长的解释作用。本文发现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城乡内部,居民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表现出正向关联,但这种相关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本文讨论了不同年份主观幸福感决定方程的变化,推算了收入增长对于主观幸福感提升的效应,并对不同年份的主观幸福感差异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度量绝对收入)在主观幸福感决定中总是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对于不同年份的主观幸福感变化具有非常高的解释份额;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度量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不同年份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此外,健康状况对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升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 罗楚亮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 城镇居民健康差异与医疗支出行为被引量:40
- 2008年
- 文章在CHIP2002城镇住户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行为的经济原因以及医疗费用及医疗补贴向高收入者集中的问题。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对医疗费用有显著作用,收入差距程度、医疗费用高低也构成医疗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 罗楚亮
- 关键词:健康
-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要素区际流动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及由生产要素的不同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会游离于经济组织以获得最优的回报率,地区间生产要素回报率的差异,无疑成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动因。一般说来,要素流动使得流入地获得较高的产出水平,因此,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 刘友芝罗楚亮
- 关键词:回波效应
- 家庭结构与居民收入差距被引量:10
- 2020年
- 本文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88-2013年住户调查数据,探讨家庭结构的变迁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广义熵指数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家庭结构组内差距是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解释来源,组内差距变动也是总体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家庭结构变迁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较低,人群组内部变动是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解释来源。在1988-2013年期间,家庭结构变迁小幅度地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G·Fields分解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变动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份额有所上升,而家庭代际结构、人口结构和年龄结构对于居民收入差距贡献份额很小。此外,城乡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区域因素对于总体收入差距具有重要贡献作用。
- 罗楚亮颜迪
- 关键词:家庭结构收入差距
- 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被引量:51
- 2009年
- 本文根据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我国居民财产构成与分布状况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国际比较。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影响,我国居民财产持有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均等程度仍不是很高,但不均等程度的扩张速度非常迅速。
- 罗楚亮李实赵人伟
- 关键词:财产
- 城镇居民教育公平感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基于我国五省份的家庭住户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居民教育公平感的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教育公平感的四个维度:高考招生制度公平感、高中招生制度公平感、义务教育阶段分区招生制度公平感和教育收费制度公平感。结果发现,性别、单位性质、小孩成绩、家庭教育支出以及教育支出中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收入所占比重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公平感。此外,教育公平感不只取决于个体对教育系统的感知,还取决于对社会其他方面的感知,特别地,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对教育公平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教育公平感受到收入分配等其他社会特征的影响。此外,教育费用的分摊机制会通过影响居民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感知来改善人们对教育收费制度的公平感。
- 陈济冬罗楚亮
- 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
- 本文讨论了不同人群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在对概率模型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失业与就业居民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的结论发现,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镇居民主要是由于预期的满足程度、收...
- 罗楚亮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城乡分割就业
- 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激励效应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在企业—雇员匹配数据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存在促进产出增长的正向激励效应,但也带来了成本的额外增长;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及其分配机制,未能成为促进成本利润率改善的有效途径。
- 罗楚亮
- 关键词:企业内部分配收入差距
- 经济转型、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增长的穷人受益性被引量:16
- 2008年
- 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基于穷人受益型经济增长的分析思路,讨论了1988~1995年和1995~2002年期间,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城镇贫困状况变动的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表明,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以扩散效应的形式惠及穷人,富裕人群从经济增长中的获益要高于穷人;并且在后一个时期中,穷人受益的程度更加高于前一个时期。在Sharpley分解的基础上,本文还根据收入构成对分项收入惠及穷人的程度进行了分解分析,发现在1995~2002年期间,来自非正规就业的收入的穷人受益程度相对较高,并且成为这一时期穷人受益总指数高于前一时期的主要原因。
- 罗楚亮
- 关键词:贫困
- 住房改革、收入差距与城镇住房不均等被引量:10
- 2013年
- 根据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描述了城镇居民住房不均等性的长期变化特征。从中发现,城镇居民住房私有化比率在不断下降,人均拥有住房面积的不均等程度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住房分配体制改革以来,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对住房不均等的影响也越来越强,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收入差距向财产差距的转化过程;而由于住房分配体制改革造成的公有住房比重下降具有缩小城镇住房不均等的效应。
- 罗楚亮
- 关键词:住房分配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