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祥蓉
- 作品数:67 被引量:58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溃疡发生和愈合的相关因素的临床特点,从而为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5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
- 杨群英薛耀明曹瑛高方朱波罗祥蓉李际敏符霞军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阈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PDN)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PDN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
- 曹瑛薛耀明沈洁高方罗祥蓉付霞军李际敏
- 关键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血糖波动疼痛评分
- 长效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注射操作
- 2018年
- 长效奥曲肽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治疗药物,因其药理作用、药物制剂以及药品价格的特殊性,在注射操作长效奥曲肽与一般的药物注射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2012年3月起开始使用长效奥曲肽(善龙)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总结了一套长效奥曲肽注射操作方法,从用药前、中、后3个环节做好护理工作,结果显示确保了药物的疗效,本体会值得借鉴。
- 李际敏谢翠华罗祥蓉蒋娅周琳曹瑛张倩孟敏
- 关键词: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症奥曲肽注射
- 慢性伤口患者基础疼痛及换药相关疼痛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1
- 2016年
- 目的了解慢性伤口患者基础疼痛及换药相关疼痛情况,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伤口相关疼痛经历评估表对192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7.5%慢性伤口患者存在伤口基础疼痛;不同类型慢性伤口基础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下肢动脉溃疡患者疼痛评分最高;镇痛药、分散注意力和采取舒适体位是减轻基础疼痛比较有效的措施。94.3%慢性伤口患者存在换药相关疼痛;慢性伤口不同换药阶段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清洗伤口和清创时疼痛评分最高;换药过程中短暂休息、分散注意力和换药时有支持关系存在等是缓解换药相关疼痛有效的措施。结论慢性伤口患者普遍存在基础疼痛和换药相关疼痛,医务人员需要在全面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周春兰刘颖甄莉朱木兰罗祥蓉吴艳妮
- 关键词:慢性伤口疼痛镇痛
- 一种内分泌患者有氧运动护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分泌患者有氧运动护理装置,包括护理装置本体,护理装置本体上连接有运动踏板,护理装置本体远离运动踏板的一侧设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支撑固定块,支撑固定块内设有连接转轴,连接转轴贯穿支撑固定块设置,连接转...
- 蒋娅靳毅丰谢翠华孟敏李景香罗祥蓉李际敏
- 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随访情况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出院后随访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方法对内分泌专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出院后6个月内的HbA1c进行随访,分析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调查人数共791人,接受随访67人,入院时HbA1c控制较差为(8.74±2.77)%,<7.0%者占33.2%,<6.5%者占25.0%,出院后参加随访者的HbA1c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为7.09±1.73(P<0.01),其中<7.0%者占56.3%(vs 36.2%,P<0.05),<6.5%者占47.5%(vs 31.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住院接受常规治疗及糖尿病教育可显著降低HbA1c水平,但遵嘱定期随访者较少,今后仍需不断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随访率。
- 关美萍谢翠华薛耀明符霞军罗祥蓉李际敏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将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rhINGAP),用于INGAP的生理功能研究和动物实验。方法通过PCR扩增INGA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α/pUC18的α因子信号序列的Xho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处,再将融合基因αINGAP重组到表达质粒pPIC9K的BamH Ⅰ和EcoR Ⅰ之问,Sal Ⅰ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INGAP/pPIC9K,电穿孔转化毕赤酵母,营养缺陷型培养基MD和G418筛选含高拷贝表达盒的酵母转化子,PCR鉴定是否含有目的基因INGAP,甲醇诱导rhINGAP的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mg鉴定目的蛋白,用ELISA定量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INGAP/pPIC9K,筛选得到3个阳性转化子,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结论实现了rhINGAP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分泌性表达及纯化。
- 沙建平薛耀明陈炫罗祥蓉关美萍曾展军何飞英王玲魏民
- 关键词:胰岛新生相关蛋白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纯化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1次/d的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2次/d注射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睡前注射一次来得时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B组2次/d注射诺和灵30 R注射液。两组均以空腹血糖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和目标直至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治疗后HbA1c和C肽的变化。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质量指数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显著升高;甘精胰岛素组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预混胰岛素组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体质指数均无显著改变。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其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较预混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 曹瑛张倩薛耀明曾慧妍朱波谢翠华罗祥蓉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预混胰岛素疗效口服降糖药物甘精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
- 糖尿病皮肤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糖尿病皮肤病变是最常见但最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近年来研究提出,糖尿病皮肤病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对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防治也未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因此不乏见到因皮肤病变导致严重糖尿病足并最终截肢的病例。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从皮肤结构、慢性炎症损伤、皮肤微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糖尿病皮肤功能障碍潜在的发病机制,阐述皮肤微生态对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影响,为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张诗丽李姝贤黄佳利丁心怡罗祥蓉曹瑛高方邹梦晨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皮肤结构皮肤菌群
- 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构建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结果构建了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使Wagner 3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率由4%下降为1.76%,Wagner 3级以上患者平均住院日由25.3 d缩短为15.7 d,平均住院费用由22580元降低为16780元,糖尿病高危足早期筛查率由68%提升为90%,患者满意度由56%提升为85%,糖尿病足MDT年会诊量由112人次提升为268人次。结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改善了糖尿病足预后,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蒋娅谢翠华罗祥蓉雷满霞李际敏邹梦晨曹瑛高方
- 关键词:品管圈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