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2篇动脉阻塞
  • 2篇视网膜动脉
  • 2篇视网膜动脉阻...
  • 2篇视网膜静脉
  • 2篇视网膜静脉阻...
  • 2篇静脉阻塞
  • 2篇抗体
  • 2篇光化学法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眼性
  • 1篇眼压
  • 1篇眼药
  • 1篇验光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翁欢
  • 6篇李秋华
  • 4篇张瑞帆
  • 3篇陆肇曾
  • 2篇刘岩
  • 2篇徐康
  • 1篇曹艳佩
  • 1篇熊毅彤
  • 1篇卢惠娟
  • 1篇李铮
  • 1篇顾妙娟
  • 1篇陈荣家
  • 1篇高键

传媒

  • 3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的合理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眼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近年来,青光眼的发病率、致盲率逐年增高。Foster等的调查发现,
翁欢陆肇曾
关键词:抗青光眼药物正常眼压青光眼性视力减退
综合验光、自动验光及像差仪测量屈光度的矢量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用矢量分析的方法,评价自动验光仪及像差仪测量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近视患者80例(154眼)进行综合验光及散瞳状态下的自动验光和Allegro像差仪检查,记录球镜、柱镜及散光轴向,并用矢量公式转换为M、J0、J45和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验光M值(-5.92±2.08)D,自动验光M值(-5.96±2.24)D,Allegro像差仪4mm及6mm测得的M值分别为(-6.28±2.25)D及(-6.43±2.18)D,各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J0和J45值接近,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自动验光及Allegro像差仪测得的等效球镜值较综合验光更近视(P<0.05);而对散光的测量,自动验光及Allegro像差仪所得的数据与综合验光的值无统计学差异。
翁欢徐康
关键词:综合验光屈光不正
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倍频532 nm激光通过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0只,自耳缘静脉注入5%孟加拉红,应用倍频532 nm激光通过光化学法制备RAO模型,并于1 h、24 h、3 d行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3 d后将实验兔以空气栓塞法处死,摘除眼球行组织学检查。结果9只实验眼经直接眼底镜观察和FFA检查证实建立RAO,眼球组织切片光镜下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内血栓,血管壁基本完整。结论应用用倍频532 nm激光通过光化学法能成功建立兔RAO模型,且组织学检查证实动脉血栓形成同时并无明显的血管壁损伤;此方法成功率高、安全性好、重复性好,可作为探索RAO治疗方法的试验动物模型。
刘岩张瑞帆翁欢李秋华
关键词:光化学法视网膜动脉阻塞动物模型
两种眼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病人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比较和评价两种眼部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重症病人的效果。[方法]连续纳入119例符合选样标准的重症病人,随机使用无菌聚乙烯薄膜眼部护理(干预组1)39例、氧氟沙星眼凝胶眼部护理(干预组2)40例及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分别于干预第3天及第5天检测其角膜上皮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两次测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干预组和对照组角膜上皮脱落的差异经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5天干预组和对照组角膜上皮脱落的差异经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比较P<0.01,两干预组的比较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自身干预第3天和干预第5天角膜上皮脱落情况的比较显示:干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眼部护理干预均能有效减少重症病人角膜上皮脱落的发生,使用无菌聚乙烯薄膜眼部护理干预效果优于使用氧氟沙星眼凝胶眼部护理干预。
李铮卢惠娟曹艳佩陆肇曾高键顾妙娟翁欢
关键词:重症聚乙烯薄膜角膜上皮脱落
MOG视神经炎一例
目的:探讨MOG视神经炎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病例回顾:患者,男,51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0天"入院,伴色觉减退.无眼球转动痛,既往无类似病史.PE:VOD0.3/J7不能辨,色觉 3/8,VOS0.6/J7...
陆肇曾翁欢
关键词: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
2009年
目的在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上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照,评价两种溶栓药物在静脉应用的疗效。方法光化学法诱导45只兔RVO模型(45只眼),分别静脉注射r-PA(15只眼)、rt-PA(15只眼)和注射用水(15只眼,对照组),4 h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检测溶栓相关血液指标。结果给药后4h,r-PA组与rt-PA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7.33%和为66.67%,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完全再通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给药后rt-PA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较r-PA组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较r-PA组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r-PA对兔RVO模型有治疗效果,疗效与rt-PA无明显区别,r-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rt-PA小。
翁欢李秋华张瑞帆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光化学法诱导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光化学法建立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静脉注射孟加拉红后,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诱导兔眼RVO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h、1d、3d行直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3d后摘除实验眼,行组织学检查。结果9只兔眼经光化学法诱导后,直接眼底镜、FFA检查见光凝远端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出血水肿等典型RVO表现;组织学检查证实光凝视网膜静脉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应用光化学法能成功建立可复制、稳定的兔RVO模型,应用此动物模型,可进一步探索RVO的药物治疗并评价其疗效。
翁欢李秋华张瑞帆
关键词:光化学法视网膜静脉阻塞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磷脂抗体与视网膜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抗磷脂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患者视网膜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对164例SLE患者作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和抗ds鄄DNA抗体等。结果:164例SLE患者中26例(16%)检查到有视网膜血管病,其中19例(73%)检测到抗磷脂抗体(17例ACL和2例LA)。结论:SLE患者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其有较高的相关性。
刘岩熊毅彤翁欢徐康李秋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视网膜血管病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
653例结膜肿块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常见结膜肿块的病理学分析。方法 收集上海市眼耳鼻喉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的 653例结膜肿块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 6 53例结膜肿块中 ,良性病变 52 3例 ( 80 . 1 % ) ;癌前期病变 30例 ( 4 . 6 % ) ;恶性病变 1 0 0例 ( 1 5 .3% )。良性肿块共 52 3例 ,前三位分别为囊肿、炎症和色素痣。恶性肿块共 1 0 0例 ,前三位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结论 通过大量的病理样本统计分析及相应疾病的病理学特性的分析比较 ,有助于临床对结膜肿块的诊断。
翁欢陈荣家李秋华
关键词:肿块结膜病理学分析恶性病变良性病变
应用reteplase治疗兔视网膜动脉阻塞
2009年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reteplase,r-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 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兔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的效果,评价这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5只RAO模型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r-PA溶液(0.3MU/kg)、rt-PA溶液(1.7mg/kg)和注射用水。4h时,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检查双眼,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实验眼。各组于给药后1、2、3、4h检查凝血及纤溶功能;4h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并行实验眼组织学检查。结果r-PA组动脉完全再通率为86.67%(13/15),rt-PA组为66.67%(5/15);r-PA组和rt-PA组与对照组(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与rt-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和rt-PA组血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改变,r-PA组对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较rt-PA组小(P<0.05)。实验兔均无颅内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光学显微镜下两组均未见视网膜动脉管腔中有明显血栓形成,管壁未见明显坏死或变薄。结论r-PA和rt-PA对RAO模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别;r-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rt-PA小。
张瑞帆翁欢李秋华
关键词:光化学视网膜动脉阻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