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玲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总体
  • 2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动态规划
  • 1篇多尺度
  • 1篇永久基本农田
  • 1篇优先度
  • 1篇占补平衡
  • 1篇整备
  • 1篇生态
  • 1篇土地生态
  • 1篇农田
  • 1篇粮食安全
  • 1篇基本农田
  • 1篇监测方法
  • 1篇耕地
  • 1篇耕地占补平衡
  • 1篇规划实施评价
  • 1篇红线

机构

  • 8篇国土资源

作者

  • 8篇臧玲
  • 6篇王兵
  • 2篇李保莲
  • 1篇焦俊党
  • 1篇于俊杰
  • 1篇乔璐

传媒

  • 4篇开发研究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中国土地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演化进程及阶段特征,归纳了河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取得的三大成效,包括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相对稳定、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了用地效益,推动土地整治、助力了乡村振兴。分析了面临的五大问题:建设占用耕地需求短期不会显著下降,耕地后备资源渐趋匮乏,补充耕地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环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困难,省域统筹解决补充耕地指标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的6项建议: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创新补充耕地指标省域统筹协调机制。
王兵臧玲张香玲
中部粮食主产区多尺度土地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及应用
李保莲张合兵焦俊党马守臣王新闯蔡太义李华超王春阳刘广斌臧玲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土地质量与生态状况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至关重要。土地生态调查监测评估作为提升资源空间保障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存在调查监测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粮食安全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问题——基于河南省鹤壁市的试点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核心提示自然生态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是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思路,总结了主要做法,对下一步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臧玲李保莲王兵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述评
2018年
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采用一定评价方法模型,对土地规划实施结果进行分析,评判其与规划目标的一致性,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调整完善建议。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对我国学者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了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的5个重点研究领域:规划实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技术、评价分类和评价制度建设,并详细阐述了在上述5个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规划实施评价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加强规划实施动态评价研究、评价制度建设研究和评价技术研究等,以期推动规划实施评价的制度化发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王兵臧玲张香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实施评价
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自然生态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总结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实践探索中遇到的各类保护区交叉重叠、用途管制审批和执行缺乏法定依据、统筹保护与发展关系难度较大、自然生态空间补偿机制缺失、信息平台之间缺乏横向联通和信息共享等问题,进而结合国家机构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明确保护区边界并进行确权登记、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健全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法律机制、统筹生态空间保护的刚性和弹性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等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全国层面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乃至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臧玲王兵白世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问题与建议——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现行规划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在分析该项工作背景的基础上,归纳了河南省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重调整轻稳定、重发展轻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增量轻存量、重拆旧安排轻实施等各种问题,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适度调整以保持现行规划稳定性、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存量盘活、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等,以期为更好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王兵臧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于动态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配置模型研究
2015年
在节约集约用地新常态下,城市基础设施划拨用地的合理配置成为土地管理领域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文首先运用Weber-Fechner定律赋予城市基础设施相应的权重,根据基础设施的收益对社会的贡献率确定优先度,其次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城市多项基础设施的用地进行配置,最后用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是有效的且能运用到相关实践中。
于俊杰乔璐臧玲
关键词:动态规划优先度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粮食生产的主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以河南省为例,在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取得的3项主要成效:落实了数量保护任务,提升了质量等级,优化了地类和坡度结构;优化了基本农田布局,促进了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形成;保护任务落实到了地块,明确了保护责任,促进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指出还存在的4类问题:尚有少量坡度为25度以上的永久基本农田、个别市县划定后平均质量略有降低、少量项目用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应划出而未划出、“三线”结合划定不到位。为确保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能够“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提出了6项对策建议: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微调整制度、扎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共管共护和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臧玲王兵张香玲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整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