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珍虎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本真自由的诗意咏叹——胡健散文略论被引量:1
- 2015年
- 胡健散文集《美丽的濡湿》既是他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阅历呈现,也是其个性风格的生动写照。胡健的散文无论是对自然风情的诗性描绘,还是对历史遗迹的理性点击,或是对风云人物的褒贬抑扬,都蕴含着深厚浓烈的人文情怀。
- 苗珍虎
- 关键词:文化
- 讲究视界,追求贯通——胡健教授美学研究简评
- 2017年
- 讲究视界,追求贯通,这是胡健美学研究形成的特色。胡健教授的《存在与语言——20世纪西方美学论要》梳理了20世纪西方美学向非理性的转向及其跨学科特征,为人们理解20世纪西方美学提供了新视界;他的《中国审美意识简史》把审美文化与美学思想整合起来,为人们勾勒出了形神兼备的中国审美意识的演变规律;他的《现代性与中国美学》则从现代性的角度对中国现代美学作了新的探讨。胡健教授的这些美学著作,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他独特的学术研究特征。
- 苗珍虎
- 关键词:中国美学史中国现代美学
- 论当下乡土散文的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被引量:2
- 2011年
- 当下乡土散文的作者怀着对乡土家园的情感皈依,通过乡村现代化的现实观照,传达出文化救赎的冲动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当下乡土散文在农村城市化的误区、不能承受的现实与记忆之痛的乡土情结及其底层精神困境等方面的抒写,既体现了当下乡土散文的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也反映了当下乡土散文新的创作态势。
- 苗珍虎
- 关键词:乡土散文文化错位乡土情结
- 小说中的意象变异和艺术升华
- 2003年
- 小说中的意象变异是对意象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作家作为个体存在和其社会属性之间复杂情感体验的产物。意象变异丰富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效果。
- 苗珍虎周海燕
- 关键词:意象审美小说艺术升华
- 美利坚神话与狭隘的民族观——评《木乃伊3:龙帝之墓》
- 2008年
- 看完《木乃伊3:龙帝之墓》,笔者想到了一位前辈曾经形容外出旅游时的感受:没看终身遗憾,看完遗憾终身。在《木乃伊》的前两部作品幽默的语言、冒险的情节和人性的挖掘的吸引下,观众对它的续集显然是充满了期待。
- 苗珍虎
- 关键词:木乃伊民族观神话圣女集体无意识狭隘
- 吴奔星诗论与创作研究
- 吴奔星先生的诗论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主要涉及“诗情”和“诗美”。本文旨在弥补吴奔星诗歌研究方面新体诗和旧体诗、“诗情”和“诗美”比例的失衡,从三个方面细致深入地对吴奔星诗歌美学进...
- 苗珍虎
- 关键词:诗论人文精神
- 文献传递
- “诗化小说”的典范——评《月亮》被引量:1
- 2003年
- 苗珍虎
- 关键词:《月亮》情节设置艺术手法艺术特色
- 缺失性情感的诗性表现——论《小雅》诗群的诗学特征
- 2016年
- 《小雅》诗群的诗歌创作偏重于缺失性情感的表现,在对自然的观照与人性的探寻中充满人生的感喟与迷惘,带有鲜明的现代派诗歌特征。
- 苗珍虎
- 关键词:《小雅》诗学
- 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状况及现行教材认同度的调查报告
- 2014年
- 一、调查目的
文学理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学理论教学水平,提高文科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及时了解学生对涉及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学年级安排、教材体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情况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我们特地开展了这次调查,以期更好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 赵科印苗珍虎周薇
- 关键词:主干课程教学状况文学概论认同度
- 谈“阻拒性”话语的运用
- 2003年
- "阻拒性"话语是文学话语的特征之一,它强调创新,突出话语对所指物的作用,延长感知的过程,使受话人能对事物有清新感受。
- 苗珍虎
- 关键词:小说诗歌审美价值文学语言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