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众兵

作品数:63 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化学工程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篇流化
  • 16篇流化床
  • 14篇气化
  • 12篇循环流化床
  • 11篇气固
  • 9篇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6篇气固流动
  • 6篇热解
  • 6篇下料管
  • 6篇反应器
  • 5篇蚯蚓
  • 5篇污泥
  • 5篇立管
  • 5篇流化床反应器
  • 5篇淮南煤
  • 4篇生物质
  • 4篇气化反应
  • 4篇燃煤

机构

  • 35篇安徽理工大学
  • 33篇中国科学院山...
  • 5篇淮南师范学院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安徽工程大学
  • 3篇金属矿山安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钢集团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作者

  • 63篇董众兵
  • 14篇李寒旭
  • 11篇王洋
  • 10篇毕继诚
  • 9篇王志锋
  • 8篇梁鹏
  • 8篇王兴明
  • 7篇曹晏
  • 5篇姚杰
  • 5篇武成利
  • 5篇杨贵林
  • 5篇张尚武
  • 4篇房倚天
  • 4篇熊金钰
  • 4篇刘桂建
  • 4篇梅静梁
  • 4篇范廷玉
  • 3篇向银花
  • 3篇张瑜
  • 3篇王运敏

传媒

  • 9篇煤炭转化
  • 8篇燃料化学学报
  • 5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化工自动化及...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第六届全国流...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199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FB稀相段直径对颗粒内循环流动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采用光纤探头测定 D 1 m射流循环流化床 (半圆形 )稀相区颗粒速度、颗粒浓度和颗粒流通量的径向分布规律 ,并考察了操作条件及其轴向位置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循环流化床 (CFB)中 ,颗粒流动在床层径向有较大的不均匀性 ,并呈明显的内循环流动结构 ,进而考察了影响其流动规律的因素 ,以期进一步理解循环流化床颗粒流动机理 。
董众兵曹晏张尚武白秀钢王洋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TG-FTIR在煤灰研究中的应用——真实煤灰和模拟灰受热气体释放规律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我国的煤炭种类多,煤灰组成千变万化,从中找到明确的矿物转变规律并非易事。为探索用模拟灰替代真实煤灰开展高温转变规律研究的可行性,依据镇雄煤(ZX)煤灰化学成分,利用Fe S2矿物和Fe2O3、Si O2、Al2O3等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模拟灰,测试灰熔融温度,并借助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比较ZX真实煤灰和模拟灰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气态产物组成。结果表明,模拟灰的流动温度接近ZX煤灰的流动温度,最大相差49℃。当温度大于770℃时,含有Fe S2的模拟灰与真实煤灰的TG-DTG曲线变化趋势一致。FTIR谱图显示两者释放的气体种类相同,1080℃左右都产生SO2气体,此时的硫来源于黄铁矿的部分氧化产物Fe Sx。含有Fe S2的模拟灰在高温下的变化更接近真实煤灰。
熊金钰李寒旭董众兵
关键词:TG-FTIR
蚯蚓-稻壳炭联合堆肥对工业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蚯蚓堆肥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生活污泥方面,对工业污泥的探索较少。该研究以马鞍山某钢铁污水处理站污泥为例,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2%、4%、8%),设置污泥单独堆肥、稻壳炭与污泥堆肥以及蚯蚓-稻壳炭联合污泥堆肥试验,探索蚯蚓与稻壳炭联合堆肥对工业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相比污泥单独堆肥,稻壳炭联合污泥堆肥能增加污泥pH、EC、TP和降低TOC、TN,而蚯蚓联合稻壳炭堆肥污泥可增加TN,并进一步增加污泥EC、TP,显著降低污泥的pH、TOC。(2)稻壳炭堆肥中重金属Zn、Cu、Pb、Cd含量因浓缩效应而上升;而蚯蚓联合稻壳炭堆肥,重金属含量显著下降,添加4%稻壳炭时,重金属Zn、Cu、Pb、Cd质量分数达到最小值,分别为856.64、137.10、158.92、15.48mg·kg-1。(3)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随着稻壳炭比例增加,稻壳炭堆肥中重金属Zn、Cu、Pb、Cd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为残渣态及铁锰氧化态的比例增大,添加8%稻壳炭时DTPA提取的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705.72、47.95、50.43、4.47 mg·kg-1;蚯蚓-稻壳炭联合堆肥会使得污泥中重金属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均向残渣态转化,添加4%稻壳炭与蚯蚓的协同转化能力最大,Zn、Cu、Pb、Cd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4、38.63、36.76、1.63mg·kg-1,说明稻壳炭添加入蚯蚓堆肥可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使重金属钝化。本研究可为稻壳炭联合蚯蚓堆肥处理工业污泥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周鑫王兴明储昭霞王运敏王运敏范廷玉董众兵查甫更董众兵张学海
关键词:蚯蚓堆肥污泥重金属
固体热载体热解淮南煤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自制处理量为1kg煤的间歇式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以淮南烟煤为原料,石英砂作热载体,对该煤进行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热载体初始温度700℃~900℃、反应4min~16min、煤粒径及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5~9对热解产物产率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载体初始温度,气、液产率增加;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热载体比例,气体产率有所增加;热载体初始温度对热解气组成影响显著。提高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和热载体初始温度,可以抑制半焦对热解反应器内壁的黏附。
梁鹏王志锋董众兵毕继诚
关键词:固体热载体热解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压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实验测量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冷模反应器中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其中提升管的内径为100mm、高为6m;立管内径为44mm、高为3m,热解室的截面为200mm×200mm、高为770mm。分别考察了提升管内的表观气速Ur、循环量Gs、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量Qa以及初始装料量G等对系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Ur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梯度都趋于减小;在提升管内表观气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随之增大;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较大,而对提升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及Ur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初始装料量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趋于增大。
王志锋梁鹏董众兵毕继诚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煤热解提升管立管
循环立管中气固移动床流动被引量:1
2003年
在直径1m的冷态循环流化床上,考察了循环立管中的气固流动形式,并分别检测了气、固速度和空隙率.讨论了不同立管出口阀开度和松动气量对固体循环量、气固流通量及立管平衡高度的影响.应用修正的移动床厄贡方程、修正的颗粒流经孔口流动方程及修正的气固过孔颗粒流动方程等组合的方程组,对立管中颗粒移动床流动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上述流动方程组适用于气固循环系统立管移动床颗粒流动的设计计算.
董众兵曹晏王鸿瑜张尚武王洋
关键词:移动床立管
裂解温度对生物质半焦CO2气化及特性的影响
用热分析技术进行了生物质裂解-半焦气化反应实验,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条件对生物质半焦气化特性的影响,采用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仪观察固定床裂解后生物质焦的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焦表面絮状物增多,微...
张瑜葛业君姚杰闵凡飞李寒旭董众兵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化反应活性裂解温度
文献传递
Zn,Pb,Cd,Cu在淮南新庄孜煤矿矸石山附近土壤和作物中分布特征被引量:42
2012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淮南新庄孜煤矿矸石山周边土壤、黄豆、水稻中Zn,Pb,Cd,Cu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呈碱性,土壤中Zn,Pb含量在深度为20~40 cm最高,分别为43.08,15.61 mg.kg-1,但均低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表层土壤(0~20 cm)中Cd含量(0.124 mg.kg-1)最高,深部土壤(20~40 cm)中Cu含量(24.27 mg.kg-1)最高,分别超淮南市土壤背景值106.76%,0.46%;土壤中Zn,Pb,Cd,Cu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显著,表层土壤中Zn,Pb含量均在距矸石山一定距离后达峰值,推测可能由煤矸石山产生的粉尘颗粒物随大气迁移造成.通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土壤中理化性质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磷对土壤Zn,Cd含量影响较大,有机质对土壤Pb,Cu含量影响较大.Cd主要分布在黄豆和水稻的根部,Zn较易向黄豆和水稻地上部分迁移.黄豆和水稻地上部Zn富集系数较高,其叶、壳、籽中重金属富集能力大小为Zn>Cu>Cd>Pb.Pb在水稻籽实中达0.52 mg.kg-1(干重),超国家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1.3倍,水稻籽实中较高的Pb含量可能对食用此稻米人群产生一定膳食风险.
王兴明董众兵刘桂建梅静梁
关键词:重金属
循环流化床下料管气固下行过程中气体流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下料管中气体流动的基本分析,得到了气固浓相流协中的气体进度计算方程,并采用双套气体示踪检测系统测试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气体速度,实验值与理论值,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
董众兵杨贵林
关键词:流化床反应器气体-固体流动
淮南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程学丰张明旭高良敏刘国礼董众兵李寒旭赵葆菁王燕玲包文运邓亮陆勤潘伟平
项目研究了淮南主要燃煤电厂入炉煤、底渣、飞灰等产物中汞含量分布及迁移变化特征,估算了汞可能释放于大气中的通量,得出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汞向大气中的排放量,为今后中国燃煤电厂汞的监测、污染控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
关键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污染控制人体健康影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