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艳霞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能源
  • 3篇能源系统
  • 2篇减灾
  • 2篇防震
  • 2篇防震减灾
  • 1篇地基
  • 1篇新农村
  • 1篇应力
  • 1篇应力计算
  • 1篇硬壳层
  • 1篇人造硬壳层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土地基
  • 1篇农村
  • 1篇资源保护
  • 1篇流动人口
  • 1篇居住
  • 1篇居住问题
  • 1篇会展

机构

  • 8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作者

  • 8篇董艳霞
  • 4篇周静海
  • 1篇卢淑雯
  • 1篇贺媛
  • 1篇王宁伟
  • 1篇徐慧明
  • 1篇李道勇

传媒

  • 3篇建筑与环境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土...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析特色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2009年
近些年来,中国诸多新农村的建设风格雷同。通过对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探索,从理念、定位和系统角度出发,以农村本身的特质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特色新农村的建设方法,旨在对特色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徐慧明王军董艳霞
关键词:新农村
薄板理论在人造硬壳层应力计算中的适用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较薄硬壳层弹性阶段的应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两端简支、另两端自由的弹性薄板模型,用Matlab语言将Winkler弹性薄板理论程序化,计算出薄板模型中各点的应力值,并用Mat-lab拟合应力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小挠度薄板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Winkler薄板理论法在弹性地基硬壳层应力计算中的合理性,得出软土地基的应力分布规律。薄板横断面内,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但小挠度薄板理论法在计算过程中不收敛,故该理论在薄板应力的计算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王宁伟卢淑雯董艳霞
关键词:MATLAB人造硬壳层软土地基
村镇能源供应系统防震减灾建设布局研究
2010年
从"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损毁,严重制约了灾后营救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能源设施,直接制约了灾后其他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本文从能源系统规划的一般角度出发,结合村镇特点,考虑防震减灾布局的要求,包括:区域共享、网络布局以及利用村镇特有设施建设等,建立了村镇能源系统防震减灾布局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村镇能源供应系统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周静海董艳霞
关键词:能源系统防震减灾
会展中心和谐共融的营造设计研究——以重庆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为例
2010年
介绍了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以重庆国际会展中心设计为例,就如何根据当地实际,塑造自身会展业特色,从产业方向、所处地形条件、场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周静海董艳霞
关键词:会展业
村镇能源供应系统防震减灾建设布局研究
从"5·12"波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损毁,严重制约了灾后营救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能源设施,直接制约了灾后其他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本文从能源系统规划的一般角度出发,结合村镇特点,考虑防震减灾布...
周静海董艳霞
关键词:能源系统防震减灾
文献传递
村镇能源供应系统防震减灾建设布局研究
从'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损毁,严重制约了灾后营救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能源设施,直接制约了灾后其他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本文从能源系统规划的一般角度出发,结合村镇特点,考虑防震减灾布...
周静海董艳霞
关键词:能源系统
文献传递
《城乡规划法》视角下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
2009年
结合新《城乡规划法》,以抚顺市清原县为例,通过对目前县域村镇体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迫切需要村镇体系规划的现实意义,并对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董艳霞李道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村镇体系资源保护
从城中村改造视角分析西安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2008年
当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分层研究。而本文则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分析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具体包括对城中村是西安市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场所、西安市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方式对流动人口居住的影响及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解决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三部分的论述。
贺媛宋震洋董艳霞
关键词: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问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