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晖

作品数:15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卵巢
  • 6篇卵巢癌
  • 4篇细胞
  • 4篇宫颈
  • 3篇上皮
  • 3篇肿瘤
  • 2篇蛋白
  • 2篇增殖
  • 2篇上皮性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子宫
  • 2篇卵巢肿瘤
  • 2篇静脉
  • 2篇宫颈癌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阜新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薛晖
  • 10篇郭科军
  • 3篇温放
  • 2篇苏晗
  • 2篇赵杨
  • 2篇赵楠
  • 2篇张颐
  • 1篇李天人
  • 1篇吴伟
  • 1篇裴凌
  • 1篇邹丽娟
  • 1篇焦今文
  • 1篇葛莉莉
  • 1篇郑乐
  • 1篇金力
  • 1篇孙文冲
  • 1篇王娇
  • 1篇贺安宁
  • 1篇李正红
  • 1篇赵东明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旁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绝经后女性宫腔镜检查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宫腔镜检查麻醉方式。方法择期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1年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入室行利多卡因宫旁阻滞;B组静脉给予0.15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C组给予利多卡因行宫旁阻滞,5 min后给予0.15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安静状态下、手术开始时、扩张宫颈时以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清醒即刻(T0)和术后30 min(T1)、1 h(T2)、2 h(T3)、6 h(T4)VAS疼痛评分,记录患者离开苏醒室时满意度评分。结果手术开始、扩张宫颈以及术毕时,A组MAP、HR明显高于C组(P<0.05),B组在手术开始、扩张宫颈时MAP高于C组(P<0.05)。各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均高于C组(P<0.05)。T0~T4时,A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2~T4时,B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0~T1时A组疼痛评分高于B组(P<0.05)。A组舒适度评分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宫腔镜检查行宫旁阻滞复合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术后长期镇痛效果。
王娇孙文冲裴凌薛晖
关键词:宫旁阻滞舒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检查术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983年~2002年收治的子宫颈癌共678例,分为青年组(≤35岁)及中老年组(>35岁),比较分析两组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在全部病例中青年组患者的构成比从1983年~1992年间的2.7%(13/475)上升到1993年~2002年间的19.7%(40/203,P<0.001),同期腺癌的构成比从8.2%(39/475)上升到13.8%(28/203,P<0.05),青年组中腺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中老年组(30.2%/8.2%,P<0.001)。青年组的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66.0%,35/53),明显高于中老年组(27.0%,169/625,P<0.001)。青年组的主要体征为类似慢性宫颈炎的表现(37.7%,20/53),明显高于中老年组(5.4%,34/625,P<0.001)。结论:青年组子宫颈癌的构成比及腺癌的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郭科军葛莉莉薛晖
关键词:子宫颈癌青年患者临床病理发病趋势
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被引量:5
2006年
郭科军薛晖
关键词: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卵巢上皮性癌手术机会发病率确诊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IGFBP7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非急性心力衰竭组(n=93)和急性心力衰竭组(n=61)。2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检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BP7、NT-proBNP以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急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急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比例,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而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比例、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则显著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FBP7、NT-proBNP升高及LVEF降低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IGFBP7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0.821~0.935)。IGFBP7最佳截断值为98.4 ng/m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2.8%。NT-proBNP的ROC曲线AUC为0.879(0.818~0.940)。NT-proBNP的最佳截断值为1366 ng/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9.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2(0.918~0.986),灵敏度为88.5%,特异度92.5%。结论单独使用IGFBP7或联合NT-proBNP是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IGFBP7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急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志物。
赵楠薛晖苏晗吴伟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5
2009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妇产科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对于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抗凝、溶栓治疗经验的累积以及腔静脉滤器置入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术后LEDVT的治疗效果获得明显改善。
郭科军薛晖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卵巢癌中耐药标志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与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0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p-gp、GST-π、LRP检测。结果(1)p-gp、GST-π、LRP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1.4%(22/70)、65.7%(46/70)、58.6(41/70),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gp、GST-π、LR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3)对首次术后有残余病变的42例患者进行化疗评价,p-gp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有效率为40%及66.7%,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有效率为42.3%及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反应率为40%及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gp、GST-π、LRP存在共表达。结论GST-π、LRP阳性表达者化疗疗效差,检测GST-π、LRP对前瞻性预测化疗耐药有一定价值。
赵杨薛晖温放
关键词:卵巢癌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肺耐药蛋白
BORIS、Cyclin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印记位点调节样因子(BORIS)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石蜡切片中BORIS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ORIS及Cyclin 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RIS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BORIS和Cyclin D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82,P<0.05)。结论 BORIS蛋白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薛晖赵东明郑乐郭科军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肿瘤细胞周期素D1
HIF-1α和VEGF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9例宫颈标本,分析HIF-1α和VEGF表达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INⅠ~Ⅱ21.1%、CINⅢ54.5%、宫颈癌78.5%,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VEGF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INⅠ~Ⅱ38.6%、CINⅢ60.6%、宫颈癌81.0%,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和VEGF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密切正相关(r=0.632,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诱导组织中血管的形成,促进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生长、浸润。
郭科军薛晖张颐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UBE2T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2022年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E2T (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网站分析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收集52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BRCA通路FANCF和FANCD2蛋白的表达;采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1)。转染cDNA-UBE2T至SKOV3细胞后UBE2T蛋白高表达,与阴性转染组比较,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UBE2T过表达后可增加SKOV3细胞中FA/BRCA通路FANCF和FANCD2蛋白的表达(P <0.05)。彗星实验发现,UBE2T过表达可以抑制顺铂引起的卵巢癌细胞DNA损伤。结论 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UBE2T通过FA/BRCA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其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治疗靶点。
赵楠邹丽娟苏晗薛晖
关键词:卵巢癌增殖治疗靶点
低氧诱导因子1α、乙酰肝素酶在宫颈鳞癌转移中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宫颈鳞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及HPA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并随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宫颈鳞癌中HIF-1α及HP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96,P<0.05)。结论HIF-1α及HP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协同作用。
薛晖赵杨张颐焦今文郭科军温放
关键词:宫颈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乙酰肝素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