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隐喻
  • 4篇英语
  • 4篇教学
  • 3篇大学英语
  • 3篇语篇
  • 3篇语篇连贯
  • 3篇连贯
  • 3篇词汇
  • 2篇大学英语词汇
  • 2篇英语词汇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认知隐喻
  • 2篇习得
  • 2篇歌词语篇
  • 2篇汉语
  • 2篇概念隐喻
  • 2篇补缺假说
  • 2篇词汇教学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电视谈话

机构

  • 9篇襄樊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薛艳

传媒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补缺假说”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0年
补缺假说阐述了中国普遍的"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外语学习者的成因——母语语境知识补缺影响外语学习。高校英语改革应重视语言学习与语境知识的融合,测试的反拨作用和魅力英语课堂的营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促进外语学习。
薛艳
关键词:补缺假说英语教学改革魅力课堂
汉英爱情隐喻的共性分析——以汉英歌词中“爱情”的隐喻表达式为语料被引量:3
2011年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和思维现象,人们赖以生存的概念系统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爱情这一抽象概念常常是由隐喻来表达的,英汉歌词语言中有着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源于人们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薛艳
关键词:隐喻概念隐喻表达式
词汇附带习得策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文章依据词汇教学领域的一些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注重在语用中习得词汇,词汇附带习得策略应该加强。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促进词汇附带学习策略的几种教学手段。
薛艳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词汇教学上下文
语篇连贯的隐喻视角
2008年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认知隐喻是语篇连贯的一种隐性手段;文章采用具体语料探讨了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概念隐喻是语篇连贯的基础,在有多个概念隐喻的篇章中,不同概念隐喻的共通蕴涵以及不同概念隐喻表达了目标概念的不同方面等机制促使了篇章连贯的形成。
薛艳
关键词:认知隐喻语篇连贯概念隐喻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及其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语言是文化一部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从教材、评估方式、和教师三个方面探讨了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因素及其对策。
薛艳
关键词:文化缺失英语教学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探究词汇“语块”习得的优势
2011年
学伴用随原则遵循语言学习变量交互关联、通达联动的理念,强调学对才能用好。把"语块"作为词汇习得的基本单位,有助于语言的正确输入、克服了母语思维的干扰、同时促进了语言的正确产出,使语言流利、准确、恰当。
薛艳
关键词:语块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的话轮转换被引量:22
2007年
文章介绍了话轮转换机制中的几个概念:话轮,话轮转换,相邻话对,反馈项目等,探讨了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话轮转换的特点和方式,认为电视主持话语是围绕既定的话题展开,并主要是通过诱发类的发问和附和类的反馈来巧妙地转换话轮的。
薛艳
关键词:话轮话轮转换
从“补缺假说”看跨文化语用失误被引量:2
2010年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补缺假说"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即母语文化语境补缺产生的负迁移,并用几类不同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几种外语语境补缺措施。
薛艳
关键词:补缺假说语用失误语境
汉语歌词语篇中连贯的隐喻视角——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2009年
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武,概念隐喻有助于篇章整体的连贯。探讨了汉语歌词语篇的隐喻连贯机制:在同一概念隐喻的歌词语篇中语言层面表达式的衔接和概念间的系统性实现了篇章的连贯在不同概念隐喻的歌词语篇中,同一主题则有助于隐喻语篇的连贯。
薛艳
关键词:概念隐喻语篇连贯
汉语歌词语篇中连贯的隐喻视角
自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以来,隐喻从传统的修辞学范畴中摆脱出来,已被看作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认知机制。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日...
薛艳
关键词:汉语歌词语篇隐喻语篇连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