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文娟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二苯胺
  • 2篇氨基
  • 2篇苯胺
  • 1篇电化学
  • 1篇邻氨基
  • 1篇邻氨基酚
  • 1篇共聚
  • 1篇氨基苯
  • 1篇氨基苯磺酸
  • 1篇氨基酚
  • 1篇苯磺酸

机构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袁文娟
  • 2篇张雷
  • 1篇郎秋华
  • 1篇郭成叶

传媒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苯胺与邻氨基酚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酚(OAP)在4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电化学过程。DPA和OAP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时不同的电化学行为表明DPA和OAP之间发生了共聚作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在DPA与OAP的共聚过程中,DPA与OAP首先被氧化生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两者的阳离子自由基与溶液中的DPA和OAP单体或其自由基发生交互反应产生混合二聚物中间体,其吸收峰位于508 nm处。进一步研究发现,DPA和OAP的共聚过程与溶液中各单体的浓度比有关。
袁文娟张雷
关键词:二苯胺邻氨基酚共聚
二苯胺和邻-氨基苯磺酸电化学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2013年
运用原位光谱电化学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苯胺(DPA)和邻氨基苯磺酸(ABSA)在4.0mol/L H2SO4中单独聚合,及二者共聚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过程。CV结果表明,DPA和ABSA单独聚合与二者共聚过程具有不同的电化学行为,且共聚过程与二者浓度比有关。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采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电位保持为0.8V。结果表明,在DPA与ABSA的共聚过程中有中间体生成,此中间体是由DPA阳离子自由基和ABSA的阳离子自由基发生交互反应产生的,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对应于570nm处的吸收峰。另外,随着混合溶液中DPA浓度的增加,DPA的聚合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DPA与ABSA的共聚过程与单体浓度比有关。
郭成叶袁文娟郎秋华张雷
关键词:二苯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