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磊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ATROGI...
  • 3篇恶液质
  • 3篇癌性
  • 3篇癌性恶液质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状况
  • 2篇肿瘤
  • 2篇外营养
  • 2篇基因
  • 2篇肌肉细胞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机制
  • 1篇蛋白质分解
  • 1篇低热
  • 1篇低热量肠外营...
  • 1篇短肠综合征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袁磊
  • 9篇吴国豪
  • 5篇张波
  • 1篇吴肇汉
  • 1篇高佳琦
  • 1篇林建华
  • 1篇张延伟

传媒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在癌性恶液质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E3)在痛性恶液质(CC)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C肌萎缩中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BALB/C小鼠随机分荷瘤组和对照组,用鼠结肠癌26细胞株(C26)接种小鼠,建立CC模型。监测小鼠营养状况、腓肠肌重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Atrogin—1、MuRF1基因在腓肠肌中的表达。结果荷瘤组小鼠存在明显恶液质状态;荷瘤组去瘤体质量和腓肠肌重量明显下降,分别为(19.85±0.65)g比(24.05±1.04)g、(108.80±14.82)mg比(125.00±10.00)mg(P〈0.05)。荷瘤组腓肠肌中Atrogin-1和MuRF1在mRNA水平表达分别达对照组的2^4.83和2^9.02倍,其蛋白水平表达也升高。结论E3表达上调在癌性恶液质肌萎缩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袁磊吴国豪张波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ATROGIN-1
Atrogin-1基因过表达对肌肉细胞营养状况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构建含Atrogin-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研究Atrogin-1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PCR合成两端含酶切位点的Atrogin-1cDNA全长,酶切后多次重组使之克隆到慢病毒核心载体FG12中;经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后,用它感染小鼠成肌细胞,构建稳定株,将细胞进行分化,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Atrogin-1蛋白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Atrogin-1慢病毒载体中含有大小、序列正确的片段,感染该病毒的小鼠成肌细胞裂解液中能检测到Atrogin-1蛋白的高表达,且显示细胞明显萎缩。结论:成功构建了含Atrogin-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该载体可使小鼠成肌细胞过表达Atrogin-1蛋白,引起肌肉细胞萎缩。
袁磊吴国豪张波
关键词:ATROGIN-1慢病毒载体肌营养不良
小鼠Atrogin-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构建小鼠Atrogin-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功能,并探讨其在癌性恶液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小鼠C2C12细胞RNA,反转成cDNA,PCR合成含有酶切位点的Atrogin-1 cDNA全长,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rogin-1,经鉴定及测序证实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正确,然后用其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Atrogin-1蛋白的表达。结果:pcDNA3.1-Atrogin-1含大小、序列正确的Atrogin-1cDNA片段,转染pcDNA3.1-Atrogin-1的293T细胞裂解液中能检测到Atrogin-1蛋白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Atrogin-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rogin-1,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目的蛋白,其是研究癌性恶液质的重要工具。
袁磊吴国豪张波
关键词:ATROGIN-1真核表达载体癌性恶液质
Atrogin-1基因沉默对肌细胞营养不良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肌细胞营养不良模型和核糖核酸干扰技术,研究Atrogin-1基因沉默对肌细胞营养不良的保护作用。方法设计5对Atrogin-1-siRNA靶序列及对照序列,逐步克隆到慢病毒核心载体FG12中,重组FG12与三种包装质粒(pRSVREV、pMDLg/pRRE、pHCMV-G)共同转染293T细胞以包装病毒,感染C2C12细胞,并将其分化成肌管,用TNF-α进行刺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肌管中Atrogin-1表达,观察比较各组肌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重组载体中含大小、序列正确的片段,能成功感染C2C12细胞,TNF-α能引起对照组肌管Atrogin-1表达上调、肌管萎缩,但RNA干扰组肌管无此现象。结论沉默Atrogin-1基因可避免产生TNF-α诱导的肌细胞营养不良,Atrogin-1基因可作为肿瘤恶液质的理想治疗靶点。
袁磊吴国豪张波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沉默
ATP-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癌性恶液质肌萎缩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袁磊吴国豪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肌萎缩恶性肿瘤患者器官功能受损癌症患者蛋白质分解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营养支持被引量:6
2005年
袁磊吴国豪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营养支持代偿机制维生素康复治疗营养不良
腹部手术后低氮 低热量肠外营养对病人疗效及预后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评价手术后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对外科大手术后病人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3~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128例腹部中等程度以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标准化肠外营养液(卡文)[平均摄入热量(76.98±17.57)kJ/(kg·d),氮量(0.10±0.03)mol/(kg·d)]。对照组根据病人所测定的静息量消耗值[平均摄入热量(112.13±27.20)kJ/(kg·d),氮量(0.24±0.06)mol/(kg·d)],采用“全合一”方式配制3L袋,术后进行为期1周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血生化、营养状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当天至术后第28天的并发症。结果两组研究结束时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浓度均低于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术后1周体重下降(4.4±2.6)kg,对照组体重下降(4.2±3.0)kg(P=0.137)。研究组血糖值升高的幅度及波动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组8例(12.9%)27次使用胰岛素,平均胰岛素用量(4.6±3.2)U/次;对照组23例(34.8%)92次使用胰岛素,平均胰岛素用量(8.4±4.7)U/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1=0.0047,P2=0.0051)。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1=0.143,P2=0.232)。结论腹部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比较传统肠外营养能更好控制术后血糖水平,其对营养疗效及临床预后的作用相同。
吴国豪张延伟袁磊林建华吴肇汉
关键词:肠外营养血糖胰岛素
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9
2005年
袁磊吴国豪
关键词:胰岛素受体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荷瘤大鼠营养状况的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肿瘤动物模型,比较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ω-6PUFA的不同肠外营养支持对大鼠肿瘤及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其中3组用Walker256肉瘤细胞株建立肿瘤动物模型,通过颈静脉置管分别对其中2组实施含ω-3PUFA及ω-6PUFA的营养支持。最终测定血清IL-6、TNF-α及白蛋白浓度,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Atrogin-1基因蛋白的表达量。研究期间隔日记录大鼠体重改变。结果:ω-3PUFA组大鼠的体重丢失少于荷瘤大鼠组[(-21.30±2.95)g比(-26.80±1.03)g;P=0.009)]。ω-3PUFA组大鼠的血清IL-6浓度明显低于ω-6PUFA组[(71.63±39.50)pg/mL比(141.72±98.32)pg/mL;P=0.002]。ω-3PUFA组大鼠的血清TNF-α浓度低于ω-6PUFA组[(131.67±22.10)pg/mL比(167.26±37.98)pg/mL;P=0.007]。ω-3PUFA组大鼠Atrogin-1蛋白质的表达低于ω-6PUFA组。结论:①运用ω-3PUFA干预,可降低荷瘤大鼠的血清IL-6、TNF-α浓度;②运用ω-3PUFA干预,可改善荷瘤大鼠体重、减轻荷瘤大鼠的体重丢失;③运用ω-3PUFA干预,可使荷瘤大鼠的Atrogin-1基因蛋白质表达减少,改善机体的骨骼肌蛋白消耗。
高佳琦吴国豪袁磊张波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胃肠外营养营养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