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能贵

作品数:253 被引量:2,177H指数:2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2篇缺血
  • 70篇脑缺血
  • 62篇针灸
  • 56篇针刺
  • 50篇电针
  • 46篇灶性
  • 28篇缺血大鼠
  • 28篇脑缺血大鼠
  • 25篇灶性脑缺血
  • 25篇灸疗
  • 25篇灸疗法
  • 23篇针灸疗法
  • 21篇中医
  • 21篇局灶
  • 21篇局灶性
  • 20篇细胞
  • 18篇胰岛
  • 18篇胰岛素
  • 18篇模型大鼠
  • 17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22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9篇广东省中医院
  • 26篇安徽中医学院
  • 1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广东省中医药...
  • 8篇深圳市中医院
  • 7篇广州医学院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云南中医学院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澳门科技大学
  • 3篇广州市番禺区...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第二中...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51篇许能贵
  • 81篇易玮
  • 29篇符文彬
  • 28篇孙健
  • 17篇张立志
  • 16篇徐振华
  • 16篇赖新生
  • 15篇许冠荪
  • 14篇于涛
  • 12篇靳瑞
  • 12篇刘荣
  • 11篇杜亦旭
  • 10篇汪帼斌
  • 10篇佘世锋
  • 10篇刘健华
  • 10篇唐纯志
  • 10篇李知行
  • 10篇罗燕
  • 9篇樊凌
  • 9篇谢长才

传媒

  • 2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1篇中国针灸
  • 19篇针刺研究
  • 18篇新中医
  • 1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英国医学杂志...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中医教育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World ...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17篇2017
  • 30篇2016
  • 17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17篇2011
  • 12篇2010
  • 19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中合谷穴手法应用的文献综述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近代中文文献中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中合谷穴使用手法进行归纳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效文献51篇,对针刺合谷穴实施手法等资料信息进行提取、分类及总结。结果:有22篇采用合谷穴平补平泻手法,有6篇采用合谷穴泻法,仅有1篇采用合谷穴补法;还有随证补泻法、静留针法、行气法、热敏灸疗法等其他刺激方法。结论: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有一定优势,合谷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应用广泛,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期筛选出不同时期面肌痉挛患者合谷穴的最佳刺激方法,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吴立群旷徐许铛瀚姚滔涛王琳许民栋许能贵
关键词:合谷穴面肌痉挛针刺手法
针刺治疗癌痛选穴研究:基于现有证据和德尔菲法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文献调研和德尔菲专家共识,总结针刺治疗癌痛的重要穴位,为制订《针刺治疗癌痛临床实践指南》提供证据基础。通过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28项,归纳分析选穴方法和高频使用的穴位,据此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对30名国内外针灸、肿瘤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认为针刺治疗癌痛应采用个性化取穴方案,取穴以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阳陵泉和阿是穴为主。结合临床研究证据与专家调研结果得出针刺治疗癌痛的重要穴位,然而临证选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细化。
何怡瀚许能贵许能贵张海波康福琴王琪李洁韵葛龙郭新峰
关键词:癌痛德尔菲法针刺穴位选择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33
1999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凝团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在局灶性缺血区(脑皮质)和非缺血区(脑干)的NE、DA 和5-HT在造模致缺血60m in 后和电针督脉经穴“百会”、“大椎”10m in 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脑缺血后在大鼠缺血区(脑皮质)出现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降低,以DA、5-HT下降最为明显(P< 0.01),NE也有显著下降(P< 0.05)。而在脑缺血加电针组,则发现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有非常显著的回升(P< 0.01)。在非缺血区(脑干),造模致脑缺血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 0.05),但给予电针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电针可升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纠正脑缺血后中枢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从而保护脑缺血性损害。
许能贵马勤耘朱舜丽陈全珠焦洁
关键词:电针局灶性脑缺血单胺类神经递质
针刺腰痛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以美洛昔康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腰痛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d。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7%,对照组为72.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Schober征(前屈位)两标记间距、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腰痛穴配合运动疗法能够抑制急性腰扭伤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圆许能贵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刺腰痛穴运动疗法
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近10年来发表于期刊的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比单纯康复疗法和/或常规西药干预(对照组)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总病例数为1 7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2,95%CI[1.16,1.28],Z=7.80,P<0. 01);在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66,95%CI[-0.78,-0.53],Z=10.62)及改善吞咽障碍临床评价量表评分(MD=2.01,95%CI[1.78,2.24],Z=17.30)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不高,结论有待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验证。
汤小荣王琳黄培冬兰俊超许能贵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针刺疗法康复疗法META分析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功能重组情况,探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枢机制。方法:纳入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0例,分别于针刺治疗前和面瘫治愈后行TMS运动皮层定位检查,记录第一骨间背侧肌和口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振幅、潜伏期以及手区与面区的有效刺激面积,绘制二维皮层位域图,比较分析患者治愈前后自身手区与面区振幅、潜伏期和有效刺激面积的变化。结果:受试者面瘫同侧大脑运动皮层面区扩大较明显,手区的有效刺激面积扩大,且主要表现为手区与面区的交叉重叠区的扩大。其中手区MEPs潜伏期变短(P<0.05),振幅降低(P<0.05);面区MEPs潜伏期变短(P<0.05),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调整大脑运动皮层之间的功能重组;针刺作用通过调节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之间的竞争性的活动依赖性,弱化手区的功能,促进面区的功能恢复,是实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能的中枢机制。
赵斌杨颖婷黄健澎张慧陈嬿冰陈晓曼邓红妹严晓霞游惠彭艳辉刘健华许能贵
关键词:针刺周围性面瘫经颅磁刺激
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T辅助-1型/T辅助-2型(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硝基氯苯(DNCB)外用激发豚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进行针刺治疗,观察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变化。结果: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空白组、针刺组均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空白组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也较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γ-干扰素(IFN-γ)、IL-10水平空白组、针刺组均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L- 10的水平空白组最低,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FN-γ/IL-10的值、CGRP浓度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模型组的CGRP浓度显著低于造模前,在经过针刺治疗后浓度显著升高。结论: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有显著的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谢长才许能贵杜亦旭罗燕孙健
关键词:针刺疗法TH1/TH2细胞因子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8和GAP-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与缺血 2周组相比突触素P3 8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与缺血 +电针 2周组和脑缺血 5周组相比 ,突触素P3 8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但仍明显低于假手术 5周组 (P <0 .0 5)。缺血 2周组大鼠在缺血区周围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增加明显 (P <0 .0 5) ,而缺血 5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5) ,而与缺血 2周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 5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提高突触素和GAP 43在缺血中心区周围皮层的表达 ,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
许能贵汪帼斌易玮佘世锋黄真炎赖新生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区GAP-43表达大脑皮层
“面口合谷收”的中医理论发微被引量:13
2017年
"面口合谷收"是四总穴之一,其治疗头面五官疾病,传统上一般分别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经别、经筋均上行于头面,"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及合谷为大肠经原穴的作用来说明其机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脏腑别通和子午流注的对冲两方面理解"面口合谷收"的中医机制,从而更合理、更系统的解释其机制,扩展了合谷穴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的功用与主治范围。
张立志许能贵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针灸临床应用举隅被引量:5
2016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将痛证、疮疡等证之病机明确地统属于心。以此理论指导临床,若辨证准确,其效如神。后世医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识不一,但主要是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阐释,并将其发挥至皮肤病领域,认识到心之火热亢盛乃其病机之一。笔者认为不仅局限于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半死半生也"。
张立志许能贵
关键词:针灸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