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锡强

作品数:6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东阳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化科学
  • 8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语文
  • 14篇教学
  • 8篇文教
  • 6篇教师
  • 5篇语文教学
  • 5篇文本
  • 4篇正传
  • 4篇知识
  • 4篇文学
  • 4篇《阿Q正传》
  • 3篇语文教师
  • 3篇语文课
  • 3篇社会
  • 3篇诗人
  • 3篇文化
  • 3篇文学史
  • 3篇鲁迅教学
  • 3篇教育
  • 3篇老师
  • 3篇备课

机构

  • 26篇浙江省东阳中...
  • 25篇东阳中学

作者

  • 51篇许锡强
  • 1篇吴巧阳
  • 1篇李亚亮
  • 1篇张平
  • 1篇卢菲菲
  • 1篇徐俊慧
  • 1篇楼茜屏
  • 1篇郭更强

传媒

  • 7篇语文天地
  • 7篇语文天地(初...
  • 7篇语文学习
  • 4篇语文知识
  • 4篇中学语文教学
  • 3篇浙江教育科学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中学语文(教...
  • 1篇现代语文(高...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阅读与写作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书育人(教...
  • 1篇教育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中学生天地(...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0
  • 1篇199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勃名句之拟和被拟
2006年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脱胎于北周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
许锡强
关键词:名句《滕王阁序》句式仿拟语文
“人是一切中最复杂的”:——唐《琐忆》的文体性质新论
2000年
许锡强
关键词:文体性质教学研究
“廿四史”作者歌
2010年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其实,记住二十四史的作者也不是一件易事。这里介绍《“廿四史”作者歌》如下:
许锡强
关键词:作文语文教学
推敲《阿Q正传》书名的修辞方法
2009年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所以“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许锡强
关键词:《阿Q正传》修辞方法书名推敲主人公《序》
《围城》人物姓名考释二则
2000年
夏志清教授曾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其他这里可以不论,单是人物姓名就能体现出上述特点。兹将《围城》中两个重要人物的姓名考释如下:一方鸿渐“鸿渐”出自《易经》“渐”卦,卦辞的内容“属写家庭生活之卦。
许锡强
关键词:方鸿渐《围城》人物姓名
论阅读教学的“名作重读”现象
2008年
语文教学不论怎么改革,总是离不开文本。如何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功力的体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语文教师的“元素质”。
许锡强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读文本语文教师语文教学
从古诗看古人的消暑方法和情趣
2006年
许锡强
关键词:情趣诗人古诗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源自苏轼《赤壁赋》的集句联
2010年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许锡强
关键词:《赤壁赋》集句
我国古代的谢罪之礼被引量:1
2006年
我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一旦发现自己有过失。用什么礼节表示谢罪呢?除了常见的打躬陪不是之外。还有免冠、徒跣、肉袒、负荆、膝行等。
许锡强
关键词:谢罪古代礼仪语文文化知识
关于名作重读的对话被引量:2
2004年
语文教学不论怎么改革,总是离不开文本,如何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功力的体现。现在的语文教师培训总是过多地专注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之类,套用一个颇为时髦的概念就是忽视了语文教师的“元素质”。我所言的语文教师的“元素质”就是文本的解读能力。8年前钱理群教授身体力行地进行名作重读,现在许锡强老师又倡导名作重读,我理解的名作重读,就是名作新读,名作心读,名作自读,也就是用自己的视角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会名作,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新的见解,读出自己的个性,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许锡强张平李亚亮吴巧阳卢菲菲楼茜屏徐俊慧
关键词:语文教师自读老师重读文本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