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石料加工厂工人矽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某石料加工厂属民营企业,加工进口石料,产品为首饰、装饰品,共有接尘工人43人(含切割、打磨、雕刻工);接尘工龄4个月~8年,平均值为3.06年。经胸片检查,省尘肺病鉴定委员会鉴定,共初诊发现Ⅱ期矽肺1例(接尘工龄5.3年),Ⅰ期尘肺2例(接尘工龄分别为5.5年,4.5年),无尘肺(0+)3例(接尘工龄2~4.5年);现场监测:湿式作业为主,空气粉尘浓度10~16.8mg/m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76.8%~78.2%。
- 谢伟
- 关键词:矽肺加工厂石料接尘工龄MG/M^3
- 2007—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分析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分析近年来东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特点,以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及措施。方法对东莞市2007—2009年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东莞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1起,病例数为979人;均以企业食堂为主(占77.46%),但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餐馆发生数有增加趋势;5—9月份为全年发生高峰(占56.34%),主要为细菌性污染(占80.56%),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占61.11%);1—3月份为次高峰(占28.17%),主要因四季豆及面豆加工不当(占60.0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28.17%)、四季豆(面豆)(28.17%)及凉拌菜类(19.72%),前者有增加趋势,后二者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 谢伟周建孟
- 关键词:食物中毒防控对策
- 东莞市餐饮业2005年餐具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为掌握和了解我市餐饮业餐具消毒卫生质量,以便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对我市1000m2以上饮食业餐具采样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年餐具监测份数共6541份,合格份数为4786份,合格率为73.2%。其中星级酒店、普通酒楼饮食业餐具合格率分别为90.9%、66.9%。结论严格加强食具消毒工作,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的关键环节。
- 谢伟
- 关键词:餐饮业卫生监测餐具消毒健康教育
- 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食物中毒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资料。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1起,中毒人数301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15起,占71.43%),其中5—6月份为高峰期(9起,占42.86%)。事件主要为细菌性因素引起(13起,占61.90%),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6起);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11起,占52.38%)及菜豆类(5起,占23.81%);发生场所以企业食堂为主(14起,占66.67%);检测细菌性污染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40.88%(56/137),检测化学性污染的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71.43%(5/7);1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有4起未检出病原菌。结论 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以企业食堂为主,主要发生在5—9月份,以肉类细菌性污染为主。应针对关键控制点重点管理,提高事件原因查明率,加大监管及宣传力度。
- 谢伟周建孟曹红宇黄丹
-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 东莞市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4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原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04年报告食物中毒22起,中毒人数346人,年发病率为5.76/10万,死亡3例;以细菌性、化学性、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共21起;行业分布以集体食堂和家庭餐饮为主,分别为13起和6起。结论加强高毒农药和工业酒精的监管,加强集体食堂厨工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有效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 谢伟
- 关键词:食物中毒情况植物性食物中毒卫生知识培训健康促进活动全民健康教育个案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