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春林

作品数:137 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化学工程
  • 6篇冶金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5篇合金
  • 26篇耐蚀
  • 24篇纳米
  • 24篇耐蚀性
  • 22篇复合材料
  • 22篇复合材
  • 21篇金属
  • 15篇阳极
  • 14篇微结构
  • 13篇阳极氧化
  • 12篇铝基
  • 12篇铝基复合材料
  • 11篇涂层
  • 10篇熔覆
  • 10篇铝合金
  • 10篇降解
  • 10篇非晶
  • 10篇非晶合金
  • 8篇电化学
  • 8篇氧化膜

机构

  • 117篇沈阳大学
  • 35篇东北大学
  • 12篇沈阳工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金...
  • 8篇沈阳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沈阳大陆激光...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沈阳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沈阳中航机电...
  • 1篇广东腐蚀科学...
  • 1篇江苏梦得电镀...

作者

  • 137篇贺春林
  • 61篇马国峰
  • 50篇才庆魁
  • 19篇张鸿龄
  • 18篇王建明
  • 17篇刘岩
  • 17篇刘常升
  • 15篇张金林
  • 11篇娄德元
  • 11篇王建明
  • 9篇周琦
  • 9篇宋贵宏
  • 8篇国玉军
  • 7篇李海松
  • 6篇杨雪飞
  • 5篇梁骁
  • 5篇冯海东
  • 5篇何凤鸣
  • 5篇陈立佳
  • 5篇毕敬

传媒

  • 27篇沈阳大学学报...
  • 8篇材料保护
  • 8篇材料导报
  • 7篇东北大学学报...
  • 6篇金属学报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电镀与涂饰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粉末冶金技术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焊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激光技术
  • 2篇功能材料
  • 2篇辽宁化工
  • 2篇2005全国...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P590镀锌双相钢CMT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汽车制造中薄板焊接质量问题及鉴于汽车行业对镀锌双相钢的大量需求,在弧长修正系数为0,送丝速度为3.0 m/min,焊接速度为40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对1.0 mm厚的DP590镀锌双相钢进行了CMT搭接焊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MT焊接DP590镀锌钢能够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粗晶区由板条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细晶区组织多为马氏体及少量贝氏体,不完全相变区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马氏体含量减少;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断裂位置在不完全相变区,属于塑性断裂,最大载荷为10.48 kN,与母材接近。焊缝平均硬度值最高,约为260 HV,不完全相变区显微硬度值最低,约为170 HV。该研究为DP590镀锌双相钢薄板CMT焊接提供工艺参考,对汽车轻量化生产制造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刘岩刘岩张琳琳张琳琳刘兆真贺春林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脉冲负偏压对TiN-Cu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薄膜的生长过程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促进该类薄膜的商业应用,利用电弧离子镀在不同脉冲负偏压下沉积了TiN-Cu复合膜,并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能谱、硬度、结合强度和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0~300 V范围内,随脉冲负偏压值增加,沉积薄膜中Cu原子分数逐渐减少;薄膜中最大的Cu原子分数低于Cu-Ti合金靶中Cu原子分数.沉积膜中TiN相存在明显的(111)晶面织构,并且脉冲负偏压值增大,薄膜的织构程度增加.脉冲负偏压值增加,沉积的TiN-Cu复合膜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但结合强度增加.沉积膜结构与性能的变化与脉冲偏压引起薄膜中Cu原子分数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宋贵宏张晶晶杨肖平李锋陈立佳贺春林
关键词:脉冲偏压织构电弧离子镀
银辅助化学刻蚀半导体材料被引量:4
2012年
微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这就对半导体材料的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相比,近年发展起来的贵金属粒子辅助化学刻蚀半导体材料制备微结构技术因操作简单、不需要精密设备、反应迅速和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Si为主,详细介绍了Ag辅助化学刻蚀半导体材料的机理、反应现象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各种微结构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此外,对Ge,Si1-xGex和GaAs等其他半导体材料的贵金属粒子辅助化学刻蚀技术也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贵金属粒子辅助化学刻蚀半导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耿学文贺春林徐仕翀李俊刚朱丽娟赵连城
关键词:半导体
一种氮化钛/镍纳米多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氮化钛/镍纳米多层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陶瓷/金属纳米多层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选用钢材为基体,基体表面经砂纸研磨并抛光后,分别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烘干后装入真空室;用直流反应磁控共溅射镀膜系统...
贺春林张金林王建明刘岩马国峰李海松娄德元杨雪飞才庆魁
黄铜表面多层膜的导电性
1997年
采用金属-膜-金属结构测量了黄铜在BTA-PVA(Passivating agent)钝化剂中形成的表面多层化学转化膜的导电性,结果表明:膜为半导体,但因钝化工艺不同,膜的导电能力相差较大。BTA溶液和PVA溶液分步处理得到的膜有2次以上击穿现象发生;BTA+PVA混合液处理的膜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有准金属行为,经含微量六价铬的溶液预钝化后,再在BTA+PVA混合液中钝化,则膜的导电能力介于上面两者之间,有1至2次击穿现象。
贺春林孙秋霞何凤鸣韩文安
关键词:黄铜钝化化学转化膜导电性镀膜
镀锌钢板在不同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4
2005年
镀锌钢板在实际生产、运输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同的气候及环境而遭受严重腐蚀,因此研究镀锌钢板在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中的腐蚀行为,介质的湿度为100%RH,分别在20±2℃,30±2℃,40±2℃,50±2℃,60±2℃下测镀锌钢板开始腐蚀的时间及腐蚀速度.结果表明:室温时自来水中全浸泡的镀锌钢板腐蚀速度最低.50℃以下时,腐蚀速率V蒸馏水>V去离子水>V自来水.静态粉末法的测定结果表明:气相缓蚀剂N对镀锌钢板有明显的缓蚀效果.
周琦贺春林才庆魁徐军华
关键词:钢板镀锌缓蚀剂
激光熔覆镍、钴基涂层腐蚀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通过激光熔覆获得了3种大块镍或钴基熔覆涂层,并对其在10g/L、20g/L和30g/L硫酸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硫酸溶液中1#镍基涂层的腐蚀电流/腐蚀速率最大,3#钴基涂层的最小,2#镍基涂层的和3#钴基涂层接近。随着稀硫酸浓度的增加,激光熔覆的镍、钴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有下降趋势。
娄德元贺春林梁骁才庆魁陈江
关键词:激光熔覆镍基钴基
2024铝合金氧化陶瓷膜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使用脉冲电源在较低的电压下制备2024铝合金表面陶瓷基氧化膜,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通过改变电解质质量浓度、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等参数,研究了氧化陶瓷膜的生长规律,对氧化陶瓷膜进行了表征与性能测试.使用扫描电镜对氧化后生成的陶瓷膜层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使用涂层测厚仪对厚度进行测量,使用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氧化陶瓷膜的成分与结构进行分析,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4铝合金在硫酸草酸体系中,电流密度在4 A·dm^-2,氧化时间在60 min,反应温度在10℃条件下制备出的氧化陶瓷膜耐腐蚀性能较好.
马国峰刘志扬贺春林
关键词:铝合金氧化陶瓷膜脉冲电源极化曲线电化学耐腐蚀性
89-1涂料在激光热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把 8 9 1涂料用于凸轮轴的表面预涂层 ,然后对其进行激光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涂料的激光吸收能力强 ,导热性能好 ,激光热穿透深度可达 0 45mm~ 0 70mm ,硬化层表面平整光滑。涂覆 (冷喷涂 )效率比磷化涂层提高 10倍以上 。
国玉军俞肇元贺春林刘常升才庆魁战效文
关键词:激光热处理激光器涂料
热处理对FeCoNiAlCrCu_(0.5)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摩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球盘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干摩擦实验,研究了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经575℃、685℃、875℃及1 000℃热处理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合金出现富Cu相β和贫Cu相γ;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合金的磨损逐渐严重.热处理后偏聚于晶界的富Cu相β使得FeCoNiAlCrCu0.5高熵合金整体硬度分布不均,降低了合金整体的摩擦磨损性能.
马国峰傅鸿博牛建平贺春林
关键词:高熵合金显微组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