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茜 作品数:20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建筑科学 更多>>
^(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不同本底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行99 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时选取不同本底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别选取病灶对侧肺野(DL)及对侧软组织为本底,计算病灶/本底(L/N)最大计数值(MAX)以及平均计数值(MEAN),比较良恶性病灶组间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不同本底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效能。病灶大小和病理学分级与L/N比值关系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对侧肺野及对侧软组织作为本底,良恶性组间L/N MAX以及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对侧肺野或对侧软组织作为本底,即L/DL-MAX、L/DLMEAN、L/NST-MAX、L/NST-MEA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78、0.80、0.86,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大小及恶性病灶病理分级与病灶L/N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采用99 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鉴别诊断肺结节时,对侧肺野及对侧软组织均可作为本底进行L/N比值计算。以对侧软组织为本底的平均值计算L/N比值略显优势,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提供稳定、效能高的诊断结果。 贾茜 薛建军 高蕊 鲁雪妮 王源波 杨爱民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显像 ^(99)Tc^m-MIBI SPECT/CT及^(18)F-FDG SPEC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99)Tc^m-MIBI SPECT/CT及^(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两种显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为中低收入患者寻找更为经济有效的检查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36例和经^(99)Tc^m-MIBI SPECT/CT显像52例,共8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或随访(>2年)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良恶性病灶组间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本底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效能。病灶大小和病理学分级与L/N比值关系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及^(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良恶性组L/N比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所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2%(20/26)、100%(10/10)和80.77%(21/26),88.46%(23/26)。病灶直径≤2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经^(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及^(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L/N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及0.90(P=0.746),2 cm<病灶直径≤3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经^(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及^(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L/N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及0.89(P<0.001)。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恶性病灶病理分级与病灶L/N比值无相关性(P为0.771及0.077),^(99)Tc^m-MIBI SPECT/CT显像病灶大小与病灶L/N比值亦无相关性(P=0.516),^(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病灶大小与L/N比值有相关性(P=0.016)。结论对于2 cm以上的孤立性肺结节^(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可作为中低收入患者临床鉴别良恶性的首选。 贾茜 薛建军 高蕊 邓惠兴 张芬茹 杨爱民关键词:CT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孤立性肺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新型预后标记物miR-15b-5p 目的 近年来甲状腺癌呈爆发式增长,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而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难治性甲癌以及复发转移的甲癌也越来越多,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有效的肿瘤标记物甲状腺球蛋白需要在停用优甲乐的刺激状态下才可更有效的提示疾病状态... 贾茜 高蕊 吉婷 梁一倩 杨爱民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MIRNA 慢病毒介导的融合基因SP-TAT-Apoptin对HepG2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将已构建的SP-TAT-Apoptin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包装成感染性慢病毒颗粒,并用病毒颗粒感染肝癌HepG2细胞,测定其诱导凋亡的效率。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将SP-TAT-Apoptin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与其他包装质粒共同转导入293FT细胞,包装并收集感染性病毒颗粒,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FT细胞中SP-TAT-Apoptin融合基因的表达,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慢病毒感染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SP-TAT-Apoptin重组慢病毒感染293FT细胞后,用V5抗原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可成功表达于293FT细胞;通过Anexin-VPI法检测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慢病毒感染肝癌HepG2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凋亡,其凋亡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脂质体转染组。结论:成功包装出可表达SP-TAT-Apoptin融合基因且具感染性的慢病毒颗粒,感染HepG2肝癌细胞后可引起其凋亡,为进一步研究融合基因SP-TAT-Apoptin体内治疗效果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韩苏夏 赵晶 马瑾璐 黄辰 吕毅 欧玮 贾茜关键词:APOPTIN 融合基因 慢病毒 细胞凋亡 一种负载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核素标记方法 一种负载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核素标记方法,包括步骤:(1)将2mg/mL的人血白蛋溶液溶于1mg/mL的NPAPF氯仿溶液,充分混匀;(2)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超声乳化不少于5分钟,室温下搅拌过夜,离心... 杨爱民 吉婷 杨宇轩 高蕊 贾茜 杨路路肿瘤/肝脏比值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病灶的检测能力以及肿瘤/肝脏比值对肺部良恶性病灶及胸部小病灶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肺癌疑诊患者41例CT测量肺部原发病灶最大直径4.16±2.81厘米(最小直径1.3厘米,最大直径16厘米),以病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通过t检验及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研究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部病灶、肺及纵膈小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肺部良恶性病灶的肿瘤/肌肉(T/N)、肿瘤/肝脏(T/L)比值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L比值在肺部良恶性病灶和肺及纵膈最大横径小于3 cm的病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10,均大于T/N比值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60)。T/N=3.5为界值时,诊断肺部病灶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0.614;诊断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0.50。T/L=2.3时诊断肺部病灶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0.657。T/L=1.6时诊断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0.70。结论:T/N=3.5为界值时,对于肺部病灶及肺及最大横径小于3 cm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能力较好。T/L比值对于肺部良恶性病灶和肺及纵膈最大横径小于3 cm的病灶诊断价值均高于传统常用的T/N比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良好的应用于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中。 贾茜 薛建军 高蕊 邓惠兴 张芬茹 王鸿雁 赵周社 杨爱民 无关键词:18F-FDG 肺癌诊断 肿瘤 肝脏 转移灶的辨析和诊治:输尿管癌术后确诊前列腺癌双重癌患者的多学科讨论 被引量:1 2020年 1参加人员讨论嘉宾:泌尿外科贺大林、陈兴发、李磊、吴开杰医师;医学影像科王蓉医师;病理科梁华医师;肿瘤内科姚煜医师;肿瘤放疗科刘锐医师;核医学科贾茜医师;PET/CT室段小艺医师;病例汇报及记录人:泌尿外科樊俊杰医师.2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2年前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于我院确诊“右输尿管癌”行后腹腔镜下右输尿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右输尿管隆起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侵及输尿管壁全层,切缘未见癌组织,膀胱壁小块肌壁组织。术后规律灌注羟喜树碱10次,未行辅助放化疗。1年前因排尿困难于当地县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病理:前列腺低分化腺癌(Gleason:3+4=7分)。 吴开杰 樊俊杰 贺大林 陈兴发 李磊 王蓉 梁华 姚煜 刘锐 贾茜 段小艺关键词:前列腺癌 双重癌 肺转移 多学科病案讨论:初发的盆腔巨大前列腺间质性肿瘤1例的诊疗和反思 被引量:3 2020年 2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3岁,3周前因排尿排便困难于当地医院体检行B超发现右下腹盆腔低回声包块。直肠镜检可见结直肠多发息肉,病理结果提示:直肠绒毛状腺瘤。遂来我院门诊行全腹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肝胰脾及双肾未见异常,胆囊未显示,盆腔右侧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前列腺来源。后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盆腔内偏右侧肿块影,弥散受限,考虑前列腺癌累及右侧闭孔内肌、右侧精囊腺及部分直肠。 樊俊杰 吴开杰 贺大林 陈兴发 李磊 张月浪 梁华 姚煜 刘锐 贾茜 段小艺关键词:前列腺肉瘤 直肠绒毛状腺瘤 前列腺间质肉瘤 Gates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中几种肾脏深度算式的比较研究 薛建军 贾茜 王源波 鲁雪妮前列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局部复发及双肺转移病例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2019年 1 参加人员讨论嘉宾:泌尿外科 贺大林、陈兴发、李磊、吴开杰医师病理科 侯惠莲医师医学影像科 王蓉医师肿瘤内科 姚煜医师肿瘤放疗科 刘锐医师核医学科 贾茜医师病例汇报人:泌尿外科 樊俊杰医师记录人:癌症中心 王玉林医师2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2013年3月因排尿困难于外院行前列腺穿刺确诊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前列腺腺样囊性癌,精囊腺及射精管未见癌组织侵及,“左闭孔”淋巴结(1枚)、“右闭孔”淋巴结(1枚)未见癌组织转移,免疫组化:CD117(+)、P504S(-),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 樊俊杰 吴开杰 贺大林 陈兴发 李磊 侯惠莲 王蓉 姚煜 刘锐 贾茜 王玉林关键词:复发 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