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忠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效被引量:5
- 2021年
- 为有效控制腐烂茎线虫为害,在陕西靖边开展了5种药剂组合防治大田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试验。通过撒施、沟施、淋根等不同方式施药两次后,调查各处理土壤中腐烂茎线虫数量和成熟期薯块的病情指数,比较处理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噻唑膦、阿维菌素、氟吡菌酰胺和厚孢轮枝菌均对腐烂茎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平均防效为79.8%,平均虫口减退率为87.3%。其中,两次施用41.7%氟吡菌酰胺悬乳剂处理和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处理的防效较高,分别为97.6%和86.4%;两次施用2.5亿孢子/g厚孢轮枝菌粉剂处理的防效为74.1%,也具有推广价值。
- 赵艳群刘忠雄赵文忠任飞娥丁华康静王宝青
- 关键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杀线剂田间防效虫口减退率
- 榆林市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现状及其对策被引量:2
- 2019年
- 简述了榆林市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加大宣传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政府补贴力度和丰富绿色防控推广渠道。
- 赵艳群赵金瑞赵文忠
- 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
- 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评价被引量:11
- 2021年
- 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是3种重要的马铃薯病害。为指导科学开展品种选育推广和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不同品种马铃薯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研究。早疫病和晚疫病抗性试验以‘紫花白’为对照,疮痂病抗性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对照,调查各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75.0%的品种高抗或抗早疫病,46.7%的品种抗或中抗晚疫病,33.3%的品种中抗疮痂病。仅‘陇薯13号’对早疫病高抗,无晚疫病和疮痂病的高抗或免疫材料。‘青薯9号’、‘丽薯7号’和‘安1304-32’均抗晚疫病且产量较高,可在榆林市推广,‘陇薯7号’、‘冀张薯12号’、‘榆薯3号’、‘榆薯4号’、‘榆薯5号’和‘丽薯6号’为晚疫病高感品种,在加强病害防控的前提下,可在晚疫病轻发生区种植。疮痂病高抗品种缺乏,需进一步引进和研究。
- 赵艳群武奇伟任飞娥赵金瑞赵文忠
-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早疫病晚疫病田间抗性
- 喷施多效唑对黑豆农艺及产量的影响
- 2019年
- 以神木连枷条为材料,研究了在P1、P2、P3、P4时期喷施多效唑对黑豆农艺性状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减小三出复叶的叶面积;通过对节间的控制,降低了植株高度;且显著影响产量,4个喷施时期中,在P3期喷施多效唑显著增产9.9%,P1、P2时期喷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P4时期显著减产。说明P3期是喷施多效唑最佳时期。
- 赵文忠
- 关键词:黑豆多效唑农艺性状
- 亩产值过万元的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 2011年
- 近几年来,绥德县引导农民采用间作套种模式种植,过去仅有玉米/马铃薯、玉米/花生等问作模式,现已发展到了玉米/甜瓜、玉米/西瓜、玉米,蔬菜、玉米/花生等多种模式。在间作模式多样化同时,地域也不断扩大,
- 白世贵祁锋赵文忠
- 关键词:间作套种模式亩产值间作模式马铃薯花生甜瓜
- 榆林市春玉米超吨产栽培技术
- 2010年
- 依据生产实践事例,提出了榆林市玉米生产技术发展思路,总结形成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全国同类区域春玉米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刘建军龚增利白世贵赵文忠
- 关键词: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田间管理
- 榆林市谷瘟病和谷子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 2024年
- 随着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进程的发展,陕西省在榆林市降雨明显增加,谷瘟病和谷子叶斑病普遍发生,对谷子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通过系统调查研究,明确了谷瘟病和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危害情况和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强化预测预报,开展科学防控,加强宣传培训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赵艳群巩玉峰王富刚赵文忠霍棠米海宁郭艳芳冯蕾蕾
- 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春玉米高产田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影响玉米产量主要因素,从品种、密度、施肥、栽培方式等四方面开展试验研究,探索分析了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春玉米创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龚增利刘建军白世贵赵文忠
- 关键词:春玉米
- 榆林市不同谷子品种谷瘟病抗性鉴定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明确不同谷子品种抗瘟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米脂县、绥德县开展了不同谷子品种谷瘟病抗病性鉴定及谷瘟病发病规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7个谷子品种的谷瘟病抗性表现不同,其中主栽品种晋谷21为轻感,大部分品种为中抗,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建议加强品种合理布局,大力引进抗病品种,结合发病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 赵文忠赵艳群刘忠雄
- 关键词:谷子抗病性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