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坤

作品数:6 被引量:2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主部署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黄河
  • 2篇断面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水力
  • 2篇水力几何形态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径流
  • 2篇径流量
  • 2篇黄河上游
  • 1篇悬沙
  • 1篇悬移质
  • 1篇悬移质泥沙
  • 1篇泥沙
  • 1篇宁蒙河段
  • 1篇流域
  • 1篇流域降水
  • 1篇径流量变化
  • 1篇累积量
  • 1篇黄河宁蒙河段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赵晓坤
  • 6篇王随继
  • 4篇范小黎
  • 2篇冉立山
  • 1篇闫云霞
  • 1篇颜明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海峡两岸环境...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以后基本处于枯水时段,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温家川站1973-1979年平均年径流量较前期减少24.6%,20世纪80年代以来径流量锐减,年均径流量较1973年以前减少38.6%。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造林对径流量的影响最大。通过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径流变化趋势在1973年发生系统性向右偏转,说明径流量变化受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赵晓坤王随继范小黎
关键词:径流量影响因素
窟野河洪水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根据窟野河流域把口站温家川站1954~1990年和2006、2008年的洪水记录,运用不同洪水发生频次比较法和流量水位关系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洪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年内变化特征,得出窟野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年际变化大,从洪水频次变化和最大洪峰流量变化可以看出,窟野河流域80年代以前洪峰流量大,洪水发生次数较多,80年代以后洪峰流量急剧减小,2008年的最大洪峰流量仅有89.9m3/s,创历史最低。显然,最大洪峰流量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趋于变小;而年内洪水主要发生在7~9月,与降水量分配一致。研究区最大洪水流量的变小趋势主要受汛期降水量的减小和人类水土保持活动的影响。温家川站最大洪水的流量-水位过程线主要有逆时针环、顺时针环、单一线型和"8"字形四类单一关系。逆时针环线的出现几率最大,可能受制于高含沙水流、流域地形特性和地貌组成单元等因素。
赵晓坤王随继
关键词:洪水影响因素
黄河上游主河道水力几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水力几何形态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水流过水断面形态要素对流量的响应过程,可以反映河道的演变特征。有关黄河上游水力几何形态及其河道演变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但至今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根据黄河上游干流11个水文过水...
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赵晓坤
关键词:水力几何形态断面年际变化黄河上游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被引量:181
2012年
随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变化,加上渐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这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中尤其明显。在我国,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河流的径流量的减小已经引起了严峻的生活及生态方面的问题。因此查明流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分析其原因,是流域管理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以黄河中游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例,利用1960-2008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方法、年际累积量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出径流量变化过程中1979和1998为其两个突变年份,而降水量变化过程中仅存在唯一的突变年份1979。利用统计分析法分别分析了1960-1979、1980-1997和1998-2008三个时期的累积径流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1960-1979、1980-2008两个时期累积降水量与年份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本文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以1960-1979为基准期,在不考虑蒸散总量的影响时,计算得出皇甫川流域径流量减小的降水量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在1980-1997年间分别为36.43%和63.57%,在1998-2008年间分别为16.81%和83.19%。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皇甫川流域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于该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所提出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估中。
王随继闫云霞颜明赵晓坤
关键词:径流量贡献率皇甫川流域
黄河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对黄河宁蒙河段6个水文站1952~2003年间的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运用输沙平衡方法,对划分的5个时段和5个区段的悬沙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黄河上游无大型水库的1952~1959年间和水库建成坝下河道充分调整后的1994~2003年间,宁蒙河段强烈淤积,年均悬沙淤积量分别为0.9588亿t/a和0.9503亿t/a;而期间的三个时段,年均悬沙分别为净侵蚀0.6127亿t/a、微淤0.0161亿t/a和较强淤积0.7475亿t/a。年均悬沙淤积量在宁蒙河段为0.345亿t/a;在宁夏河段为0.076亿t/a,其中下沿河~青铜峡区段微淤,青铜峡~石嘴山区段冲淤平衡;在内蒙古河段总和为0.269亿t/a,石嘴山~巴彦高乐、巴彦高乐~三湖河口、三湖河口~头道拐三个区段分别为0.0084亿t/a、0.113亿t/a和0.147亿t/a,沿程增大。悬沙淤积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受到区间支流来沙量变化和水库建设的双重影响,而空间变化主要受到青铜峡水库拦沙以及刘家峡、龙羊峡水库消减洪峰的影响。黄河宁蒙河段处于构造沉降区,淤积是总趋势,人类活动可以引起个别时段、区段发生侵蚀,但无法改变其沉积的总趋势。
王随继范小黎赵晓坤
关键词:悬移质泥沙冲淤量宁蒙河段黄河
黄河上游主河道水力几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河道水力几何形态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水流过水断面形态要素对流量的响应过程,可以反映河道的演变特征。有关黄河上游水力几何形态及其河道演变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但至今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根据黄河上游干流11个水文...
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赵晓坤
关键词:水力几何形态断面年际变化黄河上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