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永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7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电力系统接地网腐蚀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09年 随着变电站容量的不断扩大,对接地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接地网的热稳定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了解接地网的各种腐蚀现状和各种影响因素,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路永玲 王洁 曾凡玲关键词:接地网 氧化还原电位 走近GIS变电站——基于参观武汉光谷GIS变电站 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及对全球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GIS电气设备不断普及,并已挤入了21世纪高压电器的发展主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GIS变电站的竣工投产,也渐渐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将更有力地推进它的发展。 路永玲 严标 王锐关键词: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 气室 气体泄漏 10~20 kV架空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以电网实际发生的10~20 k V架空配网线路跳闸故障数据为基础,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及故障调查,从故障部位分布、故障月度变化、故障诱发原因等角度分析了配网故障的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外力因素、雨雪大风、雷击、运行维护、设备质量和工艺及用户原因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频发的主要因素,凸显出目前架空配电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提供参考。 路永玲关键词:架空配电线路 外力破坏 跳闸故障 单根伸长接地体的雷电冲击特性 被引量:3 2014年 雷电流的高频高幅特点使得接地体的冲击特性受电感效应和火花效应的影响较大,这与工频稳态时有很大不同,为研究雷电冲击条件下接地体电压、电流及接地电阻的变化特征,以典型单根水平接地体为对象,采用模拟试验和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接地体长度、电流幅值、电流注入点位置对冲击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瞬时冲击接地电阻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得出了以下结论:冲击电流幅值越大,火花效应越明显,冲击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系数越小,时变曲线下移,端部注入点电位高于中间注入点电位,可对电网防雷研究提供参考. 路永玲 刘洋 彭梦飞 周文俊 喻剑辉关键词:数值仿真 农村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被引量:4 2009年 文章首先论述了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性和雷击输电线路的危害,然后重点提出了一些农村输电线路防雷的保护措施。 王洁 路永玲关键词:耐雷水平 防雷保护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现状综述 被引量:29 2014年 结合我国首条1000 kV交流特高压线路的运行情况,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并阐述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反事故措施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为今后交流特高压线路的运维工作提供借鉴经验,文中数据可为进一步开展特高压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高嵩 刘洋 路永玲 崔艳东关键词:交流特高压 输电线路 电力接地网腐蚀机理简析 2009年 随着变电站容量的不断扩大,对接地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由于以前地网设计中很少考虑地网腐蚀状况,现在因地网腐蚀所造成的事故不断出现,本文就接地网的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作出阐述。 路永玲 王洁关键词:电化学腐蚀 原电池 杂散电流 电力接地网腐蚀机理简析 2010年 随着变电站容量的不断扩大,对接地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由于以前地网设计中很少考虑地网腐蚀状况,现在因地网腐蚀所造成的事故不断出现,本文就接地网的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作出阐述。 路永玲 王洁关键词:电化学腐蚀 原电池 杂散电流 电气误操作的原因简析 2009年 目前电气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电网、设备及人身安全,分析表明,电力系统经常发生的电气误操作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着重分析了电气误操作的各种可能因素。 王锐 路永玲 严标关键词:电气误操作 安全生产 江苏电网2014年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对2014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省雷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了落雷次数及地域分布变化趋势;结合各单位上报数据及雷电定位系统监测记录,多角度分析江苏电网220 kV及以上线路发生雷击跳闸次数及变化趋势、雷击形式、雷击杆塔结构特征以及江苏电网雷击跳闸原因,并从接地电阻测量、综合防雷措施应用、GIS系统及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录入管理等方面提出防雷工作建议。 路永玲 周志成 陶风波 周立 刘洋关键词: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雷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