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水仙鳞茎萌发后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统计分析了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sis)鳞茎(周径为15cm左右)储藏期和定植后温度、赤霉素以及乙烯利处理对崇明水仙鳞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储藏期温度越高,定植后同期植物的株高和叶片长度就越高,表现出生长速率的加快;定植于较低温度(17~20℃)条件下,其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较高温度(22~25℃)下的水仙,说明定植后的低温有利于水仙的代谢和生长。定植前GA3、乙烯利和低温处理都有利于水仙的生长发育,乙烯利还有利于增加水仙鳞茎的分蘖数和延长水仙的生长期;而在鳞茎储存前期和中期用乙烯利处理则大大缩短了水仙的生长期,储存期乙烯利对呼吸速率的增加可能是其促进地上部分衰亡提前的原因。定植环境中的光周期对水仙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 张雪平李小方邓新杰王洋贾林燕许静
- 关键词:中国水仙生长发育温度光照激素
- 崇明水仙休眠机理探究
- 和冬季休眠机理的研究相比,人们对夏季休眠的了解要浅得多。中国水仙有长达5个月的休眠期,其休眠机理的阐明有助于人们对其生长发育的调控。本文以中国水仙的一大品系崇明水仙为研究对象,对其休眠的细胞学发育进程、休眠的解除因素以及...
- 邓新杰
- 关键词:崇明水仙休眠胞间连丝
- 文献传递
- 温度、GA_3和乙烯对中国水仙休眠的解除被引量:16
- 2009年
- 自然条件下,4月至7月下旬期间,中国水仙鳞茎的呼吸速率逐渐下降,7月底至8月底开始上升之后又下降。30℃高温下的鳞茎发芽延缓,发芽率下降;15℃低温有利于打破休眠,7月下旬前的鳞茎,其休眠解除所需的低温处理时间长,GA3不能破除,还延缓其休眠时间,萌发率也下降;而7月下旬后的鳞茎,短时间低温或施用GA3均能破除其休眠,提高鳞茎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乙烯在任何阶段都有助于水仙鳞茎休眠的解除。自然条件下7月下旬前水仙鳞茎可能是内生休眠,其休眠较难打破,需要长时间的低温或施用适当浓度的乙烯,7月下旬后可能是环境休眠,短时间的低温、GA3或乙烯都能破除其休眠。
- 李小方王洋邓新杰熊莉君吴瑕
- 关键词:中国水仙鳞茎休眠GA3乙烯温度
- 过量表达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NTAG1基因促进拟南芥早花和衰老被引量:4
- 2011年
- 中国水仙有金盏银盘和玉玲珑两个品种,玉玲珑由于雄蕊瓣化而形成重瓣花,而目前人们对这种重瓣花的分子机理不清楚。根据重瓣花多与C类花器官特性基因相关,本文通过RT-PCR方法分别克隆和分析了两种花型水仙品中的AGAMOUS同源基因NTAG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两种水仙中该基因序列完全相同,RT-PCR半定量分析它们的表达模式也相同,都仅在花器官中表达。将NTAG1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转基因植物T0代和T1代有C类基因过量表达的类似表型,叶片卷曲、植株矮小,开花提前,少数转化子萼片、雄蕊等花器官发育异常,T3代纯合子稳定遗传的表型中不再有花器官发育异常,但植株矮小、叶片卷曲,开花提前,侧枝增多,植物提前进入衰亡期。文中对NTAG1基因在基因工程应用方面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 邓新杰熊莉君王洋孙越李小方
- 关键词:中国水仙花发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