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阳凡

作品数:30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地幔
  • 7篇地壳
  • 7篇接收函数
  • 6篇地震
  • 5篇反演
  • 4篇地壳结构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圈
  • 4篇青藏高原
  • 4篇波速
  • 3篇地球物理
  • 3篇火成岩
  • 3篇峨眉山大火成...
  • 3篇大火成岩省
  • 2篇地球物理探测
  • 2篇地震台
  • 2篇地震序列
  • 2篇地幔柱
  • 2篇东北缘
  • 2篇动力学意义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0篇邓阳凡
  • 5篇徐涛
  • 4篇陈赟
  • 3篇张晰
  • 2篇梁晓峰
  • 2篇王芃
  • 2篇孙新蕾
  • 2篇张永谦
  • 2篇张忠杰
  • 2篇郭希
  • 1篇金星
  • 1篇田小波
  • 1篇徐涛
  • 1篇范蔚茗
  • 1篇蔡辉腾
  • 1篇丁巍伟
  • 1篇林吉焱
  • 1篇吕庆田
  • 1篇白志明
  • 1篇胡久常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大地幔楔氧化的证据和机理
2025年
中国东部是大地幔楔概念的提出和命名地,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区域。大地幔楔构造背景下的挥发份循环对深部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前人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以及携带的地幔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金属同位素、橄榄石V的氧逸度计、全岩Fe^(3+)/∑Fe表明新生代玄武岩高度氧化,其氧逸度显著高于以橄榄岩包体为代表的大地幔楔岩石圈地幔。据此,提出中国东部大地幔楔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氧化事件,其氧化机制和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携带的大量再循环碳酸盐在深部地幔发生铁-碳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金刚石堆积在地幔过渡带使得相应的熔体具有高的Fe^(3+)/∑Fe,形成高度氧化地幔端元(HOME),这一端元可能是深部贵金属与硫化物运移的重要介质。
李欣懿董栩含黄慧邓阳凡王水炯
利用密集地震台网高频环境噪声研究广东新丰江库区浅层地下结构被引量:17
2018年
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位于华南典型断层上,自1959年水库蓄水以来,库区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并发生了6.1级触发地震.然而我们对其地下结构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库区地震的研究也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为了研究库区浅层地下结构,我们在2015年初在新丰江库区人字石断裂周边布设了42个短周期地震仪的密集地震台网.台间距大约为100~500m,时间跨度为1个月.我们对获得的每个台站的连续信号分段进行处理,并对任意台站对的信号进行互相关和叠加处理,恢复所有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EGF).然后利用多次滤波分析方法测量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该区域的群速度分布和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我们的结果表明,对于这样比较密集的台站间距,高频(0.2~1.2s)频散信号基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且该频段信号对浅层地下结构(<1km)较为敏感.剪切波速度分布表明该区域人字石断裂位置出现明显的低速分布,并且低速区在断裂南端向两侧延伸,有可能代表与人字石断裂交错的小断裂区域.同时,人字石断裂把该区域划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两侧整体上呈现高速异常,与地表山丘相吻合.我们的结果得到了新丰江人字石断裂附近的近地浅层的小尺度精细速度结构,为进一步理解该区域的构造以及地震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爽孙新蕾秦加岭何立朋邓阳凡
关键词:新丰江水库环境噪声层析成像
基于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
为了研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效应,青藏高原侧向生长的机制,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23个天然地震台站的接收函数,并结合400多个地震台的噪音层析成像互相关理论得到的青藏高原东部8-65Rayleigh波相速...
邓阳凡Weisen Shen徐涛武振波孙新蕾Michael H Ritzwoller
关键词:接收函数反演分析
基于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
<正>接收函数,就是去除震源、地震波传播路径以及仪器响应等因素后的时间序列,它主要包含地震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所产生的Ps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波的信息,因此P波接收函数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岩石圈主要间断面的形态。地...
邓阳凡Weisen Shen徐涛武振波孙新蕾Michael H Ritzwoller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震台站青藏高原东北缘联合反演地壳结构
2023年广东河源M≥4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及应力触发
2025年
广东省河源市分别于2023年2月11日和3月8日发生了M4.0地震和M4.3地震,这两次地震均位于新丰江库区内,并在周围地区产生了较强的震感.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仅有的四座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水库之一.自1970年以来,新丰江库区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仅有16次,2023年库区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表明新丰江库区仍具有发生4级或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而2023年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地下应力变化特征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2023年2月1日至3月12日期间的连续地震波形资料,利用机器学习的震相拾取技术(EQTransformer)进行微震识别及震相拾取,共识别出1220个地震事件,是原先地震目录地震数的2倍;利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对该地震目录进行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新丰江库区的地震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两次M≥4地震的地震序列在水平面上呈NW-SE向展布,震源深度分布于5~15 km范围内,震中随深度的分布呈大角度向深部延伸;通过gCAP波形反演计算了这两次M≥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反演了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2月11日地震发生于一条NEE走向、倾向SE的左旋走滑隐伏断裂,3月8日地震发生于一条NW走向、倾向SW的右旋走滑隐伏断裂;利用AutoCoulomb程序包计算了两次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M4.0地震对后续M4.3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新丰江水库的发震构造及地下应力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黄润青邓阳凡陈瑛熊成张周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发震构造库仑应力变化
华南地块岩石圈结构探测:来自S波接收函数的证据
华南地块位于西太平洋构造区西侧,其北西侧与青藏高原相接,北侧与华北块体相望。该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岩石圈结构。其岩石圈结构和性质是理解华南地块的构造演化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基础...
张周邓阳凡
关键词:华南地块接收函数岩石圈结构
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关键廊带的地球物理探测被引量:1
2017年
伴随着中生代全球构造格局的重大转变,东亚大陆发生了多旋回地壳变形、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爆发式金属成矿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长期以来备受地学界关注,但迄今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项目"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的资助下,本课题拟横跨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南段和东海陆架区,组织实施综合地球物理剖面海-陆联测,结合徐淮及邻区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探测和区域重力/地磁异常分析,系统构建华北南缘及扬子陆缘地区深部结构的大深度、高精度、多参数地球物理探测体系,揭示太平洋俯冲作用关键区段的壳幔精细结构与物性特征,为探讨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和时空演化提供系统的地球物理约束。
陈赟丁巍伟郑勇邓阳凡田晓峰郭希
关键词:燕山运动东海大陆架太平洋板块俯冲
利用重力异常构建壳幔密度结构方法及应用
利用重力异常构建壳幔密度结构,是获取地球内部物性参数、岩石结构的方法之一,可以为研究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约束.直接观测到的重力异常是获取壳幔密度结构的重要资料.重力异常是不同深度物质产生的重力场的叠加,针对不同的研究区...
张晰王芃邓阳凡张永谦徐涛滕吉文
关键词:壳幔结构重力异常分离反演
中国大陆地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构造含义(英文)
<正>We present new thermal and strength models of China's mainland.We integrate thermal model for the crust,usi...
邓阳凡Magdala Tesauro
关键词:岩石圈
中国大陆地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构造含义
邓阳凡Magdala Tesauro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