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景新

作品数:309 被引量:3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专利
  • 1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机械工程
  • 9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6篇客车
  • 85篇车身
  • 43篇车身结构
  • 31篇粘接
  • 28篇客车车身
  • 28篇车辆
  • 27篇汽车
  • 25篇加载
  • 23篇车辆工程
  • 22篇应力
  • 21篇载荷
  • 21篇试件
  • 21篇公路
  • 20篇复合材料
  • 20篇承载式
  • 19篇粘接结构
  • 16篇转向桥
  • 15篇轻量
  • 15篇轻量化
  • 15篇截面

机构

  • 301篇吉林大学
  • 13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吉林工业大学
  • 5篇烟台大学
  • 5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中国第一汽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第一汽车...
  • 2篇中车长春轨道...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湖北汽车工业...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大众汽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09篇那景新
  • 116篇谭伟
  • 110篇袁正
  • 81篇刘玉
  • 70篇王童
  • 63篇秦国锋
  • 61篇张苹苹
  • 49篇陶士振
  • 47篇李婷婷
  • 45篇白霜
  • 43篇蔡亮
  • 43篇高剑峰
  • 35篇高原
  • 30篇郭新宇
  • 26篇杨志超
  • 26篇吴长风
  • 25篇关丹丹
  • 23篇苏亮
  • 22篇闫亚坤
  • 22篇秦国峰

传媒

  • 27篇吉林大学学报...
  • 15篇汽车工程
  • 9篇客车技术与研...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中国机械工程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吉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胶粘剂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烟台大学学报...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汽车技术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工业大学...
  • 1篇汽车工艺与材...
  • 1篇焊接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锻压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2篇2020
  • 31篇2019
  • 30篇2018
  • 34篇2017
  • 23篇2016
  • 40篇2015
  • 27篇2014
  • 22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压成形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冲压成形工艺引起的预变形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变形量的预拉伸试验来分析成形工艺所引起材料不同变形量,针对薄板试件无法进行对称循环加载疲劳实验的问题,提出了采用0.1拉-拉循环加载与Gerber反向修正相结合的试验-计算混合方法,得到了薄板试件对称循环的持久疲劳极限。对不同变形量的材料持久疲劳极限做拟合处理,得到变形量与材料持久疲劳极限之间的变化规律。对材料S-N曲线进行工程简化,得到几种典型变形量的S-N曲线,在可以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疲劳性能测试的工作量。
陈伟那景新扈越萌
关键词:冲压成形预变形
大客车正面碰撞结构耐撞性分析与改进被引量:5
2017年
以某12 m全承载式客车为研究对象,进行正面碰撞下的结构耐撞性分析。针对驾驶员及上层前排乘客生存空间侵入严重的情况,在前端增加吸能盒,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驾驶员及上层乘客的生存空间均得到保证,两处的碰撞加速度值分别降低18%和61%。
黎勇吴长风蓝平辉叶松奎那景新
关键词:正交设计
GFRP/铝合金和铝合金/铝合金粘接接头失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揭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铝合金和铝合金/铝合金粘接接头在不同温度和受力形式下的失效规律,加工了处于拉应力、剪应力和拉剪组合应力状态的粘接接头,分别在-40℃(低温)、25℃(常温)和80℃(高温)下进行了测试,结合胶粘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析温度和应力状态对接头的失效强度、失效模式和失效准则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GFRP/铝合金接头失效强度的影响与应力状态有关,但影响程度低于铝合金/铝合金接头;铝合金/铝合金接头大都是胶层内聚失效,但是GFRP/铝合金接头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拉应力比例的升高,更容易发生纤维撕裂或分层失效,因而降低失效准则的拟合优度。因此在复合材料粘接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降低拉应力的比例,以减小纤维撕裂的倾向,同时在失效预测时须考虑纤维撕裂的影响。
秦国锋那景新慕文龙谭伟刘浩垒
关键词:汽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温度应力状态
基于子模型法的动车侧窗粘接强度快速评价方法被引量:5
2019年
根据动车结构的特点,基于有限元子模型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动车侧窗粘接强度的快速评价方法。车体结构采用尺寸相对较大单元建立整体有限元模型,侧窗结构采用尺寸较小单元建立有限元子模型,基于三角形面积插值法提取侧窗子模型的位移边界条件,对侧窗子模型进行强度分析获得胶粘剂的应力;通过单搭接接头和对接接头的轴向拉伸试验测试,建立二次应力准则作为失效准则,对侧窗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进行快速评价,整个过程通过编写FORTRAN程序自动完成;最后将快速评价方法和传统的整体细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快速评价方法获得的胶粘剂安全系数略低于传统评价方法,但是计算时间是传统评价方法的约1/17,这说明快速评价方法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为动车侧窗粘接结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秦国锋秦国锋那景新那景新谭伟
关键词:动车侧窗粘接子模型法
低速加载对铝合金-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粘接接头失效的影响
2020年
为了给铝合金-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BFRP)粘接结构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制作了铝合金-BFRP粘接接头,分别在1、50、100 mm/min低速加载速率下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与剪切试验.结合汽车服役中的温度区间,在80℃的高温老化环境下对接头进行0、5、10、15、20 d的老化实验.对老化的接头进行加载速率为1、100 mm/min的准静态拉伸试验与剪切试验,得到不同老化时间下铝合金-BFRP粘接接头的准静态失效强度.结合宏观模式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接头失效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铝合金-BFRP粘接接头失效强度由加载速率和老化时间共同影响.低速加载过程,接头在拉应力和切应力作用下的失效强度均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在加载速率范围内,切应力作用下接头失效强度的上升幅度大于拉应力作用下的;3种低速加载速率测试中,拉应力和切应力作用下接头的失效模式分别为纤维撕裂和胶层内聚,未老化接头的宏观失效模式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对高温环境下服役的粘接结构准静态的失效预测具有工程意义.
栾建泽那景新慕文龙谭伟陈宏利
关键词:粘接加载速率高温
一种基于气体喷射的客车侧翻主被动综合安全保护装置
一种基于气体喷射的客车侧翻主被动综合安全保护装置涉及客车安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倾角传感器(13)、模拟-数字转换(14)、电子控制单元(15)和气体喷射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喷射总成(2)为一组或多组,均布...
那景新王达高尖峰王童刘霄希王秋林关丹丹
文献传递
一种车身结构各局部模态贡献度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设计领域,发明一种车身结构各局部模态贡献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车身结构的整体仿真模型,并根据车身结构性能设计的需要,将车身结构整体分解成若干个局部模块。通过给各局部模块的刚度一个适当的改变量,考察对整车...
那景新姚成袁正慕文龙谭伟贺午阳范以撒秦国锋杨丹瑒刘伟涛
文献传递
一种半挂式公路客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挂式公路客车,驾驶舱后围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3),乘客舱前围为前凸的圆弧面结构(4);乘客上车门由三道门组成,分别为一道外部上车门和两道上车通道门,在驾驶舱右侧围开设外部上车门(5),上车踏步分为驾驶舱...
那景新白霜袁正王童张苹苹高剑峰刘玉陶士振张师源蔡亮
四轴单铰链铰接式客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四轴单铰链铰接式客车结构。涉及客车结构设计领域,由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组成,副车长度等于或略小于主车长度。主车(1)和副车(2)均为双桥结构,主车前桥(3)为转向桥,后桥(4)为驱动桥,副车前桥(...
那景新袁正梁锋高剑峰李婷婷张苹苹刘玉关丹丹王童郭新宇
文献传递
四轴单铰链铰接式客车结构
本发明为一种四轴单铰链铰接式客车结构。涉及客车结构设计领域,由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组成,副车长度等于或略小于主车长度。主车(1)和副车(2)均为双桥结构,主车前桥(3)为转向桥,后桥(4)为驱动桥,副车前桥(5)...
那景新袁正梁锋高剑峰李婷婷张苹苹刘玉关丹丹王童郭新宇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