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鹏宇

作品数:32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1篇灌注
  • 11篇灌注损伤
  • 10篇再灌注
  • 10篇再灌注损伤
  • 9篇心脏
  • 9篇心脏移植
  • 8篇缺血
  • 8篇缺血再灌注
  • 7篇蛋白
  • 6篇肿瘤
  • 6篇肺癌
  • 5篇凋亡
  • 5篇心肌
  • 5篇乙酰半胱氨酸
  • 5篇氨酸
  • 5篇半胱氨酸
  • 5篇N-乙酰
  • 5篇N-乙酰半胱...

机构

  • 20篇河北联合大学...
  • 1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唐山市第三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海德堡大学
  • 1篇唐山市截瘫疗...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2篇邬鹏宇
  • 17篇伊雪
  • 15篇李占清
  • 10篇王帅
  • 9篇崔翔宇
  • 9篇杨学慧
  • 9篇李占清
  • 9篇关晓海
  • 7篇陈国生
  • 6篇杨方
  • 6篇刘志勇
  • 6篇郑素琴
  • 5篇陈晶
  • 4篇王耕野
  • 4篇张宇
  • 4篇马昌云
  • 3篇张宇
  • 3篇蒲国华
  • 3篇张春青
  • 2篇霍小菊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新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血管造影分析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的桥血管通畅率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大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刘志勇章广玲邬鹏宇李占清杨冬生蒋守芳张卫红霍小菊高长青
关键词: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螺旋CT血管造影
左室辅助装置逆转心肌重构的分子学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左室辅助装置(LVAD)作为心脏移植的桥梁被应用于等待供体心脏的终末期心脏患者,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不适合心脏移植,LVAD便是最适合的最终治疗手段。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在应用LVAD后,心脏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成功撤除LVAD而不需要心脏移植。
邬鹏宇崔翔宇葛庆丰李占清杨晓利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体外肺癌细胞杀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2008年
陈晶邬鹏宇关晓海王大力马昌云陈国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细胞因子肺癌细胞杀伤机制体外试验
肺癌可溶性抗原致敏的DC诱导CTL特异性杀伤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负载人肺癌GLC-82细胞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研究,为以DC为基础的肺癌免疫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用3MKCl提取法和弱酸洗脱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用GLC-82细胞抗原多肽冲击致敏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并经鉴定的DC;利用负载GLC-82细胞抗原多肽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进一步探讨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经GLC-82抗原致敏的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诱导激活的CTL与靶细胞共育时镜下发现CTL靠近并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致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结论肺癌可溶性蛋白抗原能活化致敏DC,无需明确肿瘤特异抗原,获取方法简便可行;联合应用GM-CSF、IL-4和TNF-α诱导人PBMC中的单核细胞,能诱导出功能较强的DC;致敏DC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李占清马昌云陈国生伊雪邬鹏宇
关键词:肿瘤可溶性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肺癌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根除前列腺癌的临床对照
200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治疗新技术达·芬奇(DA-Vinei)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与开放性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对2006年6~8月德国海德堡大学外科医院收治的46例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常规开放性手术17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9例。结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较开放性手术出血少,患者疼痛轻微,手术和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和术后感染的机会少,恢复迅速并且腹部瘢痕小。结论迭·芬奇机器人根除前列腺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准确、智能化的新的手术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性手术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外科医师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陈晶关晓海李占清邬鹏宇李晓强陈国生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
莱菔硫烷预处理对大鼠移植心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大鼠移植心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Lewis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受体大鼠于移植前24 h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NAC组:受体大鼠于移植前半小时经下腔静脉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300 mg/kg;SFN组:受体大鼠于移植前24 h经尾静脉注射SFN 2.5 mg/kg。其中供心冷藏于4℃HTK液18 h,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采用半定量法评价心脏功能,再灌注后6、24 h分别从受体鼠内眦静脉和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肌钙蛋白(troponin T,TnT)的水平;移植后24 h摘取供心,观察心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LPO)含量。结果:心脏功能评分SFN组、NAC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再灌注6 h,与对照组相比,NAC组血清中LDH、CK-MB和TnT的活性均降低(P<0.05)。SFN组血清中LDH、CK-MB和TnT的活性均降低(P<0.05);再灌注24 h,NAC组LDH和TnT的活性亦均降低(P<0.05),CK-MB的活性未见明显变化,SFN组血清中CK-MB和TnT的活性亦均降低(P<0.05);NAC组和SFN组心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NAC组心肌组织SOD活性及SOD/LPO比值明显升高(P<0.05),LPO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SFN组供心心肌组织LPO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未见明显变化,SOD/LPO明显提高(P<0.01)。结论:SFN能保护移植心脏,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Ⅱ期酶产生,提高心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防御能力,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伊雪王帅邬鹏宇崔翔宇杨学慧郑素琴杨方万松李占清
关键词:心脏移植莱菔硫烷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
莱菔硫烷抗凋亡对移植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抗氧化作用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研究已有报道,文中研究SFN抗细胞凋亡作用对移植心脏IR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Lewis大鼠4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对照组受体大鼠于移植前24 h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实验组受体大鼠于移植前24 h经尾静脉注射SFN 2.5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供心均冷藏于4℃HTK液18 h,建立大鼠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半定量方法分析评价移植心脏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心脏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Kaplan-Meier分析移植心脏存活时间(BN→Lewis)。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7 d vs 5 d,P<0.05),心脏功能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3.67±0.21)分vs(2.44±0.29)分,P<0.05],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38±0.14)分vs(2.03±0.21)分,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56±0.04 vs 0.78±0.01,P<0.05)。结论 SFN对移植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王帅伊雪邬鹏宇崔翔宇杨学慧王耕野郑素琴杨方李占清
关键词:莱菔硫烷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心脏移植
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所致犬脑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1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升主动脉阻断后开始零平衡超滤(ZBUF),持续至停机后进行改良超滤(MUF);对照组常规建立CPB后不进行超滤(UF)。检测两组CPB前(T1)、平稳降温开始(T2)、复温至36℃(T3)、CPB结束(T4)、CPB结束后0.5h(T5)及4h(T6)6个时间点血清S10013,并观察CPB前和CPB结束0.5h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13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S10013水平在T3~T6时间点相比,P均〈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血清S10013水平相近,转机后均开始升高,且均在T4时间点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直到T6时间点仍高于CPB前(P〈0.01)。两组CPB结束后0.5h脑组织的S10013和NSE比CPB前明显增高(P均〈0.01),但对照组脑组织的S100β及NSE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认为UF能降低CPB所致犬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李长林伊雪邬鹏宇陈晨浦国华李占清
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超滤技术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大鼠心脏移植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Lewis大鼠6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供、受体各10只。对照组:摘取供心前30 min经供体大鼠下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供体预处理组:摘取供心前30 min经供体大鼠下腔静脉注射NAC(300 mg/kg),受体不作处理;受体预处理组:于移植前30 min经受体大鼠下腔静脉注射NAC(300 mg/kg),供体不作处理。各组均建立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观察受体大鼠存活情况;于移植后6、24 h取静脉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移植后24 h,取心肌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质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LPO)活性,观察心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active 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 结果各组心脏移植手术均成功,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移植后6 h,供、受体预处理组AST、ALT、LD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4 h时供体预处理组AST、ALT及受体预处理组AST、LDH低于对照组(P 〈 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移植后6、24 h组内比较,除受体预处理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外,移植后24 h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6 h(P 〈 0.05)。供、受体预处理组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及SOD/LPO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供、受体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L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学及透射
伊雪崔翔宇邬鹏宇王帅王耕野杨学慧杨方郑素琴李占清
关键词:心脏移植N-乙酰半胱氨酸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重要器官的分布及分化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大量实验显示心肌损伤后,趋化或直接心肌内注射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在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重要器官的分布、生长和分化情况。方法:选用3月龄日本大耳白兔39只,均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3个组为实验组分别以心肌内直接注射、经冠脉注射、经静脉注射3种不同移植经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经冠脉、静脉和心肌内直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肺、肝、肾制作组织切片并观察BrdU阳性细胞和BrdU及α-横文肌肌动蛋白双阳性细胞。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各实验组在梗死区及其周边均可见到BrdU阳性细胞和BrdU及α-横文肌肌动蛋白双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间及与宿主心肌细胞间有细胞突起相连,并可见明显的横纹和肌小节。②各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都有增加(P<0.05),其效果顺序由好到差依次为冠脉注射组、心肌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③经冠脉和静脉移植组非目的器官肺、肝、肾的标本切片内均发现BrdU阳性细胞表达,且静脉移植组肺内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肝、肾,但均未见有分化趋势和恶性细胞表达。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3种方法移植均能使心肌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心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除心肌注射组外非目的器官都有BrdU阳性细胞表达,但仍以目的器官表达为主。
郭启仓王玉芳张宇邬鹏宇唐焕峰刘志勇李占清
关键词:骨髓心肌再生细胞移植干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