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纲
- 作品数:17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利用高通量飞行时间质谱来探讨IL-22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5例,同期在本医院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采用美国Sequenom公司建立的Massarray检测平台分析IL-22基因4个SNP位点(rs2227472、rs2227478、rs2227483、rs2227473)基因型,统计两组人群各个SNP等位基因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结果:IL-22基因rs2227472位点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57.2%)高于健康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2227472位点GG基因型肝癌患者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为(40±6)ng/L,明显高于AA/GA基因型肝癌患者(1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基因rs2227472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G可能和肝癌发生有关;rs2227472多态性影响机体PBMC的IL-22的分泌,在肝癌的免疫学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 何晓王小华邱振纲陈心春
- 关键词:IL-22单核苷酸多态性飞行时间质谱
- 多功能Th1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这其中,新近发现的Th1细胞的新亚群即多功能Th1细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研究发现多功能Th1细胞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多功能Th1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邱振纲何晓黄才斌张明霞陈心春
- 关键词:免疫保护机制TH1细胞抗结核CD4T细胞TH2保护性免疫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初步建立B细胞分群技术,并了解健康对照者、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B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B细胞表面CD19/CD5/CD1d标识将B细胞分为四群。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健康对照、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B细胞分群表达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较健康对照者减少,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CD19+CD5+CD1d+B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高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低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B细胞亚群的紊乱,尤其是CD19+CD5+CD1d+B细胞增多最为明显,而CD19+CD5-CD1d+B/CD19+CD5-CD1d-B细胞只比结核潜伏感染者显著增多或降低,提示B细胞亚群在结核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张影陆坚邱振纲张兴树张明霞陈心春
- 关键词:结核B细胞亚群
- 基于全基因转录组的结核诊断标识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早期诊断是结核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关键,目前结核病诊断手段不足,迫切需要更加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分析9例治疗前结核患者、6例结核潜伏感染者、6例健康对照的全基因转录组表达谱,并对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表达谱进行随访.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和结核潜伏感染者比较,结核患者有77个高表达、50个低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2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经抗结核治疗后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筛选出9个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趋药性相关的生物学功能通路,KEGG pathway分析发现,1个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各通路均有趋化因子或者细胞因子参与.应用RT-qPCR方法进行临床扩大样本验证,发现大部分基因RT-q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趋势一致,其中HBB等8个基因一致性最好;绘制ROC曲线评价HBB和TNFRSF10C两个基因诊断结核病的效能,AUC均在0.9以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5%以上;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结核病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标识,为结核病诊断方法的建立、疗效的监测、发病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新依据.
- 陈献雄杨倩婷邱振纲朱家楼张明霞邓国防邓群益陈心春
- 关键词:结核
- hMLH1基因对脑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h MLH1基因对脑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检测脑胶质瘤患者组织、耐药细胞株(U251/TMZ)和亲本敏感细胞株(U251)的h MLH1表达水平;使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予耐药细胞株去甲基化干预后,采用MBP法检测其h 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干预前后耐药细胞株的h MLH1表达水平以及替莫唑胺IC50的变化。结果: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组织h MLH1表达水平低于初治患者;耐药细胞株h MLH1表达水平低于敏感细胞株,去甲基化干预后耐药细胞株h MLH1表达水平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增加。结论:h MLH1沉默促进脑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其机制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增强有关。
- 刘容容邱振纲何晓刘先发
- 关键词:HMLH1甲基化替莫唑胺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多功能CD8 T细胞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结核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水平,探讨结核病人多功能CD8+T细胞亚群和其他亚群的频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离受试对象的外周血(PBMCs),非特异性抗原(佛波酯+离子霉素)刺...
- 邱振纲陈心春张明霞朱宇珍张影朱秀云凌火姑邓群益柯学李国保
- 关键词:结核病外周血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 肺结核患者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在肺结核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健康体检者、2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和1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OSM的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OSM高于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OSM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
- 翟景南张明霞张洁云邱振纲陈骑朱秀云陈心春
-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ELISA
-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2促进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化疗耐药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使用RT-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SCLC初治和耐药患者组织标本、敏感细胞株(H446)和耐药细胞株(H446DDP)的EZH2表达差异;再通过CCK8方法检测敲低EZH2后的耐药SCLC细胞株对化疗药物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变化;最后通过RNA测序和验证方法筛查EZH2的下游靶基因以及CHIP-qPCR方法检测EZH2敲低后其靶基因启动子区的EZH2表达变化。结果:SCLC化疗耐药患者EZH2阳性表达水平(80%)高于化疗敏感患者,耐药细胞株(H446DDP)的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敏感细胞株(H446)(P<0.01,P<0.001);敲低EZH2表达后,耐药SCLC细胞株对化疗药物IC50值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表达增加,且CDKN1A基因启动子EZH2蛋白沉积显著减少。结论:EZH2促进SCLC化疗耐药,其分子机制与EZH2靶向调控CDKN1A基因表达相关。
- 华倩刘方文骆珍玉李强邱振纲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
- TLR2对小鼠IL-17分泌的影响及其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TLR2-/-小鼠和WT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IL-17的表达水平,阐明TLR2对Th17细胞的作用及其在抗结核免疫的意义。方法选取TLR2-/-小鼠和WT小鼠各6只,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TLR2结核菌配体(19KD脂蛋白、Mtb、Pam3Cys-SK)共刺激培养3 d,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WT小鼠的CD4+T细胞分泌的IL-17高于TLR2-/-小鼠,在Mtb刺激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菌通过TLR2直接影响IL-17表达,从而发挥抗结核免疫作用。
- 邱振纲朱宇珍黄才斌张明霞何晓汪文斐陈心春
- 关键词:结核CD4+T细胞IL-17
- IL-22在抗结核免疫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15年
- 人体抗结核免疫机制非常复杂。CD4T细胞在抗结核菌感染免疫、结核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应答是CD4T细胞各个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其中,白介素-22细胞因子(interleukin-22,IL-22)就是结核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它由激活的Th1细胞、Th17细胞、NK细胞、NKT细胞、以及新近发现的Th22细胞产生,
- 何晓刘先发陈心春张明霞邱振纲
- 关键词:免疫机制抗结核IL-22CD4T细胞病理生理过程白介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