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勇
- 作品数:77 被引量:98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乳清碱性蛋白对青年女性骨密度及体成分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乳清碱性蛋白对健康青年女性全身各部位骨密度及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84名志愿者分成对照组、纯牛奶组和MBP组,除了对照组外分别用纯牛奶和含40mgMBP牛奶连续干预8个月,试验结束后用DEXA骨密度仪检测全身各部位骨密度和体成分,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等8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3组受试对象试验后全身BMD均显著高于试验前,牛奶组和MBP牛奶组全身BMD增长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但3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血液生化指标、体脂成分及骨矿含量均未见显著影响。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乳清碱性蛋白作用对青年女性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同时牛奶对体成分无明显作用。
- 邹志勇林晓明
- 关键词:骨密度青年女性体成分
- 中国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的区域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4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制定儿童高血压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弯地区外)的数据,选择血压数据记录完整的7~18岁21629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血压偏高检出率〈4%为低流行区,4%。7%为中等流行区,〉7%为高流行区,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的地域分布特点。收集2014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环境数据,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z评分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014年全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平均检出率为6.4%(1.5%-14.2%),血压偏高的高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低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部分省份。关联性分析显示,2014年年均气温、年均气湿以及当地的海拔高度与血压(SBP和DBP)Z评分均呈负相关,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年均日照时间、年均PM2.5,和PM10浓度以及SO2含量与血压Z评分均呈正相关,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2014年全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高流行区域,并了解影响其血压的环境因素。
- 董彦会邹志勇王政和王烁杨忠平陈妍君马军
- 关键词:血压检出率儿童青少年
- 叶黄素干预对长期荧屏光暴露者视功能影响
- 目的研究叶黄素干预对长期荧屏光暴露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空白对照研究,将37名22-30岁长期荧屏光暴露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每天给予6mg 叶黄素、12mg 叶黄素及安慰剂,连续干预12...
- 马乐邹志勇刘晓涛阿依波里李莹徐锐林晓明
- 文献传递
- 2010~2014年湖南土家族7~17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变化趋势
-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湖南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变化情况,为制定改善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和2014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择湖南省7~17岁4676名土家族(2...
- 阳益德汤晓佳邹志勇董彬宋逸胡佩瑾马军
- 关键词:土家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糖分布情况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其随年龄和性别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个省市(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重庆市、辽宁省、上海市、广东省) 6~18岁儿童青少年共16 745名,进行空腹静脉血血糖测定。结果中国7省市6~18岁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4.66±0.65) mmol/L,其中男生和女生的空腹血糖平均值分别为(4.73±0.66)和(4.60±0.64) mmol/L,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P<0.05);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1.71%(年龄标化检出率为1.83%),男、女生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0%和1.00%(年龄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60%和1.00%),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8,P<0.05)。男生空腹血糖值和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女生。男、女生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年龄呈双峰或"M"态势。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在性别和年龄之间有差别,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需要引起进一步关注。
- 董彦会王西婕杨招庚王政和李艳辉高迪董彬邹志勇宋逸马军
- 关键词:血糖血液化学分析糖尿病青少年
- 中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腹型肥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我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的腹型肥胖变化情况,探索学生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库中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出腰围、身高信息不完整以及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异常样本,纳入分析共计228 562名。采用国内制定的腰围界值点和国际常用腰围身高比≥0.5判定腹型肥胖;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腹型肥胖年份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值分别为(64.96±9.79)cm和0.428±0.048,2014年分别为(65.90±10.07)cm和0.434±0.051,2014年显著高于2010年(P<0.001)。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腰围界值:13.84%<17.13%;腰围身高比界值:8.91%<11.23%,P均<0.001)。2014年腹型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东中部高于西部,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37,95%CI:2.26~2.48)、城市(OR=1.25,95%CI:1.20~1.31),东部和中部(东部:OR=1.29,95%CI:1.22~1.37;中部:OR=1.08,95%CI:1.02~1.15),7~9岁和10~12岁(7~9岁:OR=1.89,95%CI:1.77~2.03;10~12岁:OR=2.07,95%CI:1.89~2.26)、早餐<3~5次/周(OR=1.17,95%CI:1.07~1.28)、不愿意长跑锻炼(OR=1.72,95%CI:1.64~1.80)、每天电视时间≥1h(OR=1.06,95%CI:1.01~1.13)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可能与腹型肥胖无关(P>0.05)。结论 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学生腹型肥胖可能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 杨忠平杨招庚邹志勇马军
- 关键词:汉族学生腹型肥胖影响因素腰围腰围身高比
-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性。方法 :募集符合项目要求的45—65岁受试对象200名,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受试对象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有无斑块,依诊断标准将受试对象分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并对其进行3d 24h膳食回顾调查。结果 :早期AS组人群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早期AS组与正常组受试对象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20.7%、22.4%、54.8%和21.3%、22.9%、53.1%;其它营养素摄入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采用后退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摄入量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呈负相关。结论:膳食营养素K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倡导合理营养和均衡膳食,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延缓其进展。
- 汪明芳邹志勇王璐徐贤荣王寻林晓明
- 关键词:膳食营养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 中国7~17岁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中国7~17岁女生青春期月经初潮较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选择体测项目(身高、体重、血压等)、月经初潮史等资料记录完整的7~17岁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共76869名。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概率界值,月经初潮出现年龄小于其对应的界值定义为初潮时间较早,按城乡、年龄进行1:2匹配未来初潮者,初潮较早者和未来潮者分别作为初潮较早组和未来潮组,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其对应的同年龄第95百分位数(P)值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偏高”,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大于其对应的同年龄B,值定义为“血压偏高”。采用X2检验分析已来潮和未来潮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并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初潮较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76869名女生身高为(152.2±10.4)cm,BMI为(18.7±3.1)kg/m2,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别为(103.4±11.0)mmHg(1mmHg=0.133kPa)和(65.0±9.1)mmHg,已来潮女生有47942名(62.4%),未来潮女生有28927名(37.6%)。女生9岁开始出现月经初潮,13岁时有81.5%(7123/8736)的女生已出现月经来潮。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已来潮女生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71%(100/1490)、5.99%(265/4423)、5.38%(383/7123),明显高于同龄未来潮女生的3.78%(265/7005)、3.33%(144/4328)、4.09%(66/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25.62、32.36、4.46,P值均〈0.05)。初潮较早者年龄在9—11岁,其中11岁组血压偏高、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08%(49/806)、4.84%(39/806)、3.35%(27/806),明显高于同年龄未来潮组的3.11%(50/1607)、2.30%(37/1607)、1.43%(23/1607),差异有
- 邹志勇马军王海俊付连国董彬阳益德
- 关键词:青春期月经初潮血压
- 长沙市2028名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长沙市2 028名7~17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血脂4项检查[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水平则由TC水平减去HDL-C水平计算得到。血脂异常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8.6%,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高non-H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检出率分别为6.8%,5.6%,2.3%,4.2%和8.6%。不同年龄、家庭所在地、BMI分组、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及是否中心性肥胖的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所在地为城市(OR=1.332)、超重(OR=1.548)、肥胖(OR=2.201)、中心性肥胖(OR=1.695)、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2 h(OR=1.357)、每天睡眠时间>11 h(OR=2.518)是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近1/5的中小学生检出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且与肥胖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 李丫妹罗家有马军邹志勇刘小群李辉霞
- 关键词:血脂异常影响因素
- 儿童早期饥荒经历与成年期心血管病的关联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饥荒经历与成年期心血管病的关联,为研究生命早期健康的影响因素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22年7-10月在北京、陕西等部分高校在线发放问卷,共招募1 294名在校大学生,对其2 169名祖父/祖母10岁前饥荒经历和当前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完成在线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不同时期饥荒经历与成年期心血管病的关联。结果 981名祖父/祖母(45.2%)自我报告有经医生诊断的心血管病。调整年龄、收入、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质量指数、体力活动水平、膳食质量得分和饥荒严重程度等混杂变量后,与无饥荒经历相比,胎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饥荒经历与成年期患心血管病均有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89(1.10~3.26),1.63(1.01~2.64),1.71(1.06~2.77),1.69(1.04~2.72),P值均<0.05]。采用年龄平衡对照组校正后,幼儿期和学龄前期饥荒经历仍与成年期冠心病[OR值(95%CI)=1.99(1.25~3.17),1.49(1.01~2.19)]和脑卒中[(OR值(95%CI)=2.08(1.13~3.82),1.95(1.25~3.04)]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低体力活动的研究对象中,胎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饥荒经历与成年期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有关(P值均<0.05)。结论 儿童早期尤其是幼儿期和学龄前期饥荒经历可能增加成年期患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尤其在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中更显著。应重视生命早期重要发育阶段的营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
- 沈丽娟马声王欢邹志勇
-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