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泰
- 作品数:50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分析13例肝脏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肝血管瘤切除术2例,1例恢复顺利,1例术后胆瘘治愈;肝脓肿置管引流术5例均痊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5例均痊愈;肝破裂电凝止血术1例痊愈。结论: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值得探索;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肝破裂电凝出血术或肝破裂修补术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
- 关键词:腹腔镜肝脏疾病外科手术肝肿瘤
- 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致腹腔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生长抑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制作家兔长时间腹腔内高压所致的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CS)模型,研究较长时间的腹腔内高压征(IAH)对家兔循环功能、肝肾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并观察生长抑素是否对ACS有防治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长抑素干预组。通过模拟兔腹部失血和注入氮气建立动物IAH/ACS模型。并在IAH15 mmHg后1-6 h观察兔各项指标变化,包括动脉收缩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血液酸碱及电解质指标,同时测定代表肝肾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BUN),以及反映组织过氧化反应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长时间的IAH可使机体血压下降、CVP上升,且有严重酸中毒、高血钾和低血钙等不良影响(P均<0.05)。生长抑素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较长时间的IAH可使家兔心血管功能发生损害,并可能与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生长抑素的干预对AC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陈煜薛翔王丽金春华邹衍泰
- 关键词:腹腔内高压腹腔筋膜室综合征生长抑素
- 电视腹腔镜探查术诊治腹部创伤的几点探讨被引量:3
- 1998年
- 应用电视腹腔镜诊治9例腹部创伤者,获满意效果。优点是:明确诊断,降低阴性剖腹探查手术率;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降低治疗性剖腹手术率;指导选择剖腹手术切口及术式;手术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缺点有:并非适用所有腹部创伤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腹腔镜处理损伤能力也有限。
-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
- 关键词:腹腔镜腹部外伤探查术
- 腹腔镜诊治肝脏良性病变被引量:3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肝脏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 14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 辅助性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2例 :1例恢复顺利 ,1例术后胆瘘 ,后治愈 ;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 5例 ,均痊愈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5例 ,均痊愈 ;腹腔镜肝破裂电凝止血术 1例 ,痊愈 ;腹腔镜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 1例 ,痊愈。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值得探索 ;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李春芳
- 关键词:腹腔镜肝脏良性病变
-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0年
- 应用诊断性腹腔镜作为腹部创伤者的诊断手段已有几十年历史,但由于其局限性较大,仅作为诊断工具当然难以推广使用.随着现代电视腹腔镜设备的改进和发展,以及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电视腹腔镜不仅可作为腹部创伤的诊断手段,还可作为治疗手段,其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邹衍泰
- 关键词:剖腹术腹部损伤气管内麻醉禁忌证
- 670例药物性肝损害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70例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对其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前三位药物分别为抗肿瘤药物(18.8%)、中草药(13.3%)、抗结核药(12.5%);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症状。肝损害以肝细胞损害型最为常见,占420例(62.7%)。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后较好,其中治愈和好转率达82.7%。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在有基础肝病者中更为常见,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应加大相关研究力度,重在预防和早期诊治。
- 刘翠平邹衍泰白岚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慢性肝病预后
-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1例被引量:2
- 1996年
- 最近我科为1例复发性肝癌伴肝内外转移的患者施行了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切除的脏器包括胃大部、肝、胰、脾、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和右肾上腺,移植的异体器官有肝、胆、胰、十二指肠、胃窦部和部分空肠。手术经过顺利,移植器官全部存活,肝、胰功能于术后8天恢复至正常,无腹部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和感染,但患者意外地发生鼻后孔大出血引起窒息,心跳、呼吸骤停,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于术后19天死亡。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示移植器官无明显异常。我们认为,多器官联合移植从外科技术上讲是可行的。
- 李朝龙吕祥枝赵国湘朱玮冰邹衍泰周杰林智琪廖彩仙于晓园周占春林建华方学军王志伟阎曙光吴烈
- 关键词:腹部多器官
- 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 1997年
- 作者从美国迪卡猪为模型,进行了14次动物及3次人体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研究。手术采用原位灌洗、整块切除法,先行门静脉、腹主动脉、胃肠道及胆道灌洗,结束后整块切除以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为血管蒂的肝、胰、十二指肠及脾。结果:动物实验除1例因麻醉意外早期死亡外,其余13例均获成功。器官切取时间为30~55分钟,平均41.5分钟;冷缺血时间为119~309分钟,平均208.5分钟。1例在移植后出现腹动脉出血,需再次缝扎止血;其余均移植成功,移植物再灌注后很快有胆汁分泌。 临床研究3例均摘除器官成功.热缺血时间分别为6.0、5.5及4.5分钟,平均5.3分钟;器官切除时间分别为55、60及53分钟,平均56分钟,第3例冷缺血时间为16小时4分20秒,原位移植于一晚期肝癌患者,再灌注后移植物血运良好,无出血及渗血,5分钟后即有金黄色胆汁分泌,转氨酶、C-肽、血糖等指标也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 结果表明:原位灌注、整块切除法是获取上腹部多器官的最佳方法之一;防止损伤血供、漏扎血管,良好的灌注和保存是提高移植物质量的关键。
- 周杰李朝龙吕祥枝邹衍泰廖彩仙杨静于晓园米玮冰林智琪
- 关键词:腹部器官
- 腹腔镜在肝脏外科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木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李春芳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肝脏疾病肝脏肿瘤
- 腹腔镜下应用微波技术治疗肝癌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探索微创性治疗肝癌的新途径。方法1995年8月~1996年10月应用腹腔镜和微波技术,对2例周边型肝癌病人行微波凝固止血后肿瘤切除,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行肿瘤病灶微波固化治疗。结果2例肝切除者,1例术后6个月复发,但2例存活时间均达20个月。微波固化者存活时间6~16个月。结论微波凝固止血可有效地控制肝切面的渗血,从而减少了腹腔镜切肝的风险和困难。微波固化可使2cm范围内的肝组织凝固坏死,肝癌细胞失活。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或伴有严重肝损害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于晓园李朝龙邹衍泰李春芳
-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术微波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