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霞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失衡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ory T cells,Treg)与Th17细胞的比例,来探讨Treg/Th17细胞的失衡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组38例)及22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Th17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与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SLEDAI无相关性。CD4+CD25highT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率在活动组SLE中下降尤为明显(P<0.05),且与SLED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并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说明两群细胞的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马纪林蔡龙施华萍周红娟刘小贤汪卫郑红霞于健宁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
- 中医药辨治狼疮性肾炎被引量:9
- 2015年
- 中医认为,狼疮性肾炎发病以肾虚为本,热毒、瘀血为标,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采取辨证分型或分期辨证,证型常分为热毒内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等型。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自身症状、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应开展狼疮性肾炎的大样本量的中、远疗效研究,完善和统一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
- 郑敏威汪卫郑红霞陶筱娟
- 关键词:辨证论治肾虚热毒
- 可调节高度并带有自清洁小便挡板的坐便器盖板组件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并带有自清洁小便挡板的坐便器盖板组件,它解决了无法与坐便器快速对接,无法方便特殊人群如厕的问题。本可调节高度并带有自清洁小便挡板的坐便器盖板组件,包括主架、传感组件和控制...
- 章权章佳妮刘靓郑红霞汪卫陶筱娟
- 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诱导缓解并维持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诱导缓解并维持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开始均用西乐葆胶囊(每粒0.2 g),每次0.2 g,每日2次口服,6周后改为西乐葆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口服,12周后停药。同时各组开始均给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组1(G1)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片10 mg),每次20 mg,每日3次;白芍总苷胶囊(每粒0.3 g),每次0.6 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片0.25 g),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2(G2)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3(G3)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3次;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组4(G4)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分别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6、12、24周判断疗效,疗程24周。使用疾病活动性得分(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ASDAS)-CRP(基于CRP计算)判断病情活动情况,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4组在治疗6周时ASDAS-CR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时ASDAS-CRP评分G1、G2组均较G3、G4组低(P<0.05),G1较G2组低(P<0.05);G3组较G4组低(P<0.05)。与治疗6周比较,G1、G2组治疗24周ASDAS-CRP评分减低(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三药联合治疗AS,尤其雷公藤多苷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帮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加强诱导缓解,在维持性治疗阶段三药联合可以保证NSAIDS药物停用后疾病处于低活动状态。
- 郑红霞章伟明王圳汪卫于健宁张雯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胶囊柳氮磺胺吡啶
- 从肺论治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观察从肺论治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率及抗生素使用率的作用。方法将11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西医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病情活动期和静止期分别使用狼疮Ⅰ号及Ⅱ号协定方,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为83.64%(46/55例)、87.27%(48/55例),对照组分别为78.18%(43/55例)、81.82%(45/5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两组疗效均有下降,治疗组为78.18%(43/55例),对照组为60.00%(33/5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为87.27%(48/55例),对照组为72.73%(40/5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年期间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率治疗组分别为23.6%(13/55例)、55.0%(11/20次),对照组分别为50.9%(28/55例)、100%(45/45次),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肺论治能够降低SLE感染率及抗生素的使用率。
- 陶筱娟郑红霞于健宁马纪林张雯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从肺论治感染率
- 润燥方辅助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郑红霞陶筱娟于健宁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超声关节评分、HIF-1α与Tfh细胞作用研究
- 2024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1]),我国约为0.28%~0.4%^([2]),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缺氧机制备受关注。新进研究认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促进本病进展^([3]),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lymphocytes,Tfh)参与的机体免疫调控失衡也是本病重要致病因素^([4]).
- 胡映雪郑红霞王圳郑敏威邵燕雷陶筱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超声缺氧诱导因子1Α滤泡辅助性T细胞
-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 7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例初发SLE患者(活动组1 1例,非活动组5例)及1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high)Treg、Th17细胞占CD4^+的比例,分析两种细胞的比率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DAI无相关性(均P>0.05)。CD4^+CD25^(high)T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率在活动组患者下降尤为明显(P<0.05),且与SLED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初发的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并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两群细胞的失衡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 马纪林刘小贤汪卫郑红霞蔡龙施华萍周红娟于健宁
- 关键词:红斑狼疮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
- 中药热蜡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程往往迁延难愈,致残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科应用中药热蜡疗法治疗R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RA患者102例,
- 戴杏娟胡国强郑红霞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
- 黄芩漱口液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口腔真菌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黄芩漱口液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活动期SLE患者随机分为漱口液组、小苏打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开始同时,漱口液组加用黄芩漱口液,小苏打组加用2.5%碳酸氢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各组均饭后漱口,每日3次。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观察3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并记录真菌感染出现天数及治愈天数。结果漱口液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6.7%,小苏打组为13.3%,对照组为36.7%,漱口液组、小苏打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漱口液组与小苏打组真菌感染出现时间均晚于对照组,治愈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漱口液组真菌感染出现时间晚于小苏打组,治愈天数亦少于小苏打组(P<0.05)。结论黄芩漱口液能有效防治SLE活动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的口腔真菌感染。
- 章伟明郑红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