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莎
- 作品数:29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眼眶肿瘤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特点,及其在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3例眼眶肿瘤患者分别行磁共弥振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利用数据测量软件进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测量。23例患者中,22例有病理诊断资料,1例临床诊断为静脉瘤的患者未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眼眶肿瘤的DWI图像信噪比良好,能满足成像要求。良性肿瘤11例(病理诊断10例),ADC值为(1.81±0.45)×10-3mm2/s,病灶的b0至b1 000的信号逐渐降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12例,ADC值为(0.79±0.23)×10-3mm2/s,病灶的b0至b1 000的信号无明显降低。结论 DWI可以增加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信息,有助于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
- 张辰星秦伟王欣郑莎
- 关键词:眼眶肿瘤表观弥散系数
- 小型动物暗饲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动物暗饲养装置,包括不透光的箱体、控制开关、鼓风机及测氧仪,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监测孔,所述鼓风机与进气孔连接,所述测氧仪与监测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测氧仪连接并控制鼓风机的开闭;本实用新型的...
- 郑莎高唐鑫子何翔宇翁传煌袁侨英余涛阴正勤
- 文献传递
- 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重度眼热烧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在重度眼热烧伤重建眼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急性重度眼热烧伤47例55眼,手术组28例28眼(Ⅲ度10眼,Ⅳ度18眼)早期(伤后3周内)行新鲜羊膜移植术,对照组27例27眼(Ⅲ度19眼,Ⅳ度8眼)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眼表重建效果。结果手术组Ⅲ度10眼术后眼表重建成功;手术组Ⅳ度18眼及对照组24眼丧失正常眼表结构,发生睑球粘连,5眼角膜穿孔,所有眼视力均下降,手术组眼表上皮化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可作为重度眼热烧伤后重建眼表的第一步。
- 郑莎谢汉平孟晓红刘勇
- 关键词:羊膜眼烧伤热烧伤
- 眼部烧伤167例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 目的 了解急性眼烧伤临床预后因素,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病案室保存的1977-2006住院眼烧伤患者167例(207只眼)的病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分析不同深度、原因眼烧伤的眼表修复率、修复时间、致盲率及并发症.结...
- 谢汉平郑莎
-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外路再手术探查
- 目的:报告泪囊鼻腔吻合术(DCR)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探查情况,初步分析其原因.
方法:27例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患者,外路法DCR16例,内路法DCR11例.术后一直流泪症状无改善、早期复查时泪道冲洗不通15例:...
- 郑莎刘娜张辰星屈娅秦伟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再手术
- 非典型临床表现的甲状腺相关眼病误诊分析
- 郑莎秦伟刘锐张勇郑显东
- 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具有穿刺尖头的穿刺管,引流管位于穿刺管内,所述穿刺管在轴向上由左右两半构成,左右两半穿刺管形成一个内外壁闭合的圆,左右两半穿刺管其中一个穿刺管结合面设有轴向的滑槽,另一...
- 袁侨英朱正伟黄河清胡俊徐宝艳郑莎李学军宋彩萍陈磊司良毅
- 文献传递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早期重度眼烧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新鲜羊膜移植术对早期重度眼烧伤重建眼表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重度眼烧伤 24 例 28 眼,14 例 14眼(Ⅲ度4眼,Ⅳ度10眼)早期(伤后3周内)行新鲜AMT;另14例14眼(Ⅲ度10眼,Ⅳ度4眼)予以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Ⅲ度4眼眼表重建成功;手术组Ⅳ度10眼、对照组14眼均丧失正常眼表结构、发生睑球粘连,3 眼角膜穿孔;所有眼视力下降;手术组眼表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t检验)。结论 早期新鲜AMT可作为重度眼烧伤后重建眼表的第1步。
- 郑莎谢汉平孟晓红王仕军刘勇
- 关键词:羊膜眼烧伤
- 泪小点乳头状瘤的治疗
- 目的观察U型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点乳头状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0例(10只眼)泪小点乳头状瘤,在显微镜下行了病变切除、泪小点成形、U型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保留U型泪道引流管1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拔除U型泪道引流管,随访3和4...
- 郑莎王玉谢晶刘娜秦伟
- 关键词:泪小点乳头状瘤泪道引流管
- 文献传递
- 多功能型导尿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型导尿管,导尿管与人体尿道接触部形成尿道段,留置于人体外的部分为体外段;所述尿道段设置有金属线圈;所述金属线圈还并联有至少两个微型振动马达,微型振动马达固定设置于尿道段管壁内,并通过金属线圈与体外的...
- 袁侨英朱正伟司良毅黄河清郑莎徐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