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
-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的诊断及手术
- 目的探讨青少年动静脉畸形破裂并血肿形成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3例青少年动静脉畸形(AVM)合并血肿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位于幕上。结果血肿清除同时全切除AVM3例,供血动脉夹闭1例,单纯血肿...
- 潘新宇周三权郑钧章卫桥
- 文献传递
- 甘露醇灌洗脑创面对兔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甘露醇治疗兔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骨窗成形硬膜打击法制备脑挫裂伤动物模型 ,实验组用甘露醇冲洗脑创面 ,对照组不用。按预定时间处死动物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结果 实验组血清碱性蛋白及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局部应用甘露醇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
- 张志杰郑钧
- 关键词:甘露醇创伤性脑水肿疗效灌洗治疗
- 腹部钝性伤致肾上腺破裂一例
- 2004年
- 郑钧张志杰
- 关键词:腹部钝性伤并发症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验组 2 8例GCS <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 3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血浆清蛋白、血糖、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 30例GCS <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 :实验组血浆清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 ,尤以第 7d明显 (P <0 .0 5)。两组血糖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而实验组呕吐发生率 (7.1 % )与对照组 (6.7% )相近 (P >0 .0 5) ;肺部感染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 。
- 郑钧吴立峰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
- 基层医院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周三权潘新宇陈利群郑钧
- 关键词:基底节区手术方式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手术疗效发病率
- 额部脑挫伤的手术治疗特点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额部脑挫伤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总结额部脑挫伤患者的发病、病情进展及手术特点。结果:额部脑挫伤以老年人居多,水肿较重,早期病情发展慢,晚期常突然恶化。早期手术预后良好。结论:额部脑挫伤手术指征宜放宽,术中减压应充分,硬膜缝合应严密。
- 吕锋张志杰郑钧
- 关键词:脑挫伤额部手术
- 大骨瓣开颅半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被引量:8
- 2007年
- 大骨瓣减压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骨窗大、减压充分,降压效果好,但存在许多并发症,而大骨瓣开颅半骨瓣减压的应用具有许多优越性。回顾分析本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大骨瓣开颅病人150例,分成去大骨瓣减压(A组)和去半骨瓣减压(B组),把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周三权潘新宇郑钧张志杰章卫桥
-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手术中应用降压效果
- 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0),建立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单纯麻醉和手术操作,无缺血过程;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0 min后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缺血10 min后以10 s再灌注/10 s阻断,共6个循环实现缺血后处理。再灌注后于第1天和第3天进行行为学观察;在72 h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Morris水迷宫提示:再灌注后第1天,缺血再灌注组的平均上台时间(84.76±10.22)s较假手术组(27.08±7.52)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4,P<0.05),缺血后处理组的平均上台时间(50.24±9.72)s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5)。再灌注后第3天,缺血再灌注组的上台时间(55.90±11.26)s仍明显长于缺血后处理组(29.22±5.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5)。72 h后病理学染色提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分别为假手术组的25.90%和64.60%。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死亡,减轻行为学缺损,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
- 章卫桥张志杰郑钧邱永明
- 关键词:全脑缺血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
- Mir-126在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r-126在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溴隐亭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4例溴隐亭敏感泌乳素腺瘤和5例溴隐亭耐药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mir-126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126在溴隐亭耐药泌乳素腺瘤组织中表达量为5.14±1.28,在溴隐亭敏感泌乳素腺瘤组织中表达量为0.79±0.80,mir-126在溴隐亭耐药组中的表达高于溴隐亭敏感组(P<0.05)。结论 mir-126参与了泌乳素腺瘤对溴隐亭的耐药机制的过程。
- 李伟强王振忠赵飞张志杰郑钧王孟均张波林舰舰余金聪章卫桥
- 关键词:泌乳素腺瘤溴隐亭耐药机制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潘新宇周三权郑钧张志杰
- 关键词:真菌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侵袭性操作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