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郜玉楠

作品数:112 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建筑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污染
  • 21篇水处理
  • 15篇氨氮
  • 14篇壳聚糖
  • 13篇饮用水
  • 13篇滤池
  • 12篇饮用
  • 11篇水源
  • 10篇微污染
  • 10篇污泥
  • 10篇污染水
  • 10篇污水
  • 10篇分子
  • 10篇分子筛
  • 9篇活性炭
  • 9篇废水
  • 8篇微污染水
  • 8篇污染水源
  • 8篇污水处理
  • 8篇沸石分子筛

机构

  • 85篇沈阳建筑大学
  • 28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深圳市水务(...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城市水资源开...
  • 2篇重庆中法供水...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 1篇黑龙江东方学...
  • 1篇沈阳水务集团...
  • 1篇新大陆建筑设...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作者

  • 112篇郜玉楠
  • 61篇傅金祥
  • 24篇马兴冠
  • 19篇李伟光
  • 18篇张荣新
  • 18篇于鹏飞
  • 16篇唐玉兰
  • 13篇王广智
  • 12篇黄殿男
  • 12篇张多英
  • 10篇周东旭
  • 10篇由昆
  • 9篇唐婧
  • 7篇解丰波
  • 6篇李微
  • 6篇王勇勇
  • 6篇孙美乔
  • 5篇何亚婷
  • 5篇唐睛
  • 5篇李琳

传媒

  • 10篇给水排水
  • 9篇中国给水排水
  • 7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水处理技术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净水技术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非金属矿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14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吸附工艺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确定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去除氨氮和硝酸盐氮的最佳投加量和最佳吸附时间,并建立吸附模型,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方法通过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吸附颗粒对氨氮与硝酸盐氮去除的最佳投加量和最佳吸附时间.结果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沸石分子筛投加量为6. 5~7. 0 g/L,吸附时间为6. 0~6. 5 h,在此条件下,原水中氨氮与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0. 2%与40. 5%.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不超过2%.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和硝酸盐氮工艺参数合理.该新型吸附颗粒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并能达到同步去除水中氨氮与硝酸盐氮的效果,可作为新型滤料用于北方地区水厂的提标改造.
郜玉楠王静茹雅芳周历涛
关键词:壳聚糖沸石分子筛氨氮硝酸盐氮
一种分流制雨水管网内涝预警及应急响应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一种分流制雨水管网内涝预警及应急响应装置及方法,属于城市建设管理维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开发出以GIS技术和在线监测系统耦合,采用优化后暴雨强度公式对分流制雨水管网内涝节点进行预警和应急响应技术,适应于新旧城区新建和改...
张荣新傅金祥张祥楠于鹏飞马兴冠唐玉兰郜玉楠由昆唐婧周东旭
文献传递
壳聚糖改性4A沸石分子筛颗粒去除低温水中硝酸盐的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为解决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常规工艺难以有效去除低温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问题,以4A沸石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壳聚糖改性制备出一种具有低温去除水中硝酸盐功能的吸附颗粒,有望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常规水处理工艺的提标改造.通过小试试验,研究壳聚糖改性4A沸石分子筛颗粒去除低温水中硝酸盐的反应机理,分析其去除硝酸盐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并通过pH_(PZC)(零电点)测定、FT-IR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一步分析其反应前、后表面物化特性.结果表明:①在温度为8~10℃下,壳聚糖改性4A沸石分子筛颗粒对硝酸盐的吸附平衡时间为8 h,平衡吸附量为1. 88 mg/g.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0、ΔH^0>0、ΔS^0> 0,表明吸附为熵增加的吸热过程.③壳聚糖改性4A沸石分子筛颗粒的pH_(PZC)为10. 0,FT-IR结果表明,—NH2和—OH官能团吸附了水中的硝酸根离子,XPS结果表明,N(1s)和O(1s)元素在吸附过程中参与反应.研究显示,壳聚糖改性4A沸石分子筛颗粒分子结构中的—NH2和—OH基团通过静电结合和氢键作用与硝酸根离子进行吸附反应.
郜玉楠周历涛茹雅芳王静孙美乔傅金祥
关键词:壳聚糖4A沸石分子筛硝酸盐
可在低温、好氧条件下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细菌
可在低温、好氧条件下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细菌,它涉及细菌。它解决了现有细菌不适用于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和低温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细菌SRA13为Brevibacterium mcbrellneri,属于短杆菌属,已在中国微...
李伟光张多英郜玉楠王广智解丰波
文献传递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抗生物性堵塞自主释氧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潜流人工湿地抗生物性堵塞自主释氧装置,该装置安装于潜流人工湿地进水端,由布水系统、释氧填料系统和布气系统构成;布水系统为圆形管道,所述释氧填料系统由释氧填料层和分隔层构成,填充于布水系统和布气系统之间,所述...
张荣新傅金祥焦义利刘瑞马兴冠于鹏飞黄殿男郜玉楠王勇勇何祥
一种同步除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剂制备方法
一种同步除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剂制备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铁、锰、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选择脱酰度90%的壳聚糖,粉末活性炭用200目筛子筛分,将二者干燥备用;用1~2%的醋酸溶解一定量的壳聚糖,并加入粉末活性炭,比例为...
郜玉楠刘水
文献传递
臭氧对生物增强活性炭系统中菌群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提高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工艺的生物稳定性,进行臭氧工艺对固定的优势菌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1.5~2.5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时,可有效杀灭进水中的杂菌,且产生的余臭氧量(小于0.25mg/L)不会影响后续工艺中优势菌群的生物活性。通过对比臭氧—BEAC和单独BEAC工艺滤料表面菌群组成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臭氧—BEAC工艺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始终占主导地位,菌种组成及生态结构未发生改变,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单独BEAC工艺运行至6个月时,菌群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优势菌数量减少。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运行6个月的臭氧—BEAC炭上形成菌体重叠的菌团结构,并有较多未被生物覆盖的滤料表面和空缺的地方。单独BEAC工艺活性炭表面粗糙结构较少,被大量污染物与菌团相互包裹的颗粒所覆盖。
郜玉楠李伟光
关键词:臭氧优势菌土著菌
有机物与氨氮污染对含铁锰地下水接触氧化过滤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对含铁、锰地下水的处理.方法采用曝气-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分别处理模拟含铁、锰的水,含铁、锰、氨氮的水,含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水(复合型微污染水).结果有机物、氨氮污染物与铁、锰共存时,对地下水中铁、锰的氧化去除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接触过滤除铁、除锰效果下降,有机物和氨氮过滤去除效果也较差;氨氮污染物与铁、锰共存时,氨氮质量浓度在6.65 mg/L以下对铁的氧化影响不大,但对锰的去除有影响;铁、锰、有机物、氨氮共存时,在接触氧化滤层中可形成生物氧化有机物及氨氮的作用机制.结论有机物与氨氮污染对含铁、锰地下水接触氧化过滤效果的影响较大.
赵玉华李妍刘芳蕊张春娜张文博傅金祥郜玉楠
关键词:饮用水除铁除锰
降低污水处理中污泥量的电化学-AAO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污水处理中污泥量的电化学‑AAO装置。该装置包括贮水池、污泥进口、主体AAO装置、磁力搅拌装置、电动装置、污泥沉淀池、污泥上清液出口组成,好氧池平行于水流方向两侧设有多孔电...
黄殿男李琳傅金祥郜玉楠李微
文献传递
大伙房汛期高浊污染二次絮凝超滤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抚顺市突发强降雨导致大伙房水库原水浊度在短期之内迅速升高至982 NTU,水厂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应对高浊污染的情况,采用二次絮凝-超滤膜工艺代替原有过滤工艺作为水厂中远期工艺改造方案,对比进行了汛期过程中常规工艺和二次絮凝-超滤工艺对浊度、CODMn、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絮凝-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能够满足GB5749-2006的要求,二次絮凝作为膜工艺的预处理可有效缓解膜污染,并且该工艺运行成本较低,可作为抚顺各水厂工艺改造备选方案。
郜玉楠周东旭于鹏飞梁赓白伏伟傅金祥
关键词:超滤汛期浊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