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云
- 作品数:41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酸性木聚糖酶固态发酵条件与粗酶性质研究
- 2012年
-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实验室选育的黑曲霉XZ-3S(Aspergillus niger XZ-3S)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试验因素的产酶条件为天然原料麸皮与玉米芯的比例为5∶3,接种量1.0%(孢子悬液,孢子浓度5×107个/mL),料水比例1∶1.7,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5h,其间翻曲2~3次,在上述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23612.38IU/g干曲。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5.0,低于50℃、pH3.0~8.0酶稳定。
- 周晨妍刘振华郭伟云王燕李端
- 关键词:固态发酵木聚糖酶黑曲霉正交试验酶学性质
- 培养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抗酵母活性物质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抗菌物质的影响。方法以6种培养基为基础,以酿酒酵母为抑菌活性指示菌,用琼脂孔扩散法测定不同发酵液对酿酒酵母的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6种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在马铃薯葡萄糖(PDB)培养基中培养后的发酵上清液对酿酒酵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主要在胞外,且PDB培养基有利于芽孢的形成。装液量对枯草芽孢杆菌在PDB培养基中的生长有很大影响,较少的装液量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结论 PDB培养基适合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抗酿酒酵母活性物质。
- 刘振华王燕周晨妍康静郭伟云裴鑫鹏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抗生素酿酒酵母
- 壳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了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纳米粒(PLGA NP),采用两种修饰方式(直接吸附法和共价交联法)以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纳米粒表面,通过考察修饰方法对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释药性质以及对BSA构型的影响,吸附法修饰的纳米粒(ADCSNP)包封率提高,达到(87.8±3.1)%,突释效应显著;共价交联法修饰的纳米粒(CBCS NP)包封率降低,释药速率增加。3组纳米粒释放速率顺序为V(CBCSNP)>V(ADCS NP)>V(PLGA NP)。PLGA NP与ADCS NP包载的BSA构象未见明显改变,而CBCSNP包载的BSA的圆二色谱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增加。因此,ADCS NP更适合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
- 陈红丽吕洁丽晏杰王银松郭伟云丰慧根陈汉张其清
- 关键词:PLGA纳米粒壳聚糖BSA修饰圆二色谱
- 全基因关联研究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目前研究复杂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拷贝数变异(CNVs)已成为复杂疾病易感基因定位的优选标记。基于SNPs和CNVs的GWAS在疾病易感基因定位分析中实现了高通量的全基因组覆盖和无假设分析,与以往遗传学研究方法相比,效率更高、可信度更强,在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中被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SP)是复杂遗传性疾病的典型代表,GWAS为SP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本文就GWAS及其在SP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郭伟云李文强牛玉璐吕路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单核苷酸多态性拷贝数变异
- 用于环境监测的生物传感器被引量:18
- 2005年
- 生物传感器是一项综合了多门学科的高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在复杂体系中在线连续监测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其中,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尤为令人瞩目。该文概括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发展以及分类。并以各类生物学识别元件为依据将生物传感器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器官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传感器等几种基本类型,分别回顾了各类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宗义邵强郭伟云李文强姚朝阳
- 关键词:环境监测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 哺乳动物游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 杨瑞董卫华张俊河王芳王天云姚朝阳郭伟云王小引
- 技术原理和指标:附着体载体在宿主细胞中附着于染色体外存在,使转基因持续、高效表达。MAR元件介导的新型附着体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体内不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以附着于染色体外的形式复制,在有丝分裂期与核基质区结合而稳定附着,...
- 关键词:
- 关键词:哺乳动物基因表达基因治疗
- 胶原/纤维蛋白胶/载BSA微球复合支架的制备及体外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改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内部营养供应不足及分布不均的问题,制备胶原/纤维蛋白胶/载BSA微球复合支架(SCFM)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BSA释放行为。本研究中采用戊二醛交联并冷冻干燥制备多孔胶原海绵支架,纤维蛋白与载BSA的PLGA微球混合后加入凝血酶,注入胶原膜中制备复合支架,研究支架形态学、孔隙率、机械强度等理化性质;通过BCA试剂盒法测定支架内部不同部位BSA含量及释放行为,圆二色谱法检测BSA的二级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胶原支架孔径分布均匀,孔径平均(130±45)μm;相对于胶原/纤维蛋白胶/BSA支架(SCFB),在体外释放48 h时累积释放率为75.20%±2.74%,随后BSA即不再显著增加;而支架SCFM中的BSA释放时间延长,持续释放144 h,测定其累积释放量为72.36%±3.48%;测定支架SCFM代表性的3个部位的BSA含量均匀,在释放96 h内均高于支架外BSA含量,且圆二色谱结果表明BSA二级结构未见异常。支架SCFM可长时间维持支架内部BSA含量,且持续均匀释放,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陈红丽吕洁丽南文滨刘瑞张慧郭伟云刘玲蓉张其清井长勤
- 关键词:胶原纤维蛋白PLGA微球组织工程支架
- 1株冷泉芽孢细菌发酵液絮凝除菌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从微生物中寻求新的抗菌活性物质,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 pH 值、壳聚糖用量和海藻酸钠用量对冷泉芽孢细菌(Paenibacillus algorifonticola)发酵液絮凝除菌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加酸方式和发酵液中碳酸钙含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步优化工艺为最适絮凝 pH 6.0,壳聚糖用量0.75 mL和海藻酸钠1.25 mL;经进一步优化,培养基中碳酸钙可以作为絮凝过程中pH缓冲剂而使其缓慢变化,从而达到最优值(pH 5~6),其工艺为先在发酵液中加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使其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分别达0.375 g/L和0.625 g/L,然后加入1 mol/L的盐酸100μL,絮凝率达95%以上。
- 刘振华井长勤周晨妍王燕郭伟云
- 关键词:发酵液絮凝壳聚糖海藻酸钠
- 网状内皮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网状内皮素4受体(RTN4R)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探讨RTN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34例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RTN4R基因上的5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以及PANSS因子分与RTN4R多态性的关联。结果:成功检测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这些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携带rs696880位点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23.5±5.6)vs.(25.1±7.6),P<0.05]、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42.6±9.9)vs.(46.0±13.4),P<0.05]均较低,携带AA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晚于携带GG型患者[(24.9±8.1)岁vs.(22.2±6.2)岁,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RTN4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可能不存在关联,但可能影响疾病表现。
- 郭伟云李文强张红星赵晶媛郝伟吕路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态性
- 35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5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359例中染色体异常35例(9.7%),其中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3%,生育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2%,原发性不孕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2%。结论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 穆灵敏孙斐孙璐郭伟云丰慧根
-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