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蔗糖曲拉通X—100裂解G^(+)、G^(-)菌质粒提取方法
- 1993年
- 本文报告一种质粒DNA的提取方法,该法首先用100%蔗糖处理细菌,然后用tritonX—100—脱氧胆酸盐裂解,无需溶菌酶也不需昂贵的仪器。结果表明,该法对标准质粒菌E、coliV517的质粒检出显示很好的重复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的质粒检测结果分别为88.5%(23/26)、67.4%(31/46)、100%(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大、小质粒都能检出。本方法简便经济,是兼适用G^+和G^-菌的质粒分析方法。特别适于流行病学调查。
- 刘衡川叶梅君张永康曾镇兴朱伟淑任林森梁智李景燕郭平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突变 ,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或单一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RocheLightCyclerTM荧光PCR定量分析仪 ,应用FQ -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突变 (YMDD)及HBV -DNA的检测。结果 :经半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 ,拉米夫定加胸腺肽联合用药组 2 0例乙肝患者未检测出YMDD变异株 ,用药后HBV -DNA和ALT检测指标分别随治疗的进度拷贝数降低和恢复正常 ;而单一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组 37例乙肝患者 ,检测出发生YMDD变异有 8例 ,阳性率2 2 % ,其中YIDD型 6例 ,YVDD型 2例 ,HBV -DNA和ALT检测结果的反跳分别占 5 .4 %和 8.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有效治疗。
- 黄杰邹长敏李健红曾屏郭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耐药基因
- 两种检测系统(X与Y)对患者血液碳酸氢根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参照NCCLS EP9-A文件对动脉血气和静脉血清CO2-Cp碳酸氢根进行方法学比对,观察两者间可比性。方法:采集我院ICU病房患者同一时间进行动脉血和静脉血碳酸氢根含量测定,评价两种检测系统(X与Y系统,X表示COMPACT3血气分析仪,Y表示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回归:首次检测Y1=0.863+X-2.315,P>0.05;重复检测结果Y2=0.738+X+2.149,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碳酸氢根含量的两种检测系统同时测定时,实验误差较大,易给临床医生带来错误信息。
- 黄杰罗佳郭平
- 急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Ca<'2+>]i变化的实验研究
- 唐方陈槐卿郭平徐朝义刘华伟张俊梅刘凯等
- 脑卒中是人类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中国是第三大死因和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因而研究其病因、病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成了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白细胞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但目前,文献报道多侧重于动物模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风急性脑卒中白细胞粘附分子钙离子
- 流式细胞术检测STAT3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 李玲郭平刘华伟唐方黄杰李建红梁河涛等
- 该课题对STAT3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活化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该项目从分子水平,从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途径的角度进一步阐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为从信号传导途径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病理STAT3白血病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照观察被引量:27
- 1996年
- 本文分别应用复方丹参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与正常组对照,发现复方丹参治疗组的血清SOD显著增高(t=2.147,P<0.05);血清CK-BB明显下降(t=2.400,P<0.05),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异常率亦较胞二磷胆碱组下降(u=1.97,P<0.05),死亡率略有降低(u=1.00,P>0.05)。两组其后的生长发育及丹佛智能筛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复方丹参中的有效成份可能通过阻断HIE的发病机制而减轻脑损害。
- 王晓蕾余世禄余涛黄杰郭平梁河涛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
- 血清5’-核苷酸酶自动化测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黄杰曾屏王娴郭平王健林旭英杨清孙蜀勇
- 关键词:自动化检测
- 基因谱微阵列芯片技术与临床分子诊断
- 2010年
- 医学基础研究为临床分子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高密度基因芯片、高通量的平行测序技术、高度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随着分子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基因组基因芯片的出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将使医学呈现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基因谱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临床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作简要评述。
- 李廷富郭平
- 关键词:芯片分子诊断基因谱
- 急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Ca2+]i变化的实验研究
- 唐方陈槐卿郭平徐朝义刘华伟张俊梅刘凯梁河涛黄杰李俊华高励
- 该实验建立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测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CD62L)的表达,并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动态监测并测定患者中性粒细胞内[Ca^(2+)]i的变化。通过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细胞粘附分子钙离子
- 乙型肝炎患者氨基酸代谢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氨基酸代谢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变化与乙型肝炎患者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疾病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96例临床确诊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ASC)、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5个疾病组为研究对象,30例体检健康组作为对照,通过自动生化仪、氨基酸检测仪和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氨基酸、乙型肝炎DNA载量(HBV DNA)等测定.结果 (1)乙型肝炎患者中支链氨基酸测定值明显低于体检健康组,而芳香族氨基酸测定值高于体检健康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降低(P<0.05);(2)乙型肝炎组与体检健康对照组TBIL、ALT、ABL、HCY、HBV 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组别HCY水平和氨基酸谱改变与TBIL、ALT、ABL、以及HBV DNA阳性检出率(%)相关.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氨基酸的测定与疾病轻重有临床诊断价值,当联合TIBL、ALT、ABL和HBV DNA等相互补充更具临床诊断意义.
- 郭平黄鑽黄杰李键红王健杨敏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同型半胱氨酸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