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滨

作品数:29 被引量:13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8篇教学
  • 7篇四倍体
  • 7篇同源
  • 7篇同源四倍体
  • 7篇同源四倍体水...
  • 7篇倍体
  • 6篇基因
  • 5篇遗传学
  • 5篇实验教学
  • 5篇结实率
  • 4篇生殖特性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育性
  • 3篇胚囊
  • 3篇花粉
  • 3篇基因定位
  • 2篇杂种
  • 2篇生物化学

机构

  • 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9篇郭海滨
  • 13篇刘向东
  • 9篇李亚娟
  • 8篇李楠
  • 8篇卢永根
  • 4篇李金泉
  • 4篇初志战
  • 3篇刘耀光
  • 3篇陈志雄
  • 2篇罗玉容
  • 2篇赵杏娟
  • 2篇陈巧玲
  • 2篇吴锦文
  • 2篇王兰
  • 2篇杨培周
  • 2篇许可
  • 2篇冯九焕
  • 1篇何金华
  • 1篇吴骏
  • 1篇巫光宏

传媒

  • 4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高校实验室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全国高等院校...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籼粳稻基因组295个InDel标记的开发被引量:7
2016年
插入/缺失(InDel)分子标记具有使用简单,结果清晰可靠的优点。本研究通过比对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93-11的基因组序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设计了634对InDel候选标记,通过PCR检测比较2种粳稻(日本晴和台中65)和2种籼稻(93-11和黄华占)的多态性,发现295对标记在2种籼稻间及2种粳稻间均带型一致,而在籼、粳亚种间有多态性,因此这套295对标记可以在涉及籼粳亚种的基因定位和分子育种中应用。
初志战郭海滨曾栋昌刘耀光
关键词:INDEL标记水稻基因定位
饲养方式和酵母浓度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饲养方式和酵母浓度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方法]以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通过雌雄果蝇混合饲养与雌/雄果蝇单独饲养2种方式,对比其对雌、雄性果蝇寿命的影响。通过测定果蝇的寿命和繁殖力等,研究不同酵母浓度对果蝇生命力的影响。[结果]单独饲养雌、雄性果蝇的平均寿命比雌雄混合饲养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雌性果蝇的平均寿命明显长于雄性果蝇。酵母浓度对雌性果蝇的寿命有显著影响,不添加酵母的培养基饲养的雌性果蝇的平均寿命明显短于添加酵母的培养基饲养的。当培养基中酵母浓度为6.58 g/L时,饲养的雌/雄性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长。[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可以显著提高果蝇后代数量,增强果蝇的繁殖力。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酵母浓度对果蝇生命力都有影响。
林佳伟李沁刘菲婷黄振兴郭海滨李楠
关键词:黑腹果蝇饲养方式繁殖力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形成与发育的进一步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应用改进的整体染色透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WCLSM),对同源四倍体水稻PDER-2B-4x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其胚囊的形成发育过程与二倍体的一致,可以清楚地划分为8个发育时期,即孢原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功能大孢子形成期、单核胚囊形成期、胚囊有丝分裂期、八核胚囊发育期和成熟胚囊期。除正常发育的过程外,大孢子发育的各个过程均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包括:细胞退化、核位置异常、核数目异常和细胞分化异常等。这些异常可能最终导致多种结构异常成熟胚囊的形成。
郭海滨卢永根冯九焕杨秉耀刘向东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发育
一个水稻半矮化和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被引量:2
2016年
从粳稻品种‘日本晴’经^(60)Co诱变的M_2代材料中发现一个半矮化并且花发育异常突变体sd-df3,其表现为植株半矮化,分蘖增加,半包茎穗,雄蕊发育不良,无花粉。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杂合型突变体为母本,与广亲和品种Dular杂交,构建F_2分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In/Del标记333591与333818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227kb的范围,目前该范围内没有矮化相关基因报道。
初志战谢勇尧胡琛郭海滨刘耀光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生物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探索
2023年
分析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整合实验项目、建设线上资源、线上辅助线下实验课教学等方法,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者优势互补,有助于实现学生全天候学习、分层次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许可詹福建李楠郭海滨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农科类跨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探索被引量:2
2016年
在阐述了构建跨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重要意义后,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开设跨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优势,并提出开设农科类跨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以期丰富农科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李楠李亚娟郭海滨陈巧玲罗玉容许燕珍
关键词:跨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项目
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与培养创新型人才被引量:2
2012年
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原因,结合综合素质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改良等多条途径提出建议。通过实验教学的不断改良,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李楠李亚娟郭海滨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基于功能性标记和测序发掘携带有S5^n基因的水稻新种质被引量:11
2009年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优势,但杂种F1普遍高度不育,难以直接利用.S5n基因可以克服由S5基因座位互作引起的杂种不育性.目前S5n基因已被成功克隆,该基因功能区存在大片段的缺失DNA,为快速并准确发掘携带有S5n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基础.本文将S5n基因序列与日本晴相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在S5n基因缺失DNA的两端设计引物,对已知携带有S5n和不携带有S5n基因(但携带有S5i或S5j)的水稻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建立S5n基因的功能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检测,其中有10个品种的S5座位中存在DNA片段缺失,这些品种可能携带有S5n基因.这些品种包括毫补卡、小红谷、老造谷、三磅七十箩、木邦谷、魔王谷内杂、饭毫皮、飞蛾糯2、包协-7B和特青选恢等,其中除三磅七十箩和老造谷外,其余的8个品种均未见报道携带有S5n基因.对存在缺失DNA的10个品种的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发现全部品种S5座位的缺失DNA片段都与02428和零轮(已知携带有S5n)的一致,说明这10个品种S5座位的基因也是没有功能的,证明确实存在S5n基因.
杨有新吴锦文陈志雄王兰郭海滨李金泉刘向东卢永根
关键词:微核心种质
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生殖特性的研究 Ⅰ.结实率、花粉育性及其发育特点被引量:17
2006年
对采自6个采样点141个编号的高州普通野生稻的结实率、花粉育性及其发育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州野生稻的结实率平均为57.23%,普遍偏低;花粉育性平均为89.3%。育性在50%以上的编号134个,占95.04%;7个编号出现不同程度的败育现象,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其中育性最低的是GZW122,育性仅为8%;17个编号(占12.06%)的裂药性存在严重的异常现象。相关分析表明,花粉育性和裂药性与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相关。不同采样点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位于祥山镇祥山村祥山洞的编号结实率、花粉育性和裂药指数都较低,变异系数却较大,显示出较丰富的多样性。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研究发现,高州普通野生稻花粉发育过程与栽培稻一致,同样经历了8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孢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
杨培周郭海滨赵杏娟李金泉黄成达刘向东卢永根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生殖特性结实率花粉育性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建设一流实验室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要求,一流实验室必须由一流实验技术队伍做支撑。当前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与工作职能已发生本质性变化,然而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定位,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及职称晋升制度对工作职能的导向性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革,致使实验技术队伍对教学与科研发展的贡献力不足,已成为限制实验技术队伍走向一流的重要关卡。针对这些问题从科学定位、优化职称和聘期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运用史蒂芬•柯维“影响圈与关注圈”理论引导实验技术人员从内因出发,结合工作职能,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李楠库夭梅李亚娟郭海滨李玉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