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永喜

作品数:42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卒中
  • 13篇脑卒中
  • 12篇康复
  • 7篇中风
  • 7篇中风后
  • 7篇中医
  • 7篇卒中后
  • 7篇康复训练
  • 6篇偏瘫
  • 6篇脑卒中后
  • 6篇康复训练治疗
  • 4篇电针
  • 4篇抑郁
  • 4篇针刺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疗法
  • 4篇脑卒中偏瘫
  • 4篇痉挛
  • 3篇电图

机构

  • 32篇温州市中医院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香港大学
  • 3篇温州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金永喜
  • 21篇朱文宗
  • 11篇黄建平
  • 9篇支英豪
  • 5篇伊仙琼
  • 4篇杨迎民
  • 4篇郑国庆
  • 4篇刘伟
  • 4篇郑雪君
  • 3篇沈剑刚
  • 3篇章国伟
  • 3篇胡万华
  • 2篇潘蓉蓉
  • 2篇周龙寿
  • 2篇叶必宏
  • 2篇杨堃
  • 2篇陈克龙
  • 2篇吴红专
  • 2篇刘少娜
  • 1篇吴登宠

传媒

  • 7篇新中医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浙江中医杂志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国际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3
  • 1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痉合剂结合运动治疗改善脑卒中后肌痉挛及表面肌电图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解痉合剂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痉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运动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解痉合剂治疗;通过Ashworth、CSS、FMA和ADL等方法评价上下肢功能或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采用表面肌电图测定上下肢的张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下肢肌张力显著降低(χ2=11.072或10.693,P<0.05),上下肢功能明显改善(χ2=7.052或6.916,P<0.05),日常生活能力提高(χ2=7.527,P<0.05);减少上下肢肌的IEMG(χ2=12.526,P<0.05)的同时显著降低RMS(χ2=19.452,P<0.01)。结论:解痉合剂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其机制与其降低肌张力有关。
朱文宗金永喜黄建平章国伟吴红专沈剑刚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肌痉挛运动疗法
益气养阴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疗效和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参麦鹿茸汤联合氯酯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氯酯醒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对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龙寿朱文宗金永喜黄建平
关键词:尿失禁中风尿动力学益气养阴法氯酯醒
康复行走锻炼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康复行走锻炼设备,涉及行走锻炼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跟随患者大腿运动;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转动...
宋成城朱文宗金永喜陈克龙吴紫千
电针腹部腧穴对脑梗死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腹部腧穴(中极穴、曲骨穴、水道穴、气海穴)对脑梗死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治疗的脑梗死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腹部腧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治疗后4周评估各项尿动力学指标。结果:在尿动力学储尿期,电针组治疗后的初尿感容量、初次急迫膀胱容量、强烈急迫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量容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压力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膀胱顺应性的作用不明显(P>0.05);在尿动力学排尿期,电针组治疗后的排尿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改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方面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电针腹部腧穴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膀胱储尿期及排尿期各项尿动力学指标,提高膀胱的充盈感觉且增加膀胱容量,缓解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量减少等临床症状。
林菲菲金永喜张爱国黄建平陈新新张世正
关键词:脑梗死急迫性尿失禁针刺疗法电针尿动力学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帕金森病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致病菌,通常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很多疾病相关。虽然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指出幽门螺旋杆菌能抑制许多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继而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导致患者症状波动明显。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PD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能增加左旋多巴的吸收,减少患者症状波动。
林菲菲黄建平朱文宗支英豪金永喜
关键词:帕金森病幽门螺旋杆菌左旋多巴症状波动
《伤寒论》心下悸刍议
目的:从古至今,医家对心下悸病证的诊断以及病机的认识一直存有争议,所以辨别心下悸临床病证的表现,归纳总结《伤寒论》中心下悸的病机,对当今临床上心下悸的辨证论治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伤寒论》中所载条文为基础,结合后...
宋成城金永喜朱文宗
关键词:心下悸病机腹证腹诊伤寒论
舒筋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5例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和截肢(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舒筋通络汤为主治疗DPN,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入选标准: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均符合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糖尿病并排除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外的其他末梢神经损害,具备下列3项中的至少两项:双侧趾尖及足底麻痹或疼痛或感觉异常;双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双侧内踝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吴金隆金永喜
关键词:舒筋通络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选入云手组与常规康复组各66例,常规康复组依据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云手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再加入太极云手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结果治疗后平衡功能评定、肢体功能评定、患者的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比较,云手组均优于常规康复组。结论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伊仙琼朱文宗金永喜刘薇施锦雪郑雪君
关键词:太极拳中风平衡功能障碍
心下悸与自主神经的潜在联系被引量:1
2018年
探讨心下悸与自主神经可能存在的潜在联系。依据《伤寒杂病论》对于心下悸的描述、现代医学对于治悸中药的药理研究、日本汉方医家对于腹部悸动的现代化研究,分别从其症状、药理机制以及现代研究方面分析心下悸与自主神经可能存在的潜在相关关系,认为心下悸可能与交感神经相对亢进、迷走神经张力降低的自主神经失衡状态相关。
宋成城张世正刘斐雯金永喜朱文宗
关键词:心下悸自主神经
中药熏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痉挛程度、步态、下肢运动功能,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后,2组足内翻角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Tinetti量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足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C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inetti量表、FMA-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皮肤瘙痒及晕针各1例,对照组出现患肢肿胀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中药熏洗、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步态及下肢运动功能,安全性高。
陈双钱林定艺金永喜
关键词:中风足内翻中药熏洗针刺康复训练下肢运动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