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萍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青少年早期
  • 3篇自尊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1篇学习自主性
  • 1篇依恋
  • 1篇正电
  • 1篇社交焦虑
  • 1篇生活变动事件
  • 1篇同伴交往
  • 1篇情绪
  • 1篇情绪表达
  • 1篇情绪信息
  • 1篇自我决定
  • 1篇自我决定理论
  • 1篇自主性
  • 1篇母教
  • 1篇教养
  • 1篇教养方式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钟萍
  • 6篇邓慧华
  • 6篇梁宗保
  • 5篇陆祖宏
  • 4篇张光珍
  • 4篇陈慧
  • 1篇唐鑫
  • 1篇白云
  • 1篇王益文
  • 1篇陈斌斌
  • 1篇吴思思
  • 1篇李雪松

传媒

  • 3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同伴交往中情绪表达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对同伴互动中儿童情绪表达的研究进行回顾。然后,介绍目前主要的情绪表达研究方法(观察、问卷调查、大脑神经机制)以及如何开展管理和控制情绪策略的培养。最后,未来研究应该强调通过不同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儿童在互动中情绪表达;重视儿童情绪的引发往往会涉及到伦理问题,应给予相应的措施。
陈斌斌钟萍
关键词:同伴交往儿童情绪表达
依恋性情绪信息对成人依恋系统的激活——ERP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揭示依恋性情绪信息与非依恋性情绪信息对依恋系统的激活。方法:采用ERP(event—relatedpotential)技术手段,基于依恋性情绪、非依恋性情绪和中性3种实验条件,测量被试在这3种实验条件下后正电位(LPP)波幅的差异。结果:在句子呈现后320—700ms,3种实验条件主效应显著[F(2,68)=28.78,P〈0.05,s=0.452]。3种实验条件与左右脑以及前中后脑分布交互作用显著[F(2,68)=13.47,P〈0.05,8=0.278;F(4,136)=17.64,P〈0.05,s=0.314]。多重比较发现,依恋性情绪条件的波幅显著大于非依恋性情绪,非依恋性情绪显著大于中性实验条件。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右脑分布的依恋性情绪条件与非依恋性情绪的LPP波幅差异大于左脑。前部和中部的依恋性情绪条件与非依恋性情绪的LPP波幅差异大于后部。结论:依恋性情绪信息与非依恋性情绪信息有不同的脑激活模式,依恋性情绪信息促进依恋系统激活。
白云吴思思陆祖宏钟萍李雪松
关键词:成人依恋
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自尊缓解假设的追踪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和青少年自我报告法,以初一年级59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其自尊缓解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是否随自尊与抑郁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异。发现当前自尊显著缓解压力事件对抑郁的即时作用和长期作用;先前自尊不能显著缓解先前压力事件对抑郁的长期作用,反而加剧压力事件的长期作用。这些发现对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将有重要启示。
邓慧华陈慧钟萍唐鑫梁宗保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抑郁
青少年早期自尊与抑郁的交叉滞后分析:检验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被引量:11
2013年
本研究以初一年级598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年追踪设计,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控制变量的先前水平,旨在揭示青少年早期自尊与抑郁的相互影响,检验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结果发现,对于青少年样本总体来说,第一、二学年抑郁各自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二、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同时第二学年自尊又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抑郁,支持易感模型。对于女生而言,其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与样本总体相同,既支持易感模型,又支持创伤模型;对于男生而言,仅发现其第二学年抑郁能显著负向预测第三学年自尊,支持创伤模型。这些结果表明青少年早期的自尊与抑郁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易感模型和创伤模型同时起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邓慧华陈慧钟萍梁宗保张光珍
关键词:自尊抑郁青少年早期创伤模型
南京市初中生早期生活事件追踪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性别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所中学的598名初中生为对象,从初一开始进行生活事件的3 a追踪研究。结果生活事件及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维度得分在3 a中均有所上升。男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没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女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的时间主效应显著,且在初二时开始显著增加。男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三时开始显著增加,而女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二就开始显著增加。结论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
陈慧梁宗保钟萍张光珍邓慧华陆祖宏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精神卫生
不同意识水平的面孔表情识别对行为判断的影响
为了探索不同意识水平的面孔表情识别对行为意图判断的影响和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愤怒表情的“注意偏向”效应,在以不同时间呈现中性、快乐、愤怒三种面孔表情或黑屏后,要求被试判断两可行为的意图。实验选取一个介于握手和挥拳之间的动作...
钟萍王益文
文献传递
青少年感知父母教养与抑郁、学习自主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青春期是个体寻求自我认同和实现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的影响路径。研究选取南京市三所初中的355名学生,考察青少年感知到的母亲和父亲的温暖教导、控制惩罚和自主鼓励分别对其自尊、抑郁和学习自主...
钟萍梁宗保邓慧华陆祖宏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抑郁学习自主性自尊自我决定理论
青少年友谊关系质量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影响:一项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采用问卷法和追踪设计,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初中三年期间698名青少年的友谊关系质量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初二到初三期间,青少年友谊关系质量的喜爱-满意维度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初中三年期间,青少年社交焦虑显著负向预测友谊关系质量的喜爱-满意维度;但友谊关系质量的冲突维度与社交焦虑的相互预测作用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青少年友谊关系的喜爱-满意维度与其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而且该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动态变化。
钟萍邓慧华张光珍梁宗保陆祖宏
关键词:青少年社交焦虑
青少年早期的抑郁与生活事件的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三年对来自南京市的598名初中生进行生活事件和抑郁的测量。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了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①在初一到初二年级时,生活事件总分以及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可以预测抑郁倾向。②在初二到初三年级时,抑郁倾向可以预测生活事件总分以及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③在生活事件总分、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和抑郁的因果关系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在青少年早期,抑郁与生活事件的因果关系发生动态变化,抑郁并不总是结果变量,也可能是原因变量。
陈慧邓慧华钟萍梁宗保张光珍陆祖宏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