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一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面部
  • 4篇术后
  • 4篇皮瓣
  • 3篇手术
  • 3篇瘢痕
  • 3篇外科
  • 3篇畸形
  • 3篇积雪甙
  • 3篇假体
  • 2篇低能量
  • 2篇修复外科
  • 2篇修复外科手术
  • 2篇乳房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外伤
  • 2篇皮瓣修复
  • 2篇浅表
  • 2篇浅表性瘢痕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学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陈一松
  • 14篇吴晓勇
  • 2篇徐丽红
  • 1篇邵清
  • 1篇李向荣
  • 1篇徐美炎
  • 1篇李斌
  • 1篇郭宗科
  • 1篇曹毅君
  • 1篇苏瑛
  • 1篇单海琳
  • 1篇熊猛
  • 1篇夏锴

传媒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晶磨削术对面部浅表性瘢痕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微晶磨削术对面部不同原因引起的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微晶磨削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微晶颗粒高速急骤地喷打在皮肤瘢痕表面上,造成瘢痕表皮的蜂窝状损伤,同时使用微晶磨头在瘢痕表面上磨削。结果本组185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浅表性皮肤瘢痕,进行3~8次的磨削治疗。瘢痕由凹凸不平变为表面平滑。其中2例出现色素减退,余患者产生色素沉着,并在术后2~6个月消退。结论微晶磨削术修复皮肤浅表性瘢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陈一松吴晓勇
关键词:浅表瘢痕微晶磨削术
双层平面隆乳恢复乳房解剖型形态手术25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恢复解剖型乳房形态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自2008-02-2010-10共行双平面隆乳术25例,均行乳晕切口,随访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2a,除1例双侧乳房轻度不对称外,其余各例乳房外形良好,未见假体扭曲、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假体边缘不明显。结论双平面隆乳术,假体位于二个平面,此方法适用与各种形态的小乳症,术后乳房形态自然,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陈一松吴晓勇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综合矫正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综合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5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12~34岁,平均年龄18.9岁。根据鼻畸形的不同程度进行鼻肌肉的解剖复位,鼻翼外侧脚悬吊,内侧脚切断移位固定,以及假体塑形后移植,纠正鼻翼和鼻小柱的畸形。结果25例病例术后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植入假体未见明显排异反应。结论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治疗要从软组织及鼻翼和假体植入等多方面进行矫正,才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陈一松吴晓勇徐丽红
关键词:唇裂鼻畸形假体
额颞部小切口中上面部提升术15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额颞部小切口中上面部提升术的手术效果。方法:行额部帽状腱膜下及颞部小切口分离术区,切断且松解部分额肌、皱眉肌,利用PROLINE线拉紧松弛的SMAS达到悬吊除皱目的。结果:额部及眉间皱纹去除较彻底,颞部及眉上提较术前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除皱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在小切口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悬吊的力量,比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陈一松吴晓勇
面部软组织外伤中西医结合急诊美容修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外伤中西医结合美容修复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对85例面部软组织外伤创口(创面)行中西医结合急诊美容修复,采用清创、创周软组织分离、真皮缝合减张、局部皮瓣修复、皮肤移植等方法修复创口(创面)。修复后创口外用中药复春散1号5天,抗感染、促进上皮尽快生长、减少瘢痕形成。结果:85例病例,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月至2年,修复伤口呈极细小线状,基本不见瘢痕,使用局部皮瓣者,对周边组织形态未见影响。结论:尽早使用美容修复合并使用中药复春散1号对面部软组织创伤创口创面的修复极有价值。
吴晓勇陈一松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外伤中西医结合美容
滚针后创面导入积雪甙治疗痤疮瘢痕86例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滚针后创面导入积雪甙对面部痤疮瘢痕的影响。方法利用滚针对面部痤疮后瘢痕进行水平、垂直、左右45°角多方位针刺,在瘢痕创面上形成高密度的细小针眼,针眼内导入积雪甙,术后创面尽量避免太阳暴晒,手术当日创面不接触水。每10 d手术1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瘢痕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86例患者,1个疗程后瘢痕均有明显改善,35例患者外观瘢痕不明显。所有患者瘢痕创面未出现色素减退,15例患者产生少许色素沉着,在术后2~4个月消退。结论滚针后创面导入积雪甙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好。
吴晓勇陈一松
关键词:痤疮瘢痕积雪甙
大光斑、低能量激光辅以还原性谷胱苷肽和积雪甙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光斑、低能量激光辅以还原性谷胱苷肽和积雪甙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使用波长1 064nm、频率10Hz、光斑直径8mm以及能量密度2.0~3.3J/cm^2的大光斑低能量调Q开关激光治疗,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电子注射器面部注射还原性谷胱苷肽,外用积雪甙霜。还原性谷胱苷肽0.3g加入生理盐水溶解为3.5ml,根据面部黄褐斑具体部位调整注射深度0.8~1.2mm,根据黄褐斑范围调整每次注入量,设定返回比例为30%。积雪甙霜外用每日3次,维持全部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0%。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比较P^1>0.05,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比较P^2<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比较P^3>0.05,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P^4<0.05。结论:大光斑、低能量激光辅以还原性谷胱苷肽和积雪甙霜治疗黄褐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吴晓勇陈一松孙碧梅
关键词:激光积雪甙黄褐斑
面部外伤的急诊美容修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整形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6月-2009年8月要求急诊整形的228例面部软组织外伤创面行整形美容修复,采用皮下分离减张、真皮缝合、皮瓣修复等方法,观察创口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228例患者,358处创口均一期愈合,经过3个月~5年的随访,修复伤口呈细小线状,瘢痕不明显,外观满意,五官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颜面部软组织外伤创口创面及时施行急诊美容整形修复术,对面部外观恢复和减少功能的影响均有重要作用。
吴晓勇陈一松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外伤急诊美容
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翼缺损达到形态相对完美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鼻翼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组,分为鼻唇沟任意皮瓣组(A组)和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组(B组)各10例,对2组皮瓣存活、皮瓣外观、皮瓣修复后感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B组病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2年,瘢痕不明显,修复鼻翼无变形,外观形态满意,无臃肿,部分保留神经皮支患者,修复即刻鼻翼感觉已良好,未保留皮神经者皮瓣感觉在半年后逐渐恢复,患者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A组8例皮瓣存活,2例皮瓣末端稍有坏死。4例部分存活,未存活上皮清除后通过自身上皮化修复创面。A组2例病例因术后修复鼻翼臃肿行再次修复,3例鼻翼稍臃肿但未再修复。所有病例修复鼻翼即刻均无感觉,半年后感觉逐渐恢复,创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蒂长转移范围大、修复区域广,皮瓣厚薄适宜,外在皮肤衬里同时修复,修复后鼻翼形态满意,避免了术后皮瓣臃肿二次修复的问题,同时保留了外鼻的感觉功能。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是修复鼻翼全层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李斌吴晓勇陈一松熊猛郭宗科
关键词:鼻翼缺损穿支皮瓣面动脉
A-T皮瓣在睑缘痣修复中的应用25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A-T皮瓣对睑缘痣创面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横径在4.0~9.0mm大小睑缘色素痣采取A-T皮瓣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术后随访3~6个月,切口未见明显眼睑瘢痕,睑缘无畸形形成。结论 A-T皮瓣修复横径在4.0~9.0mm大小的睑缘痣,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吴晓勇陈一松
关键词:外科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