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芳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喷雾冷却
  • 7篇换热
  • 4篇沸腾换热
  • 3篇微槽
  • 2篇喷嘴
  • 2篇微槽群
  • 2篇相变换热
  • 2篇毛细微槽
  • 2篇换热特性
  • 2篇薄液膜
  • 1篇双组份
  • 1篇雾滴
  • 1篇相变
  • 1篇毛细微槽群
  • 1篇可视化
  • 1篇可视化实验
  • 1篇可视化研究
  • 1篇换热效果
  • 1篇混合工质
  • 1篇工质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陈东芳
  • 6篇胡学功
  • 6篇唐大伟
  • 5篇谢宁宁
  • 2篇聂雪磊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2007年传...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流量、换热表面方向对光滑表面喷雾冷却的影响
本文第一次借助高速摄影仪对不同流量下,换热表面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时,换热表面上冷却工质的分布,以及沸腾换热的特点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换热表面方向,即水平向上,水平向下,以及与水平面垂直。研究结果表明:...
陈东芳唐大伟胡学功
关键词:喷雾冷却沸腾换热可视化实验
文献传递
微槽群表面的喷雾冷却研究
相变技术的应用一直不断地出现于新的应用领域,如从冶金工业到半导体器件的冷却。与相变有关的主要冷却技术有池沸腾、流动沸腾和喷雾冷却。在这些冷却技术中,喷雾冷却由于在很小过热度时能产生极高的热流密度(1,000 W/cm2,...
陈东芳
关键词:喷雾冷却VOF方法雾滴薄液膜
文献传递
喷雾冷却与微槽群相变换热相结合的高效相变取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喷雾冷却与微槽群相变换热相结合的高效相变取热装置,涉及微尺度冷却技术,其包括微槽群和喷嘴;直接在发热体外表面需要散热的部位或紧贴发热体散热区域的导热材料表面设置多个毛细微槽,形成微槽群;喷嘴正对微槽群表面,...
胡学功谢宁宁唐大伟陈东芳
文献传递
毛细微槽结构表面的喷雾冷却可视化研究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具有矩形毛细微槽群结构的加热表面进行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冷却与毛细微槽结构相结合可实现高效率的相变换热过程;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槽表面经历了槽面完全被水浸没区、薄...
陈东芳谢宁宁胡学功唐大伟
关键词:喷雾冷却毛细微槽群沸腾换热相变换热壁面温度
文献传递
压力与流量对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是在封闭式喷射腔内,以一次蒸馏水作为工质,结合本文所给出的喷嘴高度H与有效流量G′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对微喷嘴的工质入口压力P和工质有效流量G′对喷雾冷却的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压力P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非常小,而有效流量G′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很大,并且存在一个能使换热效果达到最好的有效流量值。
谢宁宁陈东芳胡学功唐大伟聂雪磊
关键词:喷雾冷却
压力与流量对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的影响
本文是在封闭式喷射腔内,以一次蒸馏水作为工质,结合本文所给出的通过测定喷嘴与加热表面之间距离H来计算到达加热表面的有效流量' G的理论模型,对微喷嘴的工质入口压力P和工质有效流量' G对喷雾冷却的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谢宁宁陈东芳胡学功唐大伟聂雪磊
关键词:喷雾冷却喷嘴换热效果
文献传递
流量、换热表面方向对光滑表面喷雾冷却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本文借助高速摄影仪对不同流量下、换热表面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时,换热表面上冷却工质的分布,以及沸腾换热的特点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换热表面方向,即水平向上,水平向下,以及与水平面垂直。研究表明:喷雾冷却的热流密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换热表面水平向上时,喷雾冷却换热效果最高;当换热表面水平向下时,换热效果最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最高临界热流密度;当换热表面与水平面垂直时,其换热效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陈东芳唐大伟胡学功
关键词:喷雾冷却沸腾换热
毛细微槽结构表面的喷雾冷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具有矩形毛细微槽群结构的加热表面进行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冷却与毛细微槽结构相结合可实现高效率的相变换热过程;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槽表面经历了槽面完全被水浸没区、薄液膜区、部分干洞区和完全干涸区四个不同阶段;低温区主要是界面蒸发传热方式,高温区主要是沸腾换热方式。
陈东芳谢宁宁胡学功唐大伟
关键词:喷雾冷却薄液膜沸腾换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