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积累升级的影响研究
- 2016年
- 国家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国家的要素禀赋,还取决于要素的利用效率。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由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要素禀赋的积累升级和要素利用效率的增长是不同步的。国际贸易可以被分为分工模式和转移模式的贸易活动。在分工模式下,企业藉由其优势要素嵌入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链环节,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难以进入价值链核心生产环节;在转移模式下,价值链主导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整合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虽不能完全攫取高技术环节生产带来的附加值,却能积累价值链中高技术环节所需的要素,为企业进一步价值链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 李传超刘国亮陈东阳
- 关键词:价值链升级竞争优势经济收敛
- 中韩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衡量——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被引量:5
- 2017年
-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位置指数"和"GVC参与度指数"从增加值贸易角度测算比较了1995-2011年期间,中韩两国出口贸易整体和不同技术层次的制造业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参与程度及其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中国已较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虽然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国内间接增加值出口对全球价值链的贡献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其贡献度逐年增加,并且具有一定的攀升趋势;而韩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上游位置,但在部分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且具有一定的下滑趋势。
- 吕冠珠陈东阳张宏
- 关键词:产业经济贸易经济
-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状态及其动态演进——基于前后向产业关联的视角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体系,将前后向产业关联方法结合,使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参与程度、嵌入位置、增值能力、技术水平等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主要状态的动态演进特征进行测算。经测算发现: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以上升趋势为主;主要制造业行业嵌入位置偏低,嵌入位置动态变动与行业技术水平大致呈反向关系;细分行业增值能力变动多样化,高技术行业增值能力下降趋势明显;技术水平虽然增长趋势明显,但是技术静态水平仍明显偏低。
- 陈东阳张宏
-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 中美双边贸易差额再测算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属地与属权融合视角被引量:5
- 2017年
- 以增加值贸易方法为基础,通过属地和属权贸易融合的统计视角,重新估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顺差。通过结构分解技术发现中美需求规模的扩张、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差异和跨国关联的加强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并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自身因素也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存在及持续施加了主动的影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体现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对抗。
- 陈东阳张宏
- 关键词:中美贸易差额结构分解技术
-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衡量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这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结构、质量、技术含量及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等问题的关注.很多研究认为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正在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但此类研究结论是由所选用的衡量方法而造成研究结果的夸大,还是确实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改善所导致,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垂直专业化指标体系和贸易品技术附加值指标,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程度、分工利得和动态利益三个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虽然部分行业较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但分工利得较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虽然表现出了技术水平总体上上升等动态利益的增长,但整体水平仍相当有限.
- 张宏陈东阳吕冠珠
-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