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代庚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东太平洋
  • 7篇东太平洋海隆
  • 6篇N
  • 4篇热液硫化物
  • 3篇同位素
  • 3篇同位素组成
  • 3篇土壤
  • 3篇浅层土壤
  • 3篇层土
  • 3篇成都盆地
  • 2篇东北部
  • 2篇台湾东北部
  • 2篇热液
  • 2篇自然硫
  • 2篇北部
  • 2篇沉积物
  • 2篇烟囱体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陈代庚
  • 8篇张国良
  • 8篇曾志刚
  • 8篇殷学博
  • 7篇汪小妹
  • 7篇王晓媛
  • 3篇马振东
  • 3篇任利民
  • 3篇唐文春
  • 3篇秦兵
  • 2篇周雪梅
  • 2篇胡以铿
  • 2篇刘长华
  • 2篇陈德友
  • 1篇翟滨
  • 1篇陈帅
  • 1篇陈镇东
  • 1篇石学法
  • 1篇余少雄
  • 1篇何玉生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D...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海洋地质、矿...

年份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来源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对成都盆地3 061个浅层土壤样品以元素为变量进行砷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R型因子分析,并选取因子载荷较大的元素作为特征元素组合。在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元素组合来研究砷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的来源有6种,其中龙门山一带晚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沉积岩系和酸性岩浆岩及基性岩、超基性岩是成都盆地浅层土壤的主要来源。相对于后期人类作用而言,自然作用对成都盆地土壤中砷分布特征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秦兵陈代庚任利民唐文春马振东何玉生
关键词:成都盆地
台湾东北部龟山岛热液区自然硫烟囱体的形成
近期,分布在火山岛翼部和海山顶部的浅水海底热液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Prolledesma 等,2005),主要因为它们与陆上的浅成热液矿床相似,对其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元素的循环和热液蚀变的机理,以及海底热液系统及其资源...
曾志刚殷学博陈代庚刘长华王晓媛汪小妹张国良
关键词:台湾东北部
文献传递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Fe-氧羟化物的形成:矿物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9
2007年
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1个站位(103o54.48′W,12o42.30′N,水深2655m)的Fe-氧羟化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Fe-氧羟化物为隐晶质,含少量闪锌矿微晶.与其他海区的Fe-氧羟化物相比,其化学组成的变化范围较小,Fe,Si,Mn含量分别达39.90%,8.92%和1.59%,具有高Cu(0.88%~1.85%)和Co(66×10?6~704×10?6)含量,以及Co+Cu+Zn+Ni>1.01%的特点,微量元素As,Co,Ni,Cu,Zn,Ba,Sr和常量元素Fe,Ca,Mg,Al的含量落在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热液硫化物的变化范围内,反映出其是热液硫化物经次生氧化作用形成的产物.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1个站位Fe-氧羟化物的ΣREE较低(5.44×10?6~17.01×10?6),具有明显的负Ce异常(0.12~0.28),与海水具有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形态,明显不同于热液柱中悬浮物和喷口流体的REE组成特征,表明Fe-氧羟化物形成过程中REE主要来自海水,可构成海水中REE的一个汇.热液柱颗粒物的快速沉淀导致了其REE含量较低和Mn含量偏高,Fe-氧羟化物对海水的吸附作用,使其从海水中捕获了部分V和P等元素.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该站位Fe-氧羟化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低温、有氧条件下的硫化物次生氧化过程,所形成的Fe-氧羟化物与东太平洋海隆13°附近的硫化物平均值相比,具有较高的Fe,Cu,Co含量,和较低的Zn,Pb,Cd含量.
曾志刚王晓媛张国良殷学博陈代庚汪小妹
关键词:矿物学地球化学
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热液硫化物的元素富集与铀系同位素组成被引量:4
2009年
测定了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127°04.5′E,27°15′N,水深1300~1450m)热液硫化物的元素和铀系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含硫酸盐矿物的热液硫化物(样品HOK1和HOK2)具有LREEs相对富集的特点,所研究的热液硫化物样品(除样品HOK1外)属富Zn型热液硫化物.与其他海区的富Zn热液硫化物相比,具有高Zn,Pb,Ag,Cd,Au和Hg含量,低Fe,Al,Cr,Co,Ni,Sr,Te,Cs,Tl和U含量,以及极低的210Pb放射性比度值和210Pb/Pb比值的特点.在以闪锌矿为主的热液硫化物中,稀有元素Hf与U,Mn元素之间以及分散元素Ga与Zn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Au,Ag与Fe-硫化物有关,低温阶段有利于Au,Ag的富集.同时,Fe-Bi之间和Zn-Cd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受矿物组合变化的影响.根据热液硫化物中210Pb/Pb比值(3.99×10-5~5.42×10-5),结合其具有U同位素(238U含量1.15×10-6~2.53×10-6,238U放射性比度值1.07~1.87dpm/g,234U放射性比度值1.15~2.09dpm/g,234U/238U比值1.07~1.14)存在,而232Th和230Th均处于背景水平的事实,得到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热液硫化物样品的形成年龄在0.2~2ka之间.
曾志刚余少雄殷学博王晓媛张国良汪小妹陈代庚
关键词:热液硫化物冲绳海槽
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
曾志刚陈代庚殷学博王晓媛张国良汪小妹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_2O系统布拜图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依据硫化物中矿物组合和热液流体化学组成绘制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2O系统布拜图(Peurbax diagram),阐明了实际情况下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流体由高温至低温的过程中,硫化物中优势矿物黄铁矿的稳定场的演化。结合已有的动力学实验和硫同位素分馏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沉淀硫化物的热液活动过程中形成优势矿物黄铁矿的可能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海底热液系统中,热液流体由高温(T〉200℃)演化至低温(25~200℃)过程中黄铁矿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陈代庚曾志刚翟滨殷学博张国良欧阳荷根
关键词:黄铁矿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被引量:11
2009年
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1个站位(103o54.48′W,12o42.30′N,水深2655m)热液硫化物的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热液硫化物主要由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组成,且在ep-s-1层含有次生氧化形成的针铁矿,为富Zn型硫化物,其稀有元素Li(0.15×10-6~0.30×10-6),Be(0.01×10-6~0.05×10-6),Zr(73.8×10-9~1344×10-9),Nb(8.14×10-9~64.7×10-9),Hf(2.54×10-9~28.0×10-9)和Ta(0.203×10-9~1.21×10-9)含量远低于洋壳,具有相对高Au含量,低Co,Ni,Sr,Cs,Ba,Bi和U含量的特点.热液硫化物中Zn-Cr,Cd-Ga,Cu-P和P-In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而Zn-Fe和Cu-Ba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8).从低温矿物组合到高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的分散和稀有元素(In,Li,Cs等)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且热液硫化物中锌、铁和铜硫化物分别控制了Cd,Cs和P等元素含量的变化.由于海底风化作用,使得含次生氧化矿物的红褐色硫化物氧化层中V,Mn和REE等元素相对富集,使ep-s-1层具有与海水一致的REE配分模式,并对热液硫化物中元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从高温矿物组合到低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Fe含量和δ34S值逐渐增加,Zn含量和铅同位素比值逐渐减小,反映出海水对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逐渐增加.
曾志刚陈代庚殷学博王晓媛张国良汪小妹
关键词:同位素组成热液硫化物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区构造环境上属于快速扩张中心,该区段洋中脊拉张速率达到了12cm/yr,轴部基底平均水深2630m。本文即是对该研究区(103°54.41'W, 12°42.68'N)获得的热液烟囱体硫化物样...
陈代庚
关键词:硫化物
文献传递
东太平洋海隆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的元素赋存状态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对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样品17A-EPR-TVG1、17A-EPR-TVG5做了全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Al、Ca、Fe、Mn、Ti、Ba、Zn、Cu、Sr、V、Mo、U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XRD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的主要矿物形态为黄铁矿,17A-EPR-TVG5沉积物样品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受热液影响明显的17A-EPR-TVG1沉积物中,除Ca、Sr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与残留相中。正常深海沉积物17A-EPR-TVG5中,除Al、Ba、Ti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相及铁锰氧化物相中。稀土元素的顺序提取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有Eu正异常,17A-EPR-TVG5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出现Ce负异常,分别指示了二者形成过程中热液与海水的加入。
李康曾志刚殷学博陈帅王晓媛张国良陈代庚汪小妹
关键词:元素赋存状态表层沉积物海底热液东太平洋海隆
台湾岛东北部龟山岛热液区自然硫烟囱体的成因被引量:6
2007年
用ICP-MS测定了龟山岛热液区自然硫烟囱体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结合其硫同位素组成,研究了自然硫烟囱体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龟山岛热液区自然硫烟囱体,自然硫的含量极高(达到了99.96%),与火口湖和其他火山区的自然硫相比,具有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极低的特点,且其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与龟山岛安山岩类似,进一步证明了龟山岛热液区海底下流体-安山岩相互作用具有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自然硫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反映自然硫烟囱体中的硫来自岩浆去气作用产生的H2S和SO2,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反映出其主要来自龟山岛安山岩,受到了海水组成的影响,是安山岩和酸性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热力学分析表明,在相对低温(<116℃),有氧和酸性的环境中形成了自然硫烟囱体.
曾志刚刘长华陈镇东殷学博陈代庚王晓媛汪小妹张国良
关键词:台湾东北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