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肝损伤
  • 5篇药物性
  • 5篇药物性肝损伤
  • 4篇睡眠
  • 4篇综合征
  • 3篇蛋白
  • 3篇低通气
  • 3篇低通气综合征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通气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睡眠
  • 3篇阻塞性睡眠呼...

机构

  • 20篇深圳市第三人...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 2篇杭州市第二人...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6篇陈军
  • 5篇王险峰
  • 5篇多力坤
  • 2篇赖荣陶
  • 2篇谢雯
  • 2篇唐洁婷
  • 2篇李异玲
  • 2篇朱质斌
  • 2篇刘成海
  • 2篇李志辉
  • 2篇陈金军
  • 2篇郭晓燕
  • 2篇王艳荣
  • 2篇禹弘
  • 2篇陈圆圆
  • 1篇王险峰
  • 1篇马香萍
  • 1篇谢青
  • 1篇叶红
  • 1篇张青堂

传媒

  • 6篇肝脏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肝博士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及D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D(SP-D)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70例(重症病例组36例,普通病例组34例)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的SP-A、SP-D的浓度,分析SP-A、SP-D与手足口病病情的关系。结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普通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中SP-A的含量分别为(224.96±132.29)ng/L、(162.32±116.41)ng/L、(106.76±96.36)ng/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的含量分别为(45.6±29.24)μg/L、(28.02±21.83)μg/L、(18.86±18.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及SPD在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对照组与普通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治疗前后SP-A的含量为(224.0±132.29)ng/L和(157.7±5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的含量为(45.6±29.24)μg/L和(30.2±1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SP-D可作为手足口病合并肺部病变早期可靠的血清标志物,对早期发现重症病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疾病轻重程度、预后的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陈军王险峰王艳荣李志辉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蛋白A肺表面活性蛋白D手足口病
新疆地区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新疆地区四个市区不同民族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对患儿学习与行为的影响以及临床医师对有关儿童睡眠问题的认知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阿克苏市和阿勒泰市4个城市不同民族学校包括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在校儿童、家长和班主任以及22家当地医院的医师就有关睡眠健康、学习行为、睡眠问题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22.01%,其中小学组(6~13岁)为27.55%,中学组(14~16岁)为12.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1,P<0.005);在学龄儿童伴有睡眠问题与不伴有睡眠问题之间,发生学习与行为异常的儿童比率,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P<0.005);儿科医师与非儿科医师对睡眠问题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结论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学龄儿童中有睡眠问题的儿童,伴有学习与行为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问题的儿童;医师对儿童睡眠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儿童睡眠问题的危害性应引起家庭和医务人员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
多力坤.木扎帕尔陈军马香萍
关键词:睡眠问题儿童医师流行病学
深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总结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46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除2月份有零星发病外,全年均散在流行,EV71感染与高热、高白细胞计数、血糖及胸片异常有关。普通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有重症倾向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6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独特,早期诊断、分层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王艳荣王险峰陈丽云张青堂陈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属流行病学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的22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慢性持续性或间歇性咳嗽、咳痰、咯血、杵状指等;入院前多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哮喘或肺结核等;体液免疫异常16例(72.7%),细胞免疫异常15例(68.2%),普通X线胸片显示无异常4例(18.2%),高分辨率CT表现为单纯柱状即表现有双轨征3例(13.6%)、囊状葡萄串状阴影4例(18.2%)、蜂窝状2例(9.1%)、曲张形囊柱状即支气管呈粗细不均的改变6例(27.3%)、棒状或结节状2例(9.1%);病变累及左、右下叶12例(54.5%),右中叶8例(36.4%)。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主要是肺部感染,病程迁延而危重,症状多持续或反复,易误诊或漏诊,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治疗较困难,须采用综合治疗。
陈军多力坤王险峰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儿童
高分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高分辨多层螺旋CT的动态影像特征,探讨高分辨多层螺旋CT在儿童COVID-19诊断、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日至2月16日收治的确诊儿童COVID-19患者38例,疑似病例2例,分析其CT的动态检查特征,并对CT应用于诊断以及疗效的评估价值进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中,30例患者的初次CT检查为阳性。起病时肺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影(16%),磨玻璃影(7%)。CT早期表现:双肺多见,表现为中外肺野或胸膜下区单发或多发结节状斑片影、磨玻璃影;进展期:累及多个肺叶,病灶数目增多,部分病灶范围较前扩大,新发病灶主要累及双肺中下叶、胸膜下,多呈现淡薄的磨玻璃样阴影;吸收期:病变逐渐吸收,病灶数目减少,范围缩小,密度减低。结论儿童COVID-19肺部影像学改变先于临床症状,CT能发现患儿肺部早期病变,有助于提高COVID-19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度,并能反映疗效,对于儿童COVID-19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军王险峰曾佳兴
关键词:儿童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学表现疗效评估
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后出血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出血及血栓消失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彭静涵黄德良禹弘陈军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抗凝出血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64例住院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10mg/d,1次/d,静脉滴注5~7d后,对两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食欲、体温等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疱疹好转消失时间为食欲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45±0.51)d、(3.11±0.1)d、(3.19±0.6)d,均短于对照组相应的三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6.55±1.51)d、(4.09±0.83)d、(5.0±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72.7%)及总有效率(90.9%)均高于对照组(41.9%、9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陈军王险峰王艳荣李志辉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黄素磷酸钠疗效
陈军:用我所学,报效国家——《肝博士》来自抗疫一线的采访报道
2020年
记者:陈教授,您好!我们知道在本次新冠疫情中,您所在的医院为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能够介绍一下医院和你科室收治患者的具体情况吗?
陈词陈军
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病因、临床特点、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IIP的18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部分血清学检测指标与同期来院体检35名儿童(对照组)的血样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8例均未查明与患病有直接关系的确切病因,仅发现与发病有关的背景因素;患儿呈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而致活动受限,干咳、气短,多无发热,有消瘦或体重下降、乏力、纳差,双肺底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Velcro啰音),伴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杵状指为其主要表现;入院前多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哮喘或肺结核等;与对照组相比,多数患儿有血白细胞和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沉(ESR)增快,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异常,α-抗胰蛋白酶(α-AT)减低等特点,胸片表现双肺广泛浸润性改变,(HRCT)以双下肺叶弥漫性网状、蜂窝样、磨玻璃状改变为主,肺功能(>8岁)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血气分析和心电监护仪显示持续性低氧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丙种球蛋白静滴,阿奇霉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等治疗及随访,症状缓解12例,死亡3例,无效自动出院失访3例。结论 IIP病因多不明确,病程迁延而危重,症状多持续或反复,易于误诊或漏诊,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关键,尽管治疗比较困难,综合治疗仍能使部分患儿症状得到控制,肺组织活检在儿科实施尚有难度。
多力坤.木扎帕尔米娜瓦尔.伊米提陈军
关键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儿童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严重贫血2例
2022年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过程中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对措施,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贫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贫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为26岁男性,抗病毒的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17 g/L,在治疗第4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第19周下降至最低值41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至132 g/L;病例2为40岁男性,抗病毒治疗方案为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基础血红蛋白123 g/L,在治疗第8周开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在治疗第17周下降至最低值68 g/L,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及注射重组人促红素后可逐渐上升至108 g/L,再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出现血红蛋白再下降现象,遂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血红蛋白自行上升至110 g/L。结论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贫血,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并对症治疗后血红蛋白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监测,及时治疗。
陈圆圆陈川铁陈军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贫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