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晞
-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血管内治疗患者术中血压变异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血管内治疗患者术中血压变异对患者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及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术中血压。血压变异参数包括:分别计算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患者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患者远期预后,0~2分提示预后良好。次要预后评价指标为血管内治疗术后1周内出血转化,包括出血性脑梗死、脑实质出血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在116例患者中,72例(62.1%)患者获得良好预后。44例患者(37.9%)术后1周内发生梗死后出血转化,其中27例患者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17例表现为脑实质出血,9例(7.8%)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收缩压极差(OR:0.976,95%CI:0.943~0.992,P=0.010)、收缩压变异系数(OR:0.903,95%CI:0.823~0.992,P=0.033)、舒张压极差(OR:0.937,95%CI:0.894~0.985,P=0.01)、舒张压变异系数(OR:0.873,95%CI:0.785~0.970,P=0.012)与远期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术中收缩压最大值(OR:1.037,95%CI:1.005~1.070,P=0.024)、收缩压平均值(OR:1.051,95%CI:1.013~1.091,P=0.009)、舒张压最大值(OR:1.088,95%CI:1.031~1.148,P=0.002)、舒张压平均值(OR:1.116,95%CI:1.041~1.196,P=0.002)与出血性梗死发生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内治疗术中血压变异越大,远期预后越差,术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血管内治疗术中血压管理尤为重要。
- 阮婕殷聪国殷聪国夏文卿李凌菲桑红菲陈子晞陈子晞
- 关键词:血压变异血管内治疗预后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被引量:2
- 2008年
- 陈子晞陈怀红
- 关键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大麻素内源性PARKINSON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 脑梗死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40例亚急期患者血浆BNP与CRP浓度,并以30例健康自愿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亚急期(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CRP含量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在非大面积梗死组中后循环梗死组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前循环梗死组(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陈子晞陈怀红陈琳迪
- 关键词:脑钠肽C-反应蛋白
- 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综述国内外在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替加环素""耐药"等为关键词,使用布尔逻辑算符"and"进行检索,收集从2004-2013年以来有关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结果: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中占重要地位,参与耐药形成的外排泵家族包括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ND)家族、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MATE)家族与主要易化子(MFS)超家族。在医院常见的革兰阴性耐药菌如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家族外排泵是介导上述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在革兰阳性致病菌中,MATE家族参与替加环素耐药性的产生;而主要MFS超家族中的TetA外排泵仅介导沙门氏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结论: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现象有增多趋势,临床上应慎重、合理地使用替加环素;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中占关键地位,进一步研发外排泵抑制剂,可遏制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发生。
- 陈子晞陈方慧
- 关键词:替加环素耐药主动外排系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收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19例纳入研究。记录休克发生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休克发生后90 d内的生存状况。结果死亡组RDW的均值高于存活组,RDW异常组病死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RDW正常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0 d,而RDW异常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APACHEⅡ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DW每增加l%,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122倍。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RDW、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独应用各项指标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的效能最高(AUC=0.873),RDW的预测能力(AUC=0.723)次之,SOFA评分最差(AUC=0.687)。而RDW联合APACHEⅡ评分则能带来更大的预测效能(AUC=0.894)。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RDW升高增加死亡风险;在APACHEⅡ评分体系中加入RDW因素,可以提高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 陈子晞许国根王弋章浩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感染性休克预后
- 早期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 2016年
- 多发伤是严重创伤的主要类型,也是年轻人主要死亡原因,研究[1]表明,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占10.2%-62.0%,心肌挫伤是多发伤合并胸部外伤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可表现为顽固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和反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2-3],早期及时诊断,有利于心肌挫伤的治疗,改善预后[4]。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诊断心肌损伤的主要生化指标,但二者均在心肌损伤后6-8h才能检测到[5],且其血液浓度正常参考值差异较大,对于创伤病程小于6h的胸外伤患者,
- 陈方慧王弋肖晨陈子晞周悦婷赵雪
- 关键词:多发伤胸部外伤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免疫反应与血管性痴呆被引量:4
- 2006年
-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其中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可导致智能损害已得到公认,而近年来发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的组织学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目前能确定免疫系统及免疫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故炎症因子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探索血管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 陈子晞陈怀红
- 关键词:痴呆细胞因子阿尔茨海默病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在ACI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于发病72 h内、第7 d及第14 d测定病例组(91例AC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卒中亚型的VEGF表达。结果:病例组在发病72 h内、第7 d及第14 d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各时点血清VEGF水平高于小面积组(P<0.01);心源性栓塞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7 d、第14 d高于小动脉闭塞组(P<0.05),但在入院72 h内无显著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其它两个亚组无显著差异。VEGF与CRP(r=0.372,P<0.05)、WBC(r=0.647,P<0.01)、NIHSS评分(r=0.448,P<0.05)之间呈正相关,与2周时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没有相关性(r=0.193,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再灌注损伤以及修复病理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梗死缺血缺氧严重程度及预后。
- 章燕幸陈怀红闻树群陈子晞陈琳迪王黎萍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血管意外C-反应蛋白质NIHSS评分
- P-J综合征并发肠套叠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P-J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病,该病于1921年由Peutz首先描述.28年后Jeghers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1954年被命名为Peutz-JeghersSyndrome (PJS),PJ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为二十万分之一[1-2],临床诊断困难,常合并肠套叠而引起肠梗阻手术后而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P-J综合征并发肠套叠病例,结合文献资料及诊断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 叶静陈方慧金慧成王弋肖晨陈子晞
- 关键词:P-J综合征肠套叠并发诊治黑斑息肉病
- 替加环素治疗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与感染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应用替加环素与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7月住院期间应用替加环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预后、细菌培养结果、所用抗菌药物种类及应用替加环素后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部位和类型及替加环素用药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替加环素的19例患者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定植与感染6例,应用替加环素至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的中位时间11 d。结论在应用替加环素的过程中需警惕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或感染。
- 陈子晞王弋
- 关键词:替加环素铜绿假单胞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