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富国

作品数:3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公共精神
  • 6篇政治
  • 6篇教育
  • 6篇公共
  • 4篇主义
  • 4篇公共领域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社会主义
  • 3篇视域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伦理
  • 3篇公共利益
  • 3篇公共性
  • 3篇和谐社会
  • 2篇大众化
  • 2篇道德
  • 2篇舆论
  • 2篇哲学

机构

  • 3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1篇南昌工程学院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5篇陈富国
  • 9篇陈付龙
  • 5篇黄晓妹
  • 2篇罗斌华
  • 1篇王雨辰
  • 1篇洪恩强
  • 1篇刘步英
  • 1篇胡盛华

传媒

  • 4篇党史文苑(下...
  • 3篇理论与改革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 2篇长白学刊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南昌师范学院...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老区建设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类型及其启示
2017年
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公民网络公共参与的新进程,改变着公民公共参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公民网络公共参与的理性度和与事件的关联度出发,分析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类型,探究网络公共参与的行为特征与基本途径进而得出相关启示,对于促进网络理性公共参与,推进网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陈富国郭立平
关键词:公民理性法治文明
当代中国乡村公共精神现状与培育对策
2016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跨入转型时期,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吁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厘定了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乡村公共精神的独特性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村民展现出的对村民公共利益的认同与维护的一种理念;其次从治理视阈论证当前乡村公共精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萎缩和农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最后从治理视阈对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潘胜楠陈富国
关键词:农民乡村公共精神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向度被引量:1
2012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是一个世界与民族视野相互交融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双重生成的过程。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考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由此,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命的内在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群众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运动三个维度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而回答了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目的所在。
陈富国胡盛华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重要意义被引量:23
2017年
实现从通过要素投入型不可持续发展到科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转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只有树立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的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才能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规范人的实践行为,保持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除了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之外,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法律、法规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既立足于推进中国新型发展道路的作为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是立足于全球环境治理、超越了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的作为境界论的生态文明思想。
王雨辰陈富国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
公共精神生成的中西比较:现代国家治理视界的观照被引量:2
2017年
公共精神兴衰与公共领域兴衰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不同关系组合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规制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也规制着公共精神的发展。基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界,观照公共精神生成的中西实践,可以看出二者在利益立场、现实底板和价值导向等层面存在异质性,在生成空间、生成进路与生成力量等层面存在交集性。从二者比较中也可以得出现代公共精神生成需要市场正义、政治正义、文化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力量支持。
陈富国潘胜楠
关键词:公共精神公共领域中西
普遍公共精神的现代建构: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被引量:7
2007年
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时期,出现了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剧烈震荡性的普遍公共精神的现代缺失。面对普遍公共精神的现代缺失,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努力构建现代公共精神,尽快实现公共精神的现代转型。由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就是首先从学理层面探讨在当前的社会,寻求普遍的公共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笔者认为,诠释这个问题,需从价值分化、寻求共识、沟通与对话、社会整合四个层面出发。
陈付龙陈富国
关键词:公共精神社会整合
论伦理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从认识和理论层面推进到实践层面,因此,在实然和应然的层面解决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是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正义、权益共享、共生共在的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
陈富国陈付龙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正义
伦理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探析
2006年
法学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法律技能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伦理教育。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法科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的过程中,法律技能与伦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选择。
陈富国
关键词:法学教育伦理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图景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人类社会公共性的渐次展开与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认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坚守其阶级性与政治性,也需要关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澄明与确证当今社会人类公共性存在的真实图景与理想信念,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品格,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创构与人本性关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回应能力。为此,在公共性日益铺展与丰富的当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朝着交往的公共性转变、真实公共性的思维立场、培育公共人的目标预设等现实问题迈进。
陈富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人
生态视域下公共精神的阙如与提升
公共精神的"公共性"本质在于其关注公共利益,追求公共价值。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性问题,生态关怀是公共精神的应有之义。然而,观照现代人类文明历程,人类以群己之私架空公共利益,造成生态利益与公共利...
黄晓妹陈富国
关键词:生态性公共精神公共利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