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钧 作品数:92 被引量:23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神经外科患儿Retcam眼底检查202例分析 钱晶 程海霞 姚家奇 周璐 陈志钧 王刚22例儿童眶周及眼眶蜂窝组织炎症的诊疗体会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眶周及眼眶蜂窝组织炎症(蜂窝织炎)诊断治疗的难点要点。方法对该院2009年12月 ̄2010年7月临床诊断的22例儿童眶周及眼眶蜂窝织炎进行足量广谱抗感染治疗、合理应用激素、脓肿切开引流及各种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结果 21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疗效,除1例转院失访患儿,余均眼部及全身症状消失,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C T是鉴别眶周及眼眶蜂窝织炎的有效手段,两者都需尽早合理控制感染,防止眶周蜂窝织炎向眼眶蜂窝织炎发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 周青 陈志钧关键词:儿童 眼眶 眶周 蜂窝织炎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阈值期或阈值前期ROP32例(62眼),确诊后48h内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制定随访计划,对注射后无效果或者复发的患儿,重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或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随访时间8~23周。结果治疗后31例(60眼,96.77%)有效。其中23例经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而治愈;1例术后复查未见明显好转而予转诊,外院重复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后病情控制;有8例术后复发合并视网膜增生转外院接受激光光凝。注射后出现视网膜出血3例,余未发现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OP安全有效,对于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儿,更具优势,部分需联合视网膜光凝。 程海霞 钱晶 陈志钧关键词: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ROP筛查的ELBWI 53例和VLBWI 974例,比较ELBWI和VLBWI的ROP发生率,ROP组与非ROP组以及轻症与重症ROP组的出生体质量、胎龄和性别。结果 53例ELBWI中检出ROP 23例(43.4%),其中重症15例(28.3%);974例VLBWI中检出ROP 177例(18.2%),其中重症33例(3.4%)。ELBWI和VLBWI的RO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9,P<0.001);ROP组与非ROP组的出生体质量(χ2=20.39,P<0.001)、胎龄(χ2=50.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症与重症ROP的出生体质量(χ2=24.21,P<0.001)、胎龄(χ2=53.6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BWI与VLBWI相比,具有更高的ROP发生率和重症率;胎龄≤28周、低出生体质量等是ROP的危险因素。 梅芳 陈志钧关键词: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出生体质量 胎龄 142例儿童眼眶皮样囊肿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 目的分析儿童眼眶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儿童医院眼科2017 年01 月至 2018 年12 月经眼眶CT 检查后诊断为眼眶皮样囊肿收住入院,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眼眶皮样囊肿患儿,分析患者的临床特... 程海霞 陈志钧 符竹君 宋德胜关键词:儿童 眼科 皮样囊肿 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2月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4周或纠正胎龄3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结果 178例早产儿发生ROP11例,发生率为6.18%。对178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机械通气、输血史、呼吸暂停、PDA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吸氧、呼吸暂停及机械通气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发生的根本原因,预防早产,防治早产儿的各种并发症、规范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 邹芸苏 程锐 封云 赵莉 陈志钧 梅芳 周晓玉关键词:视网膜病 早产儿 胎龄 出生体重 氧疗 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眼科被确诊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3例137眼,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44例88眼,行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R)术49例49眼。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近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及双眼注视偏爱,行BLR-rec或R&R,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后1 d、1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术后1∽3 d及术后1个月,R&R组的整体疗效均优于BLR-rec组(χ2=6.324,P=0.042;χ2=6.747,P=0.034)。BLR-rec组欠矫率在术后1∽3 d及术后1个月均高于R&R组(χ2=5.959,P=0.015;χ2=6.461,P=0.011),正位率及过矫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远期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两组看远及看近斜视度的差异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两组获得正常近立体视功能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结论 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应首选R&R。 陈娟 陈志钧 梅芳关键词:外斜视 儿童 眼外科手术 儿童双眼复视239例的病因及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239例儿童双眼复视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主诉双眼复视患儿2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4例;年龄3~18(10.2±3.68)岁。对其临床表现、复视特征及复视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双眼复视患儿多伴有上睑下垂、视力下降及眼痛,常常遮挡一眼或采用代偿头位。以水平复视(180/239)及持续性复视(174/239)多见。多数合并明显或轻度斜视(207/239),部分患儿需反复交替遮盖或遮盖一眼后发现眼位偏斜(15/239)。病因主要以非麻痹性斜视为主(138/239),22例发现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9.2%)。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所致复视往往较非麻痹性斜视和颅神经麻痹性复视更易合并神经系统症状(χ^(2)=6.16,12.78;P=0.012,<0.001)。治疗以手术及配戴三棱镜为主。结论双眼复视多由非麻痹性斜视引起。部分患儿双眼复视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其为危及视力或生命的疾病。 宋德胜 杜以霞 钱晶 陈志钧关键词:眼位 儿童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与疗效观察 尚婉媛 陈志钧 程海霞单侧截除-后徙术与折叠-后徙术治疗外斜视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比较单侧内直肌截除联合外直肌后徙术(RR)与单侧内直肌折叠联合外直肌后徙术(RP)治疗外斜视的有效性。方法:循证医学研究。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数据库,检索日期2011-08/2021-08。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成功率和术后斜视度。优势比(OR)和均数差(MD)及95%置信区间(CI)作为计量资料及连续变量统计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和5篇回顾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P组与RR组相比,手术成功率相似(OR=0.65,95%CI:0.39~1.07,P=0.09);两组之间不良预后发生率(欠矫率和过矫率)无差异(OR=1.59,95%CI:0.92~2.74,P=0.10;OR=4.43,95%CI:0.69~28.18,P=0.12);RP组与RR组比较,术后斜视度与外斜漂移量亦无差异(MD=0.75,95%CI:-0.27~1.76,P=0.15;MD=-0.34,95%CI:-1.30~0.63,P=0.50)。结论:RP与RR手术成功率与术后不良预后发生率接近,且两种手术术后斜视度与外斜漂移量无显著差异,RP手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外斜视的手术方式。 宋德胜 李惠 钱晶 陈志钧关键词:外斜视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