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生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2篇穗芽
  • 2篇重组自交系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酶活性
  • 1篇性状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生理分析
  • 1篇生理学
  • 1篇生理学研究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座位
  • 1篇水稻灌浆
  • 1篇水稻灌浆期
  • 1篇穗期
  • 1篇相关性状
  • 1篇酶活性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4篇陈海生
  • 4篇陶龙兴
  • 4篇王熹
  • 3篇谈惠娟
  • 2篇郑康乐
  • 2篇庄杰云
  • 2篇黄效林
  • 2篇杨长登
  • 1篇闵绍楷
  • 1篇沈波
  • 1篇金千瑜
  • 1篇程式华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穗芽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18
2006年
利用305个株系组成的源自籼稻品种中156和谷梅2号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水稻穗芽性状的QTL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以穗芽指数及相关指标作为穗芽性状的表型值,采用QTL Mapper1.01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共检测到控制穗芽指数的3个加性效应QTL,分别位于第2、9、11染色体上;控制穗芽速率的加性效应QTL3个,分别位于第1、3、6染色体上;控制穗穗芽率的加性效应QTL3个,分别位于第1、9、10染色体上;控制粒穗芽的加性效应QTL2个,分别位于第9、11染色体上。还检测到3对影响穗芽指数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QTL;3对控制穗芽速率的上位性QTL和3对控制粒穗芽率的上位性QTL。
陈海生陶龙兴王熹黄效林庄杰云郑康乐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座位水稻
水稻耐(避)穗期高温伤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陶龙兴杨长登沈波王熹陈海生金千瑜谈惠娟
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在杭专家,于2007年4月对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科研农业项目“水稻耐(避)穗期高温伤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05C22019)进行通讯验收,...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
灌水方式对水稻灌浆期光合物质运转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6
2005年
在可控条件下设计了水稻灌浆期间灌溉稻田旱作的3 种灌水方式,形成3 种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9308 和两优培九碳水化合物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植与干-湿条件下,茎鞘的贮藏物质或剑叶的光合产物运输率分别为60%与90%,旱作条件下碳水化合物输出率明显降低(P<0.01)。水植与干-湿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灌浆成熟期间籽粒是吸收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籽粒吸收叶鞘贮藏标记物50%和叶片光合物质80%。但在旱作条件下,籽粒摄取力显著下降,分别下降约10%和20%。干旱胁迫致使杂交组合劣势粒碳水化合物摄取能力的下降,是稻株结实率和充实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海生陶龙兴王熹黄效林谈惠娟程式华闵绍楷
关键词:灌水方式水稻灌浆期
关于水稻穗芽的生理学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利用重组自交系籼稻中-156/谷梅2号304份株系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营造高温、高湿的小气候,以“穗穗芽率”及“粒穗芽率”为指标,筛选易发生穗芽与不易发生穗芽的极端材料,比较研究重组自交系亲本与各供试株系籽粒在穗芽发生期间的生理差异。结果表明,该重组自交系母本谷梅2号比父本中-156易穗芽,在正常成熟过程中籽粒内源GA1含量水平高于中-156,ABA含量水平低于中-156;谷梅2号籽粒淀粉酶活性也高于中-156。花后15 d至完熟的籽粒灌浆期如遇高温、高湿条件,谷梅2号及易穗芽的株系籽粒内源GA1随雨日渐增,增幅高于中-156及不易穗芽的株系,同时其淀粉酶活性回升,在正常成熟过程中花后15 d后籽粒中淀粉酶活性与日渐降,但其幅度远高于父本中-156及不易穗芽的株系,这种变化可能是易穗芽的亲本与株系对高温、高湿敏感诱发穗上发芽的主要生理基础。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陈海生杨长登庄杰云郑康乐
关键词:穗芽生理分析淀粉酶活性重组自交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