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环

作品数:26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心肌
  • 6篇再灌注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灌注
  • 5篇糖尿病大鼠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血管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紫癜
  • 4篇细胞凋亡
  • 4篇灌注损伤
  • 4篇病毒
  • 3篇血细胞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广东省体育运...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6篇陈环
  • 10篇李文益
  • 10篇薛红漫
  • 9篇岑丹阳
  • 8篇苏浩彬
  • 8篇孟哲
  • 7篇夏焱
  • 7篇郭海霞
  • 6篇马国川
  • 4篇梁立阳
  • 4篇檀卫平
  • 4篇麦贤弟
  • 3篇吴葆菁
  • 3篇黄花荣
  • 2篇何展文
  • 2篇麦友刚
  • 2篇曾巧慧
  • 2篇梅志勇
  • 2篇刘勇
  • 2篇李静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新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 ,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NRD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 将 45例产前证实胎肺不成熟的早产孕妇分为两组 ,研究组 15例 (其中 1例双胎 )将PS制剂注入羊膜腔内 ,并于数小时内结束分娩。对照组 3 0例产前不予PS注射。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NRDS的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别。 结果 研究组分娩新生儿 16例 ,对照组 3 0例 ,两组新生儿Ap 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胃液泡沫试验显示胎肺成熟的比率研究组为 56.3 % (9/ 16) ,对照组 13 .3 %(4/ 3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研究组新生儿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的比率为18.8% (3 / 16) ,NRDS的发生率为 6.3 % (1/ 16)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60 % (18/ 3 0 )和 3 6.7%(11/ 3 0 ) ,P <0 .0 5。研究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均值为 (3 2 .4± 7.6)d ,比对照组 (42 .0± 15.7)d短约10d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两组新生儿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孕妇和新生儿均未发现由PS所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结论 羊膜腔内注射PS可显著地降低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和CPAP的使用率 ,缩短住院时间 。
张建平王英兰王蕴慧张睿陈环苏浩彬
关键词: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生长发育指标与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量的关系和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患儿生长发育指标落后情况,以及血清铁蛋白(SF)定量、每次输血前Hb量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对59例重型β地贫(地贫组)患儿和48例同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检测生长参数:身高[计算身高标准差分值(SDS)]、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Hb量、SF定量,青春发育分期采用Tanner分期方法分期。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型β地贫患儿组身高SDS、Hb量、SF定量水平均显著降低(t=-7.084,-25.771,11.928Pa<0.01),而BMI无显著性差异(t=-0.326P>0.05)。青春期发育程度中,在重型β地贫组(10~14岁)21例患儿中仅2例开始发育,且均为Tanner2期,而对照组(10~14岁)24例中全部开始正常发育,重型β地贫患儿发育显著落后。患儿身高SDS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88P<0.01),与每次输血前Hb呈正相关(r=0.219P<0.05),与SF无相关性(r=0.033P>0.05)。结论重型β地贫的生长和发育指标均落后于正常同龄儿,年龄越大,落后越明显。其生长发育异常与患儿体内铁超负荷有关。患儿平时保持Hb水平相对高值,正规采用去铁胺等祛铁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儿最终身高和发育水平。
孟哲梁立阳黄丽云郭海霞陈环刘勇李文益
关键词: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
黄芪颗粒对哮喘病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黄芪颗粒对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病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哮喘病儿42例,予黄芪颗粒口服,病儿3a以下,2g,hid;3~6a,3g, bid;7~14a,4g,bid;30d为一个疗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小儿。检测健康小儿和治疗前后病儿外周血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IgE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IL-4和Ig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12和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IL-4下降了(31±s7)ng·L^(-1),IgE下降了(49±10)kU·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IL-12上升了(1±5)ng·L^(-1),IFN-γ上升了(0.2±0.5)μg·L^(-1),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L-4和IgE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IL-12和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哮喘病儿外周血IFN-γ和IL-12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g-E水平明显升高。黄芪颗粒治疗后对IL-4和IgE有较好的下调作用,而对IFN-γ和IL-12的上调作用较弱。
黄花荣刘甜甜陈环
关键词:哮喘膜荚黄芪免疫球蛋白E
热毒宁抑制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IL-8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NHBE)分泌白介素(IL)-8的影响。方法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毒力鉴定,建立并鉴定RSV感染NHBE的体外细胞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
蓝丹檀卫平陈环吴葆菁麦贤弟
采用噬血细胞综合征-04方案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5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 观察噬血细胞综合征(HLH)-04方案治疗儿童HLH5例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HLH患儿5例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对以鬼臼乙叉甙(VP16)为基础的免疫化学方案治疗的反应及转归。结果 HLH患儿5例中4例在早期治疗阶段完全缓解(CR),CR时间17~22d(平均18.8d);另1例规则采用VP16治疗84d未CR,改用鬼臼甲叉甙(VM26)于d130CR;病例均存活9~11个月,目前仍CR。1例治疗14d时出现手足震颤,怀疑为环孢素(CSA)不良反应,改用骁悉替代后手足震颤消失。结论 儿童HLH可通过采用HLH-04方案的免疫化学治疗,早期得以有效控制。
薛红漫何展文岑丹阳陈环李文益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
黄芪浸膏粉诱导Jurkat clone E6-1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利用黄芪浸膏粉(黄芪)诱导白血病细胞Jurkat clone E6-1(Jurkat)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不同浓度(0~12.5 mg/ml)黄芪与Jurkat孵育120小时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黄芪10 mg/ml与Jurkat孵育120小时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中caspase 3、9活性变化及Bcl-2含量改变.结果①黄芪诱导Jurkat凋亡,随剂量的增加,活细胞逐渐减少.在12.5 mg/ml时凋亡达高峰,为(80.55±1.82)%,并出现坏死细胞,为(12.49±1.88)%.②黄芪诱导Jurkat凋亡伴有caspase3、9的激活,caspase3由(0.57±0.16)%升至(84.53±4.85)%;caspase9由(0.25±0.16)%升至(20.72±4.87)%,caspase抑制剂zVAD-fmk在抑制caspase3、9激活的同时抑制细胞凋亡发生.③黄芪对Jurkat中Bcl-2含量无影响,黄芪作用前后Bcl-2含量分别为(21.20±0.12)%、(24.81±0.14)%.结论黄芪通过不依赖Bcl-2的途径诱导Jurkat凋亡,在此过程中,caspase3、9的激活十分重要.
薛红漫孟哲郭海霞陈环李晓园陈凤英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
18例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8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94.4%)、肝脾淋巴结肿大(77.8%)、外周血细胞减少(>61.1%)、肝功能异常(88.9%);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3例治愈,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关键。
薛红漫刘勇岑丹阳何展文陈环李文益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
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测定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不同周期精尿病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 R)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及血浆一氧化氮(NO)变化的关系。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 I/R后梗死面积;用T/BARS法测定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 STZ处理后2周,糠尿病组(2WD)心肌梗死面积比对照组(2WC)明显缩小,STZ处理后16周(16WD),梗死面积比对照组(16WC)增加;心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产物 2WD组较2WC组低,但是在16WD组中较16WC组显著增加;血浆NO水平2WD组较 2WC组增高,但是16WD组较16WC组显著减少。结论 STZ诱导的大鼠急、慢性期糖尿病对心肌I/R损伤呈现相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大鼠急、慢性期糖尿病相反的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及NO改变而引起。
夏焱马国川罗向阳陈环苏浩彬岑丹阳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小干扰RNA的设计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2007年
目的寻找并探讨干扰效果强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以抑制白血病细胞。方法设计人VEGFR-2siRNA,并转染HL60细胞,MTT法筛选最有效siRNA;合成VEGFR-2shRNA,并构建VEGFR-2shRNA表达载体;比较VEGFR-2shRNA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后干扰的效果。结果筛选出最有效siRNA;VEGFR-2shRNA正确正向克隆入pENTR TM/U6,成功构建VEGFR-2shRNA表达载体;以其将VEGFR-2shRNA瞬时转染入HL60细胞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为84.9%,P<0.01;VEGFR-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必要和有效的筛选机制,才能找到抑制效果相对高的siRNA靶序列;VEGFR-2shRNA表达载体可在细胞内简单、快速地克隆shRNA,VEGFR-2的表达抑制率高。
郭海霞薛红漫黎阳孟哲陈环李文益
关键词:小干扰RNAHL60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并随访8例HSP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的VEGF水平)以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VEGF水平,比较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HSPN患儿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血清VEGF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①HSP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90.5±59.9)及(229.0±66.6)pg/m l,P<0.01;②HSPN组的VEGF水平高于非HSPN组,分别为(320.0±57.6)及(273.0±55.3)pg/m l,P=0.02;③HSP患儿急性期的VEGF水平高于缓解期,分别为(290.7±69.0)及(219.7±66.5)pg/m l,P=0.04;④HSPN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尿MA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HSPN患儿发生蛋白尿有关。
曾巧慧梅志勇梁立阳陈环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