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丁酸
  • 2篇动功
  • 2篇运动功能恢复
  • 2篇缺血
  • 1篇蛋白
  • 1篇低血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管理
  • 1篇血糖监测
  • 1篇血性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化
  • 1篇再灌注
  • 1篇神经再生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艳
  • 3篇李长清
  • 1篇龚放
  • 1篇赵锡丽
  • 1篇牛陵川
  • 1篇刘圣山
  • 1篇李志勇
  • 1篇黄莹
  • 1篇杨刚毅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激光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庆地区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根据区域内的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糖尿病防治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患者血糖大数据分析,评价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趋势,了解住院患者血糖监控的薄弱环节,从而指导临床血糖管理。方法:基于多中心的信息化血糖管理平台,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共1060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床旁血糖数据,采用群体模型(population model)、个体模型(patient model)、人-时模型(patient-day model)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构成比:高血糖、低血糖、理想血糖占比等情况。结果:共收集快速床旁监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糖数据253738个,采用群体模型分析,高血糖达38.3%,理想血糖仅占20.5%;采用个体模型分析,住院期间曾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占13.2%,其中曾出现严重低血糖的患者占1.2%,发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低血糖患者的9.4%;采用人-时模型分析,理想血糖的患者人时数为49.6%,高血糖发生率为60.2%,严重高血糖发生率为18.8%。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血糖占比低,高血糖占比高,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高血糖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传统内分泌科被动会诊模式导致部分高血糖事件处理不及时。所有时间段均发生了低血糖事件,且部分患者发生了严重低血糖事件,午餐前与空腹为高发时段,晚餐前血糖监测频次低。
周蒙蒙龚放赵锡丽杨刚毅李志勇杨增群陈艳
关键词:血糖监测血糖管理高血糖低血糖
Nogo—A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2008年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其中Nogo—A是少突胶质细胞合成的一种重要抑制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模型中,Nogo—A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针对Nogo—A及其下游通路的治疗措施,能有效促进轴突再生和改善神经结构可塑性,促进功能恢复,为人类脑血管病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陈艳李长清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再生
双丁酸环腺苷酸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环腺苷酸类似物——双丁酸环腺苷酸(db-cAMP)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轴突再生、患肢运动功能恢复、RhoA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I/R对照组、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和脑室注射db-cAMP组(db-cAMP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脑室灌注在造模前完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和RhoAmRNA的表达,用ZeaLonga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脑I/R对照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GAP-43mRNA的表达在造模术后6h略有降低,第24小时开始增高,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开始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脑I/R对照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RhoAmRNA表达于造模术后6h开始增高,第48小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第7天和14天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db-cAMP组大鼠缺血灶周边组织GAP-43mRNA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第7天最显著(P<0.05,P<0.01)。db-cAMP组大鼠缺血灶周边组织RhoAmRNA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P<0.05,P<0.01)。脑I/R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db-cAMP组大鼠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相同变化趋势,db-cAMP组大鼠在造模术后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db-cAMP能够促进脑I/R损伤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抑制RhoA信号通路活动有关。
牛陵川李长清陈艳刘圣山黄莹
关键词:轴突再生RHOA生长相关蛋白-43
db-cAM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脊髓束可塑性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双丁酸环腺苷酸(db-cAM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结构可塑性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参照Montoya设计的"楼梯测试"对大鼠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定,BDA顺行性示踪方法观察皮质脊髓束可塑性变化。结果:大鼠运动功能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BDA顺行性示踪见颈膨大处跨过脊髓中线支配患侧前角的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db-cAMP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结构可塑性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陈艳李长清
关键词:运动功能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