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与比较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生存期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6.24±4.6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24.23±3.9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1,P=0.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χ2=8.00,P=0.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治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能提高治疗后有效率和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艳姚超
- 关键词: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妇科恶性肿瘤生存期安全性
- 十堰市未婚女性重复流产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十堰市未婚女性进行重复流产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十堰市未婚女性进行人流术危害教育;选择同期意外妊娠妇女进行术前专人咨询宣教,术后跟踪随访等干预措施,统计的2013年全年的人流量、重复流产量以及未婚女性流产后康复情况,与2012年全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2013年实行术前专人咨询宣教、术后跟踪随访等干预措施以来,重复流产率明显下降,年人流量5000人次左右,重复流产率由30%降至5%~8%。结论未婚女性进行重复流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重复流产次数,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陈艳刘燕
- 关键词:未婚女性重复流产干预
- 二甲双胍联合罗氟司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罗氟司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3例肥胖型PCOS患者,按照患者先后治疗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前25例患者)和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氟司特治疗,后28例患者)。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测量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雄烯二酮、总睾酮和游离睾酮。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和腰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游离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以及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氟司特联合二甲双胍进一步减轻肥胖型PCOS患者的体质量,为PCO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 姚超陈艳全燕
- 关键词:二甲双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囊卵巢综合征
- 益母缩宫颗粒防治早孕患者药流后异常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母缩宫颗粒防治早孕患者药流后异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药流的84例早孕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照组在孕囊排出2 h后予肌注缩宫素+口服诺氟沙星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母缩宫颗粒,比较两组药流前后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流产结局,记录两组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时间和阴道出血量。结果药流1周,观察组患者的P、HCG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6.11±1.22)μg/L、(425.22±221.23)IU/L vs(7.87±1.01)μg/L、(745.36±201.76)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54.76%,流产失败率及清宫率分别为7.14%、9.52%,均低于对照组的23.81%、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经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9.31±4.26)d、(29.85±5.23)d、(5.48±1.26)d vs(13.15±5.17)d、(36.67±7.44)d、(6.23±1.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大所占比例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孕药流后阴道异常出血的防治中,采用益母缩宫颗粒可下调孕激素表达,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月经恢复。
- 刘燕陈艳
- 关键词:早孕药物流产阴道出血
- 脯氨酸肽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究脯氨酸肽酶在多囊卵巢综合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3例PCOS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5例女性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清进行脯氨酸肽酶活性、TOS、TAS、OSI、LH、FSH、T和PRL的测量。结果观察组脯氨酸肽酶活性明显多于对照组;TOS和OSI在观察组中较对照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LH、PRL和T激素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显著升高,结合TOS和OSI的升高提示PCOS患者可能会有动脉样硬化的不利事件发生。
- 姚超陈艳
- 关键词:脯氨酸肽酶多囊卵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各项性激素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显效51例(82.3%),有效9例(14.5%),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患者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各项性激素水平情况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甚微,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王梅陈艳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米非司酮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