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霜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2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区域经济
  • 6篇经济合作
  • 5篇区域经济合作
  • 5篇自由贸易
  • 4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农业
  • 3篇自由贸易区
  • 3篇贸易区
  • 3篇经济发展
  • 3篇产权
  • 2篇对外贸易
  • 2篇退税
  • 2篇贸易投资
  • 2篇关税
  • 2篇服务贸易
  • 2篇比较优势
  • 2篇产权理论
  • 2篇出口
  • 2篇出口退税

机构

  • 10篇上海金融学院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6篇中共云南省委...
  • 5篇云南省委党校
  • 4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30篇陈霜华
  • 3篇杨智峰
  • 3篇查贵勇
  • 2篇黄菁
  • 1篇汪伟
  • 1篇吴化斌

传媒

  • 7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云南行政学院...
  • 3篇创造
  • 2篇兰州商学院学...
  • 2篇学术探索
  • 2篇上海金融学院...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财经研究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云南财贸学院...
  • 1篇东南亚南亚研...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7
  • 1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出口退税机制
1997年
陈霜华
关键词:对外贸易
云南外贸出口滑坡原因探析
1997年
陈霜华
关键词:出口退税人民币汇率
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基于商品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视角的分析
利用引力模型对10+3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是,10+3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区域内一体化效应非常显著.对10+3各国来说,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消除区内贸易壁...
陈霜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10+3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及中国的政策取向
2004年
二战结束以来,东亚经济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以东亚、北美和欧洲三大经济区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但是,三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却极为不平衡。欧洲一体化不断加深,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合作进展则非常滞后。1997年金融危机过后,东亚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性的组织,确定合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合作领域,并选择适宜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发展本地区经济并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目前有关国家对建立10+3自由贸易区已产生共识,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进10+3区域经济合作。
陈霜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
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经验研究被引量:80
2011年
通过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将环境及环境污染治理引入内生增长框架下进行分析,其中重点探讨了在达到均衡增长路径过程中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一些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清洁要素以及技术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对环境污染一直以来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仍然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地方政府的行为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黄菁陈霜华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10+3自由贸易区的路径安排和模式选择被引量:5
2004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东亚地区曾出现了几个范围大小不等、类型多样、多层次的次区域小集团,这些区域化合作组织涉及的范围都比较窄,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亦很难代表东亚区域化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发展迅速。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若干规模较大、能起到核心与主导作用的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FTAs)先建立起来,起到示范作用,采取多种模式,逐步完成对整个地区的整合。
陈霜华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区
WTO与区域经济组织的矛盾与融合
2002年
WTO和区域经济组织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股力量 ,在其运行和发展中有其一致性 ,但也存在矛盾和摩擦。区域经济组织与WTO是否能相互融合 ,就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陈霜华
关键词:WTO区域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区域联盟非歧视原则
CAFTA框架下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自然禀赋各异,相互投资能实现各国优势要素的优化组合。CAF-TA的建立,区域内梯级产业分布、各成员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政策、经济互补及CAFTA建设预期等使区内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而关税壁垒差异、规模经济、政策效应、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效应等也将使区外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但是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FDI来源国相对集中、中国区位优势相对显著等原因,区域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转移效应。尽早签订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协议,在各成员国共同的经济空间中,投资自由化可以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趋利弊害的重要手段,各国将可能从整个区域的共同空间来考虑投资问题,实现投资效应的最大化。
陈霜华查贵勇
关键词:CAFTA
泰国农业现代化对我们的启示被引量:2
2001年
陈霜华
关键词:农业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口扩张和技术进步。(3)机械工业对多数产业部门都有重要影响且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服务业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对多数产业部门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重点应是推进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扶持机械工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同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促进服务业消费与投资增长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增长的联动发展。
杨智峰陈霜华汪伟
关键词:产业结构动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