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高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棘腹蛙
  • 3篇养殖
  • 2篇地下采矿
  • 2篇人工环境
  • 2篇繁殖
  • 2篇采矿
  • 1篇低海拔
  • 1篇地下水
  • 1篇幼蛙
  • 1篇摄食
  • 1篇摄食行为
  • 1篇生长率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养殖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水温
  • 1篇饲养
  • 1篇特定生长率
  • 1篇人工饲养

机构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高鹏
  • 4篇廖常乐
  • 4篇李文健
  • 3篇杨道德
  • 1篇王德良

传媒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5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地下采矿水养殖棘腹蛙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来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来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在5~6月。
廖常乐杨道德李文健陈高鹏
关键词:棘腹蛙水温繁殖生态
利用地下采矿水养殖棘腹蛙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于2008年3月~2009年7月对在采矿水养殖条件下刚完成变态发育到性成熟期间的棘腹蛙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6个月的精心养殖,棘腹蛙非冬眠组的体重、体长均大于冬眠组,并早于冬眠组达到性成熟;棘腹蛙由幼蛙发育到性成熟的体重增长经历了"慢-快-慢-快-慢"5个阶段,体长增长则经历了"慢-快-慢"3个阶段;平均相对吃食率为5.85%。
廖常乐杨道德李文健陈高鹏
关键词:棘腹蛙人工饲养
不同开口饵料对棘腹蛙幼蛙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用摇蚊Chironomidae midges幼虫、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蝇蛆Musca demestica、人工饵料作为棘腹蛙幼蛙的开口饵料饲养棘腹蛙幼蛙28d,观察这些饵料对棘腹蛙幼蛙生长、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饵料组幼蛙生长速度最慢,存活率也最低(61.88%);摇蚊幼虫组的存活率最高(79.38%),生长最快,是棘腹蛙幼蛙适宜的开口饵料。
陈高鹏王德良李文健廖常乐
关键词:棘腹蛙幼蛙特定生长率开口饵料存活率
人工环境下棘腹蛙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饲养技术的研究
棘腹蛙Paa boulengeri是一种肉鲜味美、营养丰富且具有滋补功效和药用价值的大型山区食用蛙,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课题研究从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基于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在传统蛙类养殖的基础上,利用...
陈高鹏
关键词:棘腹蛙生物学特性地下水低海拔生态养殖
文献传递
人工环境下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2009年9月26日—10月6日对人工养殖环境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繁殖期,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早于雌蛙出来觅食;棘腹蛙摄食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划分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棘腹蛙幼蛙与成蛙、雌性成蛙与雄性成蛙之间在摄食行为上存在差异,其中幼蛙与成蛙之间在跳跃、转动、捕食、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年雌蛙与雄蛙之间在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廖常乐杨道德李文健陈高鹏
关键词:非繁殖季节摄食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